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称,乌军前后动用了12艘无人攻击艇,其中有6艘命中成功,让“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舰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结束后,可以发现这艘导弹舰从舰体舯部直接断成了两截,很快就沉入了海底。截至目前,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都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但是从乌克兰军队公布的视频信息来看,此事当然属实。
如何看待此次袭击
关于此次乌军无人艇实锤击沉俄军黑海舰队1241.1型小型导弹舰的战例,大伊万认为,遭到袭击的“伊万诺维茨”号,既有俄罗斯海军自己战术粗糙的因素,也有俄罗斯海军自身技术限制的因素:

说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战术粗糙,大伊万去看了一下卫星地图,“伊万诺维茨”号遭到袭击的具体位置,似乎就在靠近海岸的、多努兹拉夫湖的入海口附近位置。遭到袭击时,本舰似乎处于锚泊状态,主机不在航。按照海军水面舰艇在高威胁海域下锚停泊的相关规定,只要舰艇下锚,必须布设防潜网。

所谓的防潜网就是整面由钢索制成的网帘,下端有锚锭,上端有浮球,可以将整张网固定在水中,防潜网的作用既可以防止水下潜艇的战雷攻击,还可以防止蛙人的渗透,当然,也可以用来防止这些来去无踪的无人艇的攻击。毕竟,如果无人艇要攻击的话,首先就会缠在防潜网上,很快就会被本舰发现了。

但是,从俄罗斯海军“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舰在锚泊状态下,所实施的防御措施来分析。视频中看,只能说“伊万诺维茨”号几乎什么都没做,没有布置防潜网,没有启动主机,甚至连像样的规避动作都没有,想来这船锚泊、甚至漂泊在海上之后,觉得自己离塞瓦斯托波尔挺远,应该不会被乌克兰军队盯上,就什么都没做。舰上甚至连个瞭望哨都没有布设,说不定连战备状态都没有进入,全舰还是优哉游哉地处于半舷休息的状态。

你自以为乌克兰发现不了你,但是北约的预警机可是盯着你呢!结果,该船果不其然地变成了乌克兰无人艇集火攻击的目标,这个只能怪指挥“伊万诺维茨”号的黑海舰队海军舰长水平太次,谁也怪不着。当然了,一些大型战舰,所需要的防潜网面积比较大,即使是小型导弹舰,舰上也不一定有空间来放置防潜网,再比如舰艇处于漂泊状态下,舰艇本身航位不固定,防潜网自然也难以发挥作用。

此时,就需要其他一些警戒手段了,比如关闭了远方警戒雷达之后,把搜索水面目标的快反雷达,还有诸如光电探测系统给打开,安排瞭望员上舰桥值守,紧紧盯住两侧舰舷,同时舰壳声呐转入被动守听模式,看水中有没有异常响动,如喷水式推进器或螺旋桨噪音。

但是,从俄罗斯海军这艘1241.1型小型导弹舰的性能来看,这可以说是一艘性能十分特化的舰艇,主要承担的是打击水面目标的任务,为此全舰大多数船电系统都是为了打击水面目标而设计的:
如在武备系统上,1241.1型导弹舰舰艏配备有一门AK-176M型76毫米自动舰炮,两侧配备有两部双联装3M80“Москит”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艉部舰桥配备有两门AK-630型副炮用于近防,全舰没有反潜武器;
而在船电系统上,1241.1型导弹舰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配备有“米拉涅尔”超视距雷达,用于水面目标探测和为反舰导弹指示目标,配备有Garpun-B火控雷达用于为AK-176M指示目标,配备MR-123雷达为AK-630指示目标,全舰没有配备舰壳声呐,没有配备低空快反雷达,没有配备光电探测系统等。

这意味着,1241.1型导弹舰,在面对自杀式无人艇这种半潜、高速、小型目标时,在态势感知上天然存在缺陷。没有低空快反雷达搜索这种目标,也没有光电系统来补充搜索,连个舰壳声呐用于守听都做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派瞭望员上舰桥肉眼盯防了。在该舰想不起来派瞭望员,何况还是大半夜黑灯瞎火肉眼什么都看不见、靠夜视仪能观察的范围也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该舰遭到无人艇的攻击,从技术上说就不意外。
未来海战与无人艇
既然俄罗斯海军的“伊万诺维茨”号小型导弹舰,又用它的全舰尽墨,帮助我们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也昭示出此类使用“星链”设备遥控,具备一定自航能力,可以长距离自主行动,半潜行动的自杀式无人艇强劲的作战能力。那么,在未来海战中,对于此类自杀式无人艇,应当如何应对呢?

大伊万的观点,当然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点之后,其实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手段,要发现此类自杀式无人艇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发现此类自杀式无人艇的手段,其实就跟我们前面说的那样,无非是如下几种:第一种是舰壳声呐或者拖曳式声呐,尤其是高精度的拖曳式低频主被动复合式声呐阵列,可以在比较近的距离上、可能是数海里的距离内发现自杀式无人艇的螺旋桨的空泡噪音或喷水式推进器噪音。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做到概略测向甚至标定位置,从而直接发现在水中的无人艇;

第二种是位于桅杆顶部的X波段快反雷达,此类半潜式无人艇在面对老旧的抛物面天线雷达的时候,隐身性能还是比较强的,但面对新一代、新体制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没有那么容易遁形了,还是有被抄出来的可能性的;第三种大伊万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光电雷达加上AI自动识别,给热成像/电视通道后端加一个AI自动识别程序,然后自动对海面实施监控,靠机器学习,就能自动把海面上浮动的自杀式无人艇统统都给识别出来,这种识别方式效率最好。

而在通过声呐、快反雷达、AI图像识别之类的手段,标定水中的无人艇之后,其实要对付这种无人艇的手段也很多。毕竟,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单单靠使用米-8直升机架着机关枪,或者水面舰艇上架起几挺机枪,就能对付得了这种自杀式无人艇了,还有诸如AK-630M副炮,AK-176M或者A-190舰炮等等,打击这种无人艇都绰绰有余。


但是,打击此类无人艇,咱觉得,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于怎么打击,而是在于打击之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之前就提过,自杀式无人艇由于造价十分低廉,可以大量投放放手使用,因此,除了可以作为智能化的、人在回路式的自航式水雷,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反向标定的能力。

比如多个无人艇,哪个无人艇被击毁,就可以从中反向分析出,哪里可能存在敌人的舰队,那么接下来,各种ISR/ELINT(态势感知/电子情报信息收集)力量都往这个方向集中就可以了,对于现代海战中发现即摧毁的特征而言,被人抓住大舰队航位,后果甚至比遭到无人艇袭击还要糟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咱们对付这种无人艇,似乎还不能这么轻轻松松地就直接上手炸毁它,还是要选择一些更为稳妥的办法:比如多使用舰载直升机,在舰队的行动方向上开辟直升机警戒幕,尽量将无人艇摧毁在距离舰队比较远的位置上,一旦发现无人艇之后,舰队随即相机调整行动方向,尽快远离可能遭到广域搜索的海区;比如对于发现的无人艇,也不要轻易摧毁,可以使用护卫舰上携带的无人潜航器,智能猎雷设备等,甚至研发小型自航式发动机,推动无人艇远离之前的航路,或者破坏无人艇的推进设备迫使其失能等等。

总而言之,可以用巧劲,让这些无人艇不再对大舰造成威胁,但是又无法证明无人艇确实对大舰队形成了接触,从而对敌方的侦察系统展开欺敌作业,这样的应对措施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