台湾空军清泉岗机场位于台湾岛西海岸靠中间的位置,距离福建莆田南日岛大约有140多公里。台湾空军的战斗机从这里起飞时,需要和民用机场台中国际机场共用一条3700多米的跑道。台湾第10军团的主力部队,就驻扎在清泉港基地东侧的台中市区内,一旦有事,可以立刻增援。但是清泉岗机场的军事基地中,平时只有一个宪兵中队担任警戒任务,防守力量比较单薄。因为过于靠近大陆,台军一直担心机场遭到“东风”导弹的洗礼,曾计划斥资44亿新台币即约合人民币9.8亿元。修建36座能扛导弹的大型机库。不过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飙升,新的预算案已经决定将36座新机库的数量减少到24座。因而此事引发了岛内一片抱怨,频繁被军方要求追加预算,尽快补足修建数量。



▲清泉岗机场的机库,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起清泉岗基地的历史,最初修建它的还是占领台湾的日军。清泉港台湾本省人旧名其为公馆,因此这里被日本人称之为公馆机场。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率领部队溃逃台湾。50年代台湾和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后来按照条约规定,由美国人出钱出力将公馆机场扩建了一番。但当时台湾还不想明说这是军用机场,于是对外宣称是“台中机场”,实际上它就是纯粹的军用机场。1966年,公馆机场更名为清泉岗机场。所谓“清泉”,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邱清泉中将的名字。邱清泉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生,曾在抗战中参加昆仑关战役、滇西战役,与日军血战。后来在1949年的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官兵击毙。邱清泉后来被蒋介石授予陆军二级上将,清泉岗之名也是为了纪念他。



▲驻扎在清泉岗机场的美国空军,图片来源:网络


1959年清泉岗机场落成后,曾有大批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空军作战部队进驻该基地。此后美军部队长期在此驻扎,B-52“同温层堡垒”和SR-71“黑鸟”都曾经是这里的常客。直到1979年美台关系“剧烈地震”,美军部队才全部撤离这座机场。直到2004年,清泉港机场把西半部分腾出来改为民用,而剩余部分则继续担任军事用途后,它才变成了军民合用机场。清泉港机场一共包括三块区域,东部驻军的清泉岗基地、西边的民用的台中国际机场以及东边、南部驻扎台湾空军战斗机的清泉岗机场。

清泉港军用机场有美军当年修建的机库,但是数量并不算太多。在跑道的最南端一共有8个双联机库,在跑道的东侧一共有16个强化机库。前边儿的16个机库是用于战备值班的,一旦遭遇到突发情况,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就会有十多架IDF“经国号”战斗机从这里快速起飞。剩下的16个强化机库则也停放着战斗机。



▲清泉岗机场的机库,图片来源:网络

台湾空军之所以觉得这些机库不够用了,一方面是因为所有机库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有些已经不够坚固了。另外一方面是台湾称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解放军在中国西部的大沙漠当中,建造了一个1比1还原清泉港机场的模拟靶,并尝试使用“东风”导弹进行模拟打击。这让台湾感到后背发凉。

清泉岗机场驻扎的是台湾空军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三个战斗机中队共装备了70架左右的“经国”号战斗机。这支连队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守卫台湾西海岸的安全。由于台中附近台湾陆军的兵力相对比较弱,也没有海军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空军成为了该地区的作战主力。然而清泉岗机场有很容易早打打击,而且早就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的训练目标,因此建设机库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应对方式。



▲台湾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的军机,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规划本身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却立刻就体现出了“台湾特色”来。2019年台湾计划花费44亿新台币的资金建造九座四联机库,每一座机库的建造价格高达近亿新台币,理论上能够抵御1500公斤航弹的直接攻击。本来一切计划都已妥当,并预计在2022年底开始开工建造,到2026年左右就能全部盖完。结果在可行性评估时却发现资金不足,原本的预算只能建造24座机库。于是台湾内部开始就资金预算、建造方案、建造数量等问题开始来回扯皮,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只能盖六座四联合机库,或者就要给工程队增加预算。

只能说,建造一个机库而已,台湾居然都能因为这些问题反反复复来回来扯,以至于效率十分低下。看来每个人真正关心的根本就不是机库能不能建造好,自己能拿到多少“回扣”恐怕才是每个人脑子里想的最关键的问题。至于解放军“模拟清泉岗机场”,只不过是为这些人捞钱找了一个好借口罢了。解放军是在努力训练,而对岸却忙着搞工程款,台湾的军力涣散,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