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基金经理王贵重搜集了自己所有的银行卡,最后凑了500元钱投入到自己的沪港深基金里。他曾经是13岁考入北京大学的“天才儿童”,如今在嘉实基金担任大科技总监,前不久因为一封公开信走红,“我真的觉得当下的位置能挣钱了。”
王贵重投入500元的当天是1月17日,正值2023年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5.2%的经济增速高于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也高于全球3%左右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但A股市场并不买账。1月17日当日上证指数反而下跌2.09%,创下2020年5月以来新低。
自2024年开年以后,上证指数从3000点左右一度跌至2700多点,短期持续下跌令A股几度冲上热搜,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
“现在市场真的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候,需要各方去努力。”1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公开演讲中称,目前中国社会秩序是稳定的,经济也处在复苏的阶段,市场的变化从深层次原因看,是一系列制度、政策、规则的漏洞和缺陷。
吴晓求还指出了当前资本市场的一大症结,即“重融资轻投资”:“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一些人所理解的,只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市场。无论是国有企业融资,还是高科技企业融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是需要回报的,投资者不是慈善家。”
在A股的危急时刻,资金托市之举再现,与此同时,政策组合拳亦再度推出。
资金层面,1月18日开始,多股资金进场,A股多次上演日内反转行情。
政策层面,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提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等先后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
证监会明确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央行宣布自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国资委强调央企要加强市值管理,重视增持、回购、分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态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整体稳定。
在一系列政策面利好的集中释放下,A股连续三日反攻,上证指数1月23日至25日累计上涨5.43%。
1月28日,证监会表态将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1月29日开盘也回应了周末的政策利好,中字头个股继续拉升。但上证指数午后转跌,再度失守2900点。深成指跌2.06%,创业板指跌3.49%,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92亿元。
“如果市场进一步下跌,会加大金融风险隐患。在当前点位,宏观部门协调一致出台更多有效措施,对于稳市场、稳信心而言非常必要。”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告诉《财经》,投资者的预期不仅受资本市场本身资金供需力量的影响,更受到经济基本面以及宏观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总量和结构政策在资本市场的映射影响。
“强调‘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提供了市场的一个定价坐标,投资者投资股市需要获取正常的资金回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向《财经》表示,作为风险资产,回报率要合理地高于银行存款和固定收益产品,比如年均复合回报能更好地反映名义GDP的增长,这样投资者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分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有获得感。
在吴晓求看来,稳定市场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在他看来,当下要稳住市场信心,“止血”是最重要的任务。如何“止血”?吴晓求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暂缓IPO(首次公开募股);二是要完善IPO、减持、融券制度等。
“市场将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进行磨底,在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预期变化等因素下逐步实现反弹和反转。”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经》表示。
一、危急时刻
仅仅一周时间,A股仿佛经历了四季。在此轮高层密集表态前,市场信心伴随着股指的持续下探而跌至谷底。
偶有逆行者,也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1月17日,上证指数下跌创新低当天,王贵重对《财经》表示,除了一套背着贷款的自住房,他已经把所有钱都投到了自己的基金里。“差不多亏了一年的收入。”
宏观经济看似回暖向好,但投资者信心依然不足。有投资者称,“从期货转行股票的哥们儿决定回去了,留下一句话:这个受不了,风险太大了,还是期货稳。”
自2021年2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阶段性高点3731点以来,截至2024年1月25日,上证指数距前述高点约下跌20%,深证成指约下跌45%,创业板指约下跌50%,万得偏股基金指数约下跌40%。
有网友评价,这是“史上最难熬的熊市”。与历次熊市相比,回撤不算最大,时间也不是最长,但体感却是最差的。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拉开了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发展的序幕。刚性兑付的逻辑被打破后,公募基金的规则体系成为各类资管产品的改造标杆,也承接了居民资金转移的红利。
2019年开始,公募基金走进业绩+规模正循环的牛市。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指数在这轮牛市中最高涨幅达142%。在诱人的收益下,公募基金在2020年一跃突破20万亿元大关,进入规模爆发期。从0到10万亿元,公募基金用了19年。而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仅用了4年。
但2021年2月以来股指的震荡下跌令基金业绩出现明显回撤。2022年底,明星公私募基金经理经历“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光”,排着队向投资者道歉。
但在彼时基金经理们心里,疫情防控已告一段落,中国正站在新一轮经济复苏起点上,对于2023年充满期待。
打脸来得很快。2023年,“强预期”在“弱现实”面前节节败退,市场资金对公募基金的重仓股避而不及。在AI(人工智能)、中特估等热点概念多番轮动后,流向了微盘股与低波红利股,而公募重仓集中的新能源、消费、医药等板块的估值则被不断下杀至历史极值。
“连续两年的跑输,更多的是在对2019年~2021年大幅超额的均值回归。”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李晓星坦言,主动权益的超额收益一般出现在大的行业盈利周期向上的阶段,比如2013年~2015年的TMT,2017年~2020年的消费升级板块,2020年~2022年的新能源。
与之相应的是企业盈利周期下行期,公募基金的超额收益遭到了戴维斯双杀。主动权益类基金遭遇信任危机,基金经理们还在道歉,但投资者已经不想再听了。
“我们做得很不好,不论是投资者风险适应性还是发行的时点。”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告诉《财经》,此前他也曾被动接受公司任务,在指数最高位时发了一只“不得不发”的制度性产品。
后来的两年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减少产品的亏损。“我不想在高点坑人。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这个行业了,希望能给大家回本,但现在看确实很难。”
A股的落寞在全球市场的对比下更加凸显。
截至1月23日收盘,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富国纳斯达克100ETF、工银大和日经225ETF等多只投向美国、日本的ETF由于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的限制以及场内资金的追捧,溢价率超过15%。相关基金公司多次发布溢价风险提示甚至停牌处理,依然无法阻挡场内交易的热火朝天。
明知场内溢价是确定性的风险,投资者为何源源不断挤入海外QDII?
数据显示,A股2023年在全球重要指数中排名靠后,仅略高于港股市场。上证指数2023年下跌3.70%,深证成指全年下跌13.54%。同期纳斯达克上涨43.42%,日经225上涨28.24%,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3.70%,印度NIFTY 50指数也在2023年上涨了20.03%。
进入2024年,A股市场一路走低,从3000点附近一度跌至2700多点,市场情绪亦跌至冰点。
此后,部分资金借道ETF托市和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令A股出现转机。
1月18日开始,A股多次上演日内反转行情。自1月17日至24日7个交易日内,股票ETF成交达4708亿元,净流入1044亿元。其中4只沪深300ETF与1只上证50ETF得到大额资金增持,合计净流入1034亿元,大额资金通过个别宽基ETF托底信号显著。
1月24日,在多部门齐手稳定市场预期下,上证指数收复2800点。1月25日反弹势能延续,中字头个股集体爆发,带动上证指数跃上2900点。
伴随着股指的反弹,部分QDII额度放宽,部分投资海外市场的ETF产品溢价率已开始走低。不过,1月26日,美国50ETF溢价率仍高达40%以上。
二、症结何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A股表现为何不如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们的预期?其与海外市场的差距在哪里?
“经济周期的错位令A股并没有参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泡沫狂欢。”策略分析师张洋(化名)告诉《财经》,“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反而扼杀了整个A股的估值,这是2023年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最大的区别。”
张洋将流动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元加息周期带来的美元回流、A股外资流出导致的流动性短缺;第二部分是国内的流动性缺失,“央行的‘放水’大部分被房地产和城投债消化,没有流向资本市场,经济复苏不如预期,连锁反应下投资者信心下降,也不敢随意投资资本市场”。
对于同期日本等亚太地区其他资本市场在2023年的表现,张洋认为,这些市场所获得的流动性,实际上是受益于美国本土资产升值之后的流动性溢出。“这种溢出效应显然与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太大的联系。”
更大的挑战在于国际经济周期的错位。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分析,中国相对于主要发达国家复苏的周期相对滞后,疫情防控采取了严格管控的做法,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负面的影响是接触性服务业、物流业、小微企业更多地承压。
“没有采取激进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更没有采取向家庭和个人大规模发放现金的做法,物价的上涨压力不大,但居民收入增长不足、就业岗位不足、信心不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预期转弱,产生了疤痕效应。”楼继伟说。
“普通投资者面临的是理财产品爆雷,中产精英则是房地产投资的缩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也在下降,大部分老百姓都把钱存到了银行。2023年A股表现较好的高息股策略也正是这种背景下受到了资金热捧。”张洋告诉《财经》。
上市公司业绩也在承压。Wind(万得)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两市5331家上市公司中,近3000家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规模处于缩减状态,现金净增规模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有所下降。
从营收来看,尽管营收数据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下降了。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中位数为7573万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8710.45万元,可见2023年部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如2022年。
地产的低迷被认为是拖累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上海宽远投资在《2023致投资者书》中表示,“地产上下游占中国经济的20%甚至更高,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1年的高峰近18亿平方米下滑到2023年11亿平方米左右,两年年化跌幅超过20%,而开工的收缩则更加剧烈。地产对GDP的负面拉动可能高达4%~5%,大大影响了消费和经济增长。”
除了经济因素,A股市场制度层面的漏洞,也被认为是市场持续下跌的症结所在,这些制度涉及全面注册制、大股东减持、程序化交易与市场监管尺度等。2023年年中《经济日报》发文称,A股“重融资轻投资”现象要扭转,避免出现涸泽而渔。
从融资端看,从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始,到2023年2月实施全面注册制,五年间市场共迎来1900家首发上市公司,募资约2.21万亿元。
A股的迅速扩容不仅令市场流动性承压,还带来了同比例增加的大股东减持压力。除了2023年新上市的313家上市公司,其余1587家上市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售股解禁。Wind数据显示,2019年开始至2023年,五年限售股解禁股数约为1.53万亿股,市值约为22.98万亿元。而2014年~2018年五年限售股解禁股数约为1.07万亿股,市值约为12.91万亿元。对比可见,注册制试点后A股迎来的解禁规模接近于翻倍。
据注册制试点前国内媒体的一项统计,美国市场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中位数为12.23%,A股市场则为31.22%。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报,A股上市公司重要大股东股权的集中度中位数达到了58.22%。由此可见,A股市场存在大股东持股过于集中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上市公司运营决策权,还导致重要股东的减持空间较大。
翻倍的IPO数量,集中度较高的大股东持股,带来了更大的造富效应。Wind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五年间成功上市的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中位数为44.01%,平均数为94.10%,发行人及原始股东账面浮盈可观。
尽管大量的IPO令市场流动性承压,但2021年两市还是频频出现万亿元成交额,这将量化基金从幕后推至台前,按照一位头部量化私募负责人的预计,以万亿成交额为例,市场中的量化交易占总成交额的大约20%,也就是大约2000亿元。
今时不同往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已经下降至万亿元以下,低迷市场是否还能容纳量化基金的“折腾”?许多投资者将2023年A股的表现归结为量化基金一手做多一手融券卖空的策略。
除了上述经济和制度因素制约,A股市场亦面临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虽然监管层一直鼓励公募基金逆市布局,新发基金权益类和固收类的申报配比4∶1的方式持续已久,但在权益类基金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需求端表现出明显的疲弱。多位渠道人士告诉《财经》,目前市场上权益类仓位较高的基金产品销售已进入停滞状态。
在大资管矩阵中,银行理财的规模仅次于公募基金,共计25.34万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仅有0.08万亿元。
招银理财董事长吴涧兵分析,由于银行理财客户对产品净值回撤和本金亏损的接受程度都不高,导致产品规模波动日益加剧,投资难度明显加大。2022年以来,对经历股债非标“三杀”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规模维稳成为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保险资金也是被国家寄予厚望的长线资金之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表示,当前保险投资的考核机制仍普遍以一年期为主,长期主义仍未扎实进行,长期投资的风格特色仍不够鲜明。两大功能的发挥仍不够充分,相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仍然具有一定差距,保险资金的长期性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彰显。
企业年金等资金的入市积极性也有待提高。“企业年金运作较为复杂,各地区、各企业差异较大,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企业年金通过长期投资增值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投资比例限制等亦是制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因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
三、合力托市
进入深度调整期,A股如何自救?
在2024年开年股指经历一轮快速下跌后,1月下旬以来,多部门齐手稳定市场预期。继国常会强调稳市场、稳信心之后,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资委等多部门先后表态,持续释放提振市场的强烈信号。
1月22日的国常会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并作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部署。
1月24日,国资委强调央企要加强市值管理,重视增持、回购、分红。随后,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对股市波动作出回应,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当日下午,央行宣布降准亦对市场情绪形成进一步支撑。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财经》表示,一系列政策面利好集中释放,充分显示了政府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坚定决心,意在扭转资本市场悲观情绪,提振境内外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
资金层面,多股资金借道ETF入场托市。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认为,当前A股做多力量主要来自国家队。“当前基金等金融机构仓位较高,而且有应对赎回的压力,加上基金发行也遇冷,没有过多资金出手做多。北上资金由于美元指数依然在高位,并不具备大幅回补A股的动力。”
“北向资金净流出,大盘还上涨,主要原因就是近期国家队通过大量买入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份额,护盘明显。近期,这些资金大量流入,直接推动了指数的反弹,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对《财经》表示。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认为,国家队入场带来的潜在平衡力量似乎能提供一些价值投资者急需的稳定性和信心。“虽然从历史上看,国家队入场并不一定会带动市场立即反弹,但基于2015年~2016年的股市来看,这标志着三年至五年的市场底部。”
在政策和资金的合力刺激下,A股逐步反攻,股指出现强势反弹。
政策和资金短期托市见效,市场还有更多期许——推出平准基金的呼声再起。业内认为,加快推出万亿级的平准基金,或是短期有力的托市之举。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当前成立平准基金的时机恰当,“针对平准基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规则、渠道和方法等因素”。
田利辉认为,短期看,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是稳定信心必要的手段。
“政策一定要有硬招、实招,要考虑部门协同和政策落实,还要考虑推出时机和施政节奏,而且要防止内幕交易。”他说,“要考虑适时推出平准基金。”
据中信证券测算,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如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万亿元至4万亿元的区间。
国信证券非银分析师孔祥在研报中提及,平准基金是股市困境时期扭困的重要工具,往往在核心指数持续下跌达35%时启动。
不过,平准基金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分析称,一是平准基金的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不足可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资金利用效率也容易引起争议;二是平准基金可能引发市场对过度干预的担忧,需要在降低股市波动和尊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中找到平衡。
短期工具之外,提振市场需要更多长期的稳市场、稳信心举措,涉及IPO、退市、减持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是长期任务。
吴晓求提出,要继续在IPO注册制、融券机制和减持规则上做全面改革,以恢复市场信心为首任,制度改革是长期任务,稳定市场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点。“现在市场真的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候,需要各方去努力。”
IPO方面,针对市场关注的IPO扩容速度调节问题,2024年1月19日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表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把关。”
严伯进援引数据提到,试点注册制五年来审结的1000多家企业中,撤回和否决比例近四成,坚决把“带病闯关”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挡在市场大门之外。
退市方面,对于“A股退市率不高”的市场观点,王建军称,将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对重大违法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减持方面,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要求破发、破净或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同年9月26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配套业务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执行口径。这些规定主要是进一步严控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督促其专注公司经营,提高回报投资者的能力和水平。
但在吴晓求看来,这些还不够。“减持规则现在还处在政策阶段,我们要把它变成一种制度,除了证监会2023年出台的减持新规,还要加上企业融资与创造利润的比例要求。要把IPO排队现象彻底消除,必须从完善减持制度开始。”
提振市场,不仅需要制度建设,也需要“真金白银”。其中,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被多部门反复提及。
国常会提到“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此前,证监会表态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行动纲要。
田轩认为,从“育”的角度说,应着眼于制度供给的优化,为中长期资金提供能够扎根发芽生长的土壤。“目前,社保、银行、保险机构在权益配置比例方面约束较多,公募基金行业中权益类基金专业投研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尚不足,这些都是影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
托底A股,除了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经济基本面的好转,被认为是市场走出底部的主要驱动力。
“历次维稳政策密集出台后,A股往往出现反弹确认‘政策底’,后续外围因素扰动或盈利担忧可能使得市场再次回落,对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好转才是市场走出底部的主要驱动力。”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
谈及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近期表示,2024年仍然是一个下行风险比较大的一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还是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问题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23年,高层会议释放了很多积极信号,但是截至目前,房地产市场问题还是比较大。”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房地产行业尚未真正触底。房地产行业的不稳定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相当大的拖累,对上下游的联动影响非常大,中国的经济也很难真正稳定下来。
在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后,市场仍在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
“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尚未触底,投资者期待更为积极的政策支持,以稳定经济增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说。
四、期待转机
在政策和资金的合力下,A股市场短期转机乍现。而市场参与者更为关心的是,从长远来看,A股会好转吗?
对于2024年的A股,部分国内券商相对乐观。中信建投证券预测2024年A股有望迎来熊牛转换期,市场有望由低位震荡转为波动上行。该判断主要源自两大改善因素,“一是全球宏观流动性明显改善,二是国内稳增长力度或将超预期”。
不过,陆挺认为,导致经济增速出现不稳的因素还较多,眼下还不宜太过乐观,2024年上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尤其明显。
从估值角度看,随着市场的下跌,A股变得越来越便宜。境外投资者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1月22日市场下挫跌穿2800点,当日一份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证券部的路演资料中记录道,当前无论境内还是境外投资者对于下跌出乎意料地没有那么悲观。
“境外投资者方面,下挫时长期资金基本没有动,有小部分欧洲的长线资金还趁机加了一点过去1周~2周以来都看好的板块。不少对冲基金(包括基本面和量化交易策略)觉得短期肯定有一个反弹,希望找一下有没有适合做多的机会或者窗口。”该份记录中提到。
北向资金的流向数据部分印证了前述说法。截至1月24日收盘,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271.6亿元,近半年净卖出1699.39亿元,不过1月22日、1月23日均出现小幅净买入,合计净买入48亿元。
“尽管便宜不是投资的首要理由,但是价格终究是要均值回归。”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周文群认为。
但市场上也有不同声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外资投资看的不完全是价值洼地,最重要的是资产增长。实际上资金通常并不是流向便宜的地方,而是流向高增长的地方。”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表示,“在全球资产中A股资产确实相对便宜,它需要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资金入场。但是这类较高风险偏好的资金来自哪,这是大家反复讨论的问题。”
从更为长远的视角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市场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带动A股向上。
“我们认为2024年政策驱动非常关键。”富达中国表示,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切换动能的方向十分明确,将减少对地产和基建的依赖,寻求建立以新能源、科技等新经济为主导的格局,预计经济增长将经历调结构的换挡期,市场将在谨慎情绪下继续修复。
周文群认为,若后续刺激政策相宜,预计A股盈利增速今年有望在低基数下回升至高个位数水平。“在‘政策底’明确的宏观环境下,市场将静待更多细则落地。”
事实上,各方都在期待更强有力的政策。何为强有力的政策?“建议政府能够进一步降息,扩大赤字,放松管制。”贝莱德首席经济学家宋宇进一步向《财经》解释,“并且降息的幅度比之前要大,如果降息力度不够,是不能解决真实利率太高的问题的。”
宋宇认为,“政策应该建立监管中性原则,该紧的领域加强监管,该松的领域需要放松。”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珍惜政策调整的时机。“不能只是强调政策调整的空间。时机错过事倍功半。”宋宇向《财经》表示。
实际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更多投资人在思考投资范式的转变。
交银基金基金经理杨金金的表述很直白,“过去的几十年,资本开支驱动增长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新兴消费行业,长期的经济繁荣,造就了市场参与者的思维定势。赚钱了就投资扩大规模,短期产能过剩扛过去,需求永远是增长的,下一轮需求起来又能赚大钱,如此循环往复。因此投资冲动和追求体量成长成为国内大部分企业决策者的思维钢印,实体的烙印同样映射到资本市场,成长股投资或者说景气度投资成为市场显学。”
杨金金观察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调整期,在中游和下游出现了一系列细分行业格局有望改善的迹象,这也成为他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在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寻找格局处于改善通道、自由现金流有望大幅改善并同步带来股东回报显著改善的细分行业和公司。”杨金金说。
在看多中国的投资人看来,市场追逐的“成长”只是换个样子重新出现。王贵重向《财经》分享了一位东北上市公司老总的故事。
“东北是传统工业基地,有装备基础。原先有个车间是做轨交的,但轨交市场已经萎缩了,工人们都下岗了。这位企业家去了之后把厂子盘活,把以前做轨交设备的能力转移到了半导体设备上,工人们又回来了。”
王贵重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企业可以给市场提供完整的产业链,并不是近几年在国家扶持下才开始突破的。“它们其实已经做了二三十年,只是到了这个时期,有一些新的契机,出现换道超车的机会,才使这些人浮出了水面。”
在调研中,王贵重看到了无数个不屈的个体。“每一代人都做了每一代人的努力,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和摸索,让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你要相信中国人是躺不平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作者:黄慧玲、张欣培、周楠、张云,编辑:杨秀红、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