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是冷战结束后,全球第一次高烈度长时间军事对抗。过去30年涌现的各种新装备/战术,也基本都得以进行实战检验,其中俄罗斯军队前后两场进攻的迥异表现,足以作为现代战场火力打击的标准对比。



▲无人机终于借助俄乌战争大规模登上战场

2022年10月,本来默默无闻的小城巴赫穆特炮声隆隆,时任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谢尔盖·苏罗维金,调集大军强攻这个战略要地,意图通过血腥的消耗战,蚕食对手有生力量,避免后者再集结生力军,发起类似哈尔科夫大反攻的军事行动。鏖战224天之后,俄罗斯在2023年5月下旬全面控制巴赫穆特,这时曾经的小城已经全部沦为废墟。美国《纽约时报》对于巴赫穆特战场的描述,是“双方以全球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烈度,向对手倾泻弹药,战壕沦为地狱,城市建筑荡然无存,农田弹坑密度好似月球表面”。



▲巴赫穆特超级密集的弹坑

血腥的对抗确实震撼人心,但从军事角度来说,双方顶峰时每日消耗的上万发炮弹,大多数也没有意义,付出的代价却很大。俄罗斯战前库存的数百万发炮弹,到2023年下半年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从其他地方寻找来源。乌克兰主要由美国提供大口径炮弹,前后120万发也是消耗的无声无息。如此恐怖的耗费将市场上的炮弹价格一推再推,战前不过2000美元一发的155毫米炮弹,如今单价已经突破8600美元。暴涨的价格不仅让印度、巴基斯坦等第三方国家,也被动参与炮弹国际贸易,同时意味着乌克兰和俄罗斯外购/生产炮弹的成本飙升。简单来说,现在买炮弹的代价非常高,而且使用效率很低。



▲现在炮弹生产远远跟不上消耗

相比之下,俄罗斯最近在阿夫迪夫卡的战法就截然不同。虽然大口径火炮的核心火力支援地位没变,但制导炸弹量产后已经成为战斗先锋,其精准、强大的打击效能,是俄罗斯军队攻占阿夫迪夫卡的直接原因。以阿夫迪夫卡焦化厂争夺为例,俄罗斯军队越过田野,从城市西南部接近这里后,首先发现焦化厂周围工业厂房区,有乌克兰车辆和人员藏身,于是扔下3枚制导炸弹定点清除。地面部队收尾后,又对焦化厂行政楼和周围建筑,投下4枚制导炸弹,打击对手人员集结地,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



▲苏-34挂载的滑翔制导炸弹效果非常出色

俄罗斯就这样层层推进,最终仅花费不到20枚制导炸弹,就成功占领焦化厂。而乌克兰方面则不仅丢失了阵地,人员损失也相当惊人,其中仅2月15日就有两名少校和两名上尉阵亡(外界推测是指挥机构被制导炸弹命中)。这种剥洋葱似的战术并不罕见,但制导炸弹精准且强悍地打击,却赋予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说白了,战争始终都是火力和精度的结合,常规身管火炮虽然还有大规模使用的价值,但无人机横行的现代战场,即使机动性较强的卡车炮/自行火炮,也只能打完三到五发急速射,就转移到下一个阵位,打击精度和威力的综合,不足以和制导炸弹相比。



▲身管火炮在乌克兰战场损失很大

俄乌双方的大规模炮弹消耗,本质上是在极限射程附近,进行火力覆盖和压制,而不是精准打击。这就意味着进攻方仅仅凭借身管火炮,很难定点消灭对手,自然无法持续突进。由苏-34投下的制导炸弹尽管数量不多,但基本都打在对手的有生力量和关键阵地上,两者的打击效率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当然,经过长时间磨砺,俄罗斯无人机监视体系运作成熟,能敏锐识别并传回战场信息,为制导炸弹提供目标,也是这个体系运作的基础。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有能力反击俄罗斯地面炮兵部队,但面对制导炸弹的打击却维持得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苏-30SM同样可以挂载重型制导炸弹

前一阵“爱国者”前出伏击苏-34,可以说是最凌厉的反击,但效果并不算出色。一方面,俄罗斯可以挂载制导弹药的战机很多,即使苏-34损失太多,苏-30SM其实也能披挂上阵,另一方面,这种高风险伏击的危险不言而喻,不久后就有两台“爱国者”被毁,损失非常惨重。总体而言,俄罗斯以身管火炮为主,辅以制导炸弹进攻的战术,目前乌克兰军队没有什么好的应付方法,这也就是后者坚守阿夫迪夫卡近两年,近期却被不到600枚制导炸弹驱逐出去的根本原因。乌克兰的反击理念,是同样挂载制导炸弹回应,目前已经有小规模试用,俄罗斯能否予以压制,将是下一阶段双方谁能占据上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