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中国元宵节,同样也是俄乌战争两周年整。
军武菌的读者,大都听过法国小报评论拿破仑挺进巴黎的笑话,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笑话又在欧洲上演了!

最近,在西方舆论界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写俄罗斯经济的文章:《弗拉基米尔·普京如果俄罗斯经济的形势正面临着过热风险》。

2022年3月,《经济学人》发文:《普京的俄罗斯碉堡正在崩溃》
2022年8月:《为何俄罗斯经济持续超出人们的预料?》
2023年4月:《俄罗斯经济足够打得起一场持久战,但打不起一场高烈度战争》

喂喂喂,说好俄罗斯经济衰退,要崩溃呢?现在怎么又变成经济过热了?法国小报这么找补没问题,可你是国际大媒体啊!你的节操呢?
其实吧,《经济学人》的小编这么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俄罗斯2023年的经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去年年初,摩根大通预测俄罗斯2023年的GDP增长幅度是-1%。结果呢?俄联邦统计局2月上旬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俄经济增速达到3.6%!

注意,这个3.6%和2022年的GDP增长还不一样。2022年俄罗斯的GDP实际上是降了2.1%,只不过因为卢布升值才导致俄罗斯GDP换算成美元后是正增长的。而这次的3.6%是以卢布计价,是实打实的正增长!

很多人想不明白了,打仗明明是个花钱和损耗国力的买卖,还承受了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为啥俄罗斯经济越打越强?近两年俄罗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也许,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找找原因。

俄罗斯的经济靠啥?能源。
其实从苏联时代,苏联经济就相当依赖能源了。而苏联解体,也与80年代油价大跌造成的财政困难有很大关系。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曾经想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但奈何受困于寡头、贪官和政争的泥沼,多元化经济并没有建立起来,只能又回到靠卖油维持经济的状态,以至于俄罗斯被麦凯恩调侃为“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这种状态在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资源陷阱”。
因为石油的丰厚收入带来的不仅仅是财政上的依赖,更是心理上的依赖,既然卖油就能过得不错,干嘛还要苦哈哈地搞制造业?

的确,俄罗斯这么干是有底气的,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从东欧的伏尔加流域到中部的高加索,再到远东边疆的外海,都有丰富的能源产出,属于老天爷把勺子怼到嘴里喂饭吃。
所以就算西方国家拼命制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可是俄罗斯只要有能源在手,就不怕这种制裁。

这样一来,买不到石油的国家要么出高价,要么想办法绕过制裁买石油。
比如在2022年,印度就当了一次二道贩子,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倒个手再转卖给欧洲,结果俄罗斯出口并没有受到影响,欧洲自己买的油反而贵了。
欧洲国家一看这样不行,就换了个办法,2023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实行了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原本是想在削弱俄罗斯经济的同时还能确保欧洲避免出现能源危机,但万万没想到,规避这种限制的方法多得是!
比如,在印度、希腊、土耳其和中东国家,有大批大批的中介机构在利用“黑船”(关闭了自动应答系统AIS)的船只往欧洲卖俄罗斯的油。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利润够高,就会有人冒险去做。
有人会问,那美国为了维持制裁,难道不会化验石油到底是不是俄罗斯油吗?
的确可以,但也有破解手段。比如壳牌就曾声明,自己已经停止在现货市场购买俄罗斯石油,但是,如果混合的俄罗斯石油含量不超过49.9%,就可以视作非俄罗斯产的石油并进行交易。
也就是说,只要在俄油中掺一倍的中东石油,就能把俄油洗白!

这些石油出口让俄罗斯获取了足够的外汇收入,可以用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商品,维持国内经济运转。

经济靠什么来拉动?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
出口靠石油,这一点咱们已经说过了,另外两驾马车怎么办呢?罗斯福曾经给过我们答案。
1929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为了刺激经济,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简单来说就是恢复赤字财政,然后拿着钱搞大基建大投资,工人们挣到钱,就有钱消费,有钱消费的人多了,经济就起来了。

有了资金和军队订单,俄罗斯军工产业开始招募更多工人,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俄罗斯副总理兼工业和贸易部部长曼图罗夫在军工会议上被普京大骂了一通之后,也开始认真干活,对军工行业进行了一次改革和洗牌,提升生产效率,改进装备质量,于是俄罗斯军工通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从衰退的境地中缓了过来,从无人机、炮弹到坦克生产,都已经完全能满足战争需求了。

更重要的,是战争投资对经济的刺激。
战争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弹药什么的就不说了,光维持前线40万俄军每天吃喝拉撒工资福利以及加班费、医疗费、抚恤金,每天就高达3.3亿美元!

虽然每天要花3.3亿美元,但其拉动的食品、服装、机械以及陆地交通、航空物流等等产业,何止几个3.3亿美元?这些蛋糕,基本都被俄罗斯国内企业给吃进去了,这不就是国家投资么?民众得利么?
所以,战争持续,军费增加,军工(以及服务于军事的民用品企业)吃饱,相关就业人员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房地产火爆,俄罗斯经济不增长就怪了。

我们都知道,寡头经济是俄罗斯的一大特色。
这件事其实不赖普京,普京接手的时候,叶利钦时代的七大寡头已经控制了50%的国民财富,势力甚至强大到了能左右政治。后来普京通过各种方式打击了七大寡头,其中6名逃亡国外或面临司法审判,剩下的一个聪明寡头阿布拉莫维奇自己申请去偏远地区当州长,才逃过了一劫。

不过,这种寡头经济模式,本身仍是不健康的。
一方面是这些寡头大多和西方国家做生意,吃的就是买办饭,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寡头对俄罗斯内部进行渗透,危害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是寡头是一个巨大的分利集团,国家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被寡头拿走了,然后转移到国外买别墅和游艇。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对俄罗斯疯狂制裁,其中就包括对俄罗斯寡头的制裁,寡头在战争之后开始纷纷出逃境外。
看起来,这是在打击俄罗斯,但事实上,是在帮普京的忙!大量寡头逃亡,替普京彻底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扫清了障碍。
至于不愿意走的寡头,也以各种方式“消失”了,比如在自己圣彼得堡家中“上吊自杀”的俄气高管亚历山大·秋利亚科夫,死在自家车库的亿万富翁米哈伊尔·沃特福德,死在诺夫哥罗德家中的医疗用品富翁瓦西里·梅尔尼科夫,还有被歹徒全家灭门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前副行长阿瓦耶夫......

这样就让普京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完成了经济从寡头集团剥离,通过各种手段把寡头资产国有化,这样一来,蛋糕少了一个分享者,俄罗斯政府就能吃的更多了。
同时,被寡头控制的行业,也可以由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改革,刺激投资和创业,增强经济活力。

目前,在俄罗斯硕果仅存的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当中,非常依赖来自西方的技术、零部件和设备。
比如俄石油开采和炼油设备其实高度依赖西方配件供应,在屡屡被乌克兰无人机千里偷袭后,已经严重影响了俄罗斯能源生产,以至于俄罗斯被迫减少了对非独联体国家的汽油出口,以补偿炼油厂的“计划外维修”。

再比如俄罗斯虽然能产汽车,但国产化率只有可怜的35%,被制裁后,西方车企退出俄罗斯,俄罗斯汽车产业马上迎来了缺乏机械零件、工作岗位消失、技术人员流失的窘境。就连机床,很多也被远程锁死了。
经济需要流动起来才有活力,当生产无法继续,工人无法获得工资,没钱消费的时候,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俄罗斯只能放弃对西方产品的迷恋,去找替代产品,但万万没想到,一试,真香!
对于俄罗斯紧缺的钻井设备,中国的9000米自动化石油钻机开始供应俄罗斯,还针对俄罗斯的低温环境,还专门开发了低温车载钻机、低温轨道钻机等系列产品。

有了这些设备,俄罗斯才有底气靠着丰厚的石油资源,和西方周旋。
比如,俄罗斯以1卢布的价格(约合人民币8毛)从法国雷诺手中买下了在俄工厂后,马上找到了中国江淮,开始自主生产“莫斯科人”国产汽车。
只不过,虽然是“俄罗斯国产车”,但这辆“莫斯科人3”却和江淮2021年产的SUV思皓X4一模一样,还有奇瑞在俄罗斯推出的欧梦达S5和奇瑞艾瑞泽5一模一样,俄罗斯的电动车Evolute和东风风光E3一模一样等等。

如今,类似的情况正发生在俄罗斯的各行各业。德国Ifo研究所经调查后表示,俄罗斯从中国进口了61%的受制裁产品,另有14%来自土耳其和亚美尼亚。
来自中国的技术和零部件,拯救了俄罗斯的能源业和制造业,让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中重新获得了激活。

正是因为以上这四个原因,目前俄罗斯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从食物到数码产品,从家电到油料,从汽车业到房地产,几乎所有行业的都是一派火爆局面,就连旅游业也不例外。
当然,虽然俄罗斯的经济看起来蒸蒸日上,但也存在隐忧。
那就是,战争开支制造了巨大需求,但同样也让财政不堪重负。
2023年俄罗斯年度预算中,“国防”和“国家安全和执法”支出增加了40%和52%,达到近9.4万亿卢布,占预算支出总额的三分之一,社会政策支出也超支了9.5%(主要是战争抚恤和赔偿)。这样一来,导致俄财政赤字约2.9万亿卢布,在俄罗斯难以在西方金融市场上发行融资债券的情况下,其中大部分亏空都要从国家福利基金中出。

如果战争再持续几年,等这笔钱花完,必然会造成社会动荡,毕竟,俄罗斯历史上一直有战争带来萧条后发生社会变革的传统。
也许,虽然眼前经济数据还不错,但俄罗斯也必须要考虑一下,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战争该如何收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