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就是其中一种。

这种可能“要命”的疾病,发病风险存在性别差异:重男轻女。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释性别为什么能影响脑梗发病风险,并教你怎么提前预防。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 魏娜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姜卫剑

脑梗风险存在性别差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析了2007~2018年我国21300例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患者的复发趋势及危险因素。



结果发现,10年间我国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下降,但仍有约12.5%的患者在12个月内复发;脑梗患者中,男性占比近七成,女性占三成。

01 激素水平不同

男女在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雌激素(如雌二醇)在女性体内占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雌激素能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脂质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等,降低脑梗风险。

02 血管病变性别差异

男性往往更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这些病变是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

03 生活方式影响

研究表明,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与男性更为相关,这将大大提高脑梗患病风险。

04 社会心理压力

许多男性经常应酬、加班、熬夜,长时间处于较大的生活压力中,同时,相较于女性,男性更不爱表达,且更易忽视健康问题,即使身体出现不适多选择“扛一扛”,这类因素也可能诱发脑梗。



05 年龄和遗传因素

脑梗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遗传因素也可能在男性高发的趋势中发挥一定作用。

虽然脑梗不是遗传性疾病,却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心脑血管疾病,自己将来患脑梗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

发病前,身体这样提醒你

急性脑梗发病突然、病情危急、致死率高,如果不及时抢救,往往会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识别脑梗症状、把握治疗“黄金时间”非常关键。

识别脑梗早期征兆

脑梗一般起病较急,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务必引起重视。脑梗一般有以下七大表现。

剧烈头痛。发病前反复头痛头晕,突然自觉晕眩、视觉旋转,几秒钟后会恢复正常。半身不遂。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突然跌倒。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导致容易摔倒。握力下降。单侧手突然无力,手握物体落地。脾气改变。语言和精神变化也是脑梗塞的先兆,比如发音困难、写字困难、脾气变得暴躁或沉默寡言。困倦嗜睡。患者往往感觉疲惫、劳累,总想睡觉,随着脑动脉硬化的恶化,动脉管腔变窄,脑缺血加剧,约80%的人经常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前5~10天频繁打哈欠。



家人突发脑梗这样做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检查生命体征,若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有条件者马上做心肺复苏。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如果意识清楚,可让患者仰卧,头部略向后,不需垫枕头,盖上棉毯以保暖。如果患者呕吐,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不可给患者进食或饮水。对脑梗塞患者不能进行摇晃、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不当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出现抽搐,迅速清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急救车到达时,要将患者病情快速准确地告知医生。如何防止脑梗“偷袭”?脑梗不是“一次发病,终身免疫”,而是“一次发病,再发频繁”。且脑梗再次发病风险高,患者病死风险、致残风险更大、恢复更难。了解正确的预防知识对脑梗塞的防范能起到关键作用。

规律生活

改变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要控制血压、血糖,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熬夜、不过度劳累,通过休息和娱乐来减轻生活压力。要注意适当运动。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先进行一些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再循序渐进进行锻炼。提前预防

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脑卒中相关筛查,如颈动脉超声、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等,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和潜在问题。

有过脑梗塞病史的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到神经内科门诊复查。必要时需采取手术治疗致病原因,如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夹层等。冷天更容易突发脑梗,要注意防寒保暖。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压会升高,很容易导致脑卒中复发。因此脑梗患者要避免受凉着寒,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