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道的广西姑娘,毕业这些年,在一线城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城中村拥有一个看得见日出的房间,似乎会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过上按部就的生活。

三年的平淡生活,让我多了一份不甘心,这种稳定反而让我心生恐惧。

于是我选择辞职,来澳洲打工当背包客,为了省钱,我除了睡沙发和车以外,还在青旅和瘾君子做室友。

在澳洲土豆厂的工作是我做过最疯狂的工作,每天6吨土豆,虽然非常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同时我看到了欧美背包客文化,在这里真的很流行,有的人自己的孩子都成年了,还卖了房子去环澳旅行。

人生需要我们去挑战,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看到不同的风景。



(喂袋鼠)

01

我是候鸟,27岁,原来是一名护士,现在是一名背包客。

从小到大我都是那个让父母省心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在教育上信息很封闭,能够提供的帮助很有限,小升初的时候如果不是同学家长提醒,父母都打算随便让我上学区内一个初中。中考和选高中的时候父母全程缺席,我只能自己做所有决定。但幸运的是自己没有弃努力学习这条路。

我大学考上了211本科,还得到了去香港中文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第一次知道大城市是什么样子,有多繁华,有多发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毕业了的我仍然是那个优秀案例,学的是容易就业的专业,顺利入职一个好的单位,工作比较稳定,永远遵循着长辈期待的“稳定”的人生轨迹。

上班的日子,每天都能看到日出,然后上班,下班,日子就这样平淡如水,没有一丝波澜。



(阿德莱德街景)

我好像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独立过,姓名之前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title,从前是xx学校,后来是xx单位,我总是躲在这些光环后面,看不到属于我个人的成就。甚至在每一段感情里,我都是受到庇护的那一个。

时间久了,渐渐地,除了高考,我似乎再也没有拼尽全力去做过一件事,也没了去打破对于现状的动力,只是麻木地将就着,即使一直没有办法接纳不够优秀和完美的自己。我不甘心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过下去,按部就班的人生让我感到恐惧。

这两年我接受了外派到非洲的工作,见到了在世界的另一边,那里的人们需要加倍地努力,却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出生在中国,已然是一种幸运。

我还能选择我想要的人生,而非洲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喘息的余地,越是受过教育而清醒的人则越是痛苦。然而他们还是热情地对待每一场婚礼、每一个节日,隆重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户外徒步)

此外,我还接触了重装徒步,最艰难的一次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待了五天四晚,因为高反心跳加速没有办法入睡。

然而当映着金色阳光的雪山仿佛近在咫尺,平日里唾手可得的氧气、温度都变得值得期待,让我本来麻木的感官重新感受幸福。人生还能有如此体验。

这一切都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审视,就是这个不甘心,驱使我要改变自己,改变现状。

2019年,我就开始了解出国做护士,偶然间,在一个英语角了解到有打工度假签证,觉得这跟我出国的想法并不矛盾,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里人,他们居然担心我嫁个外国人。

本来打算2020年考雅思抢签证,然后利用打工度假出国。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疫情来了,仿佛一切都停滞了,雅思也取消了考试。

在互联网上看到说澳洲是土澳,大农村,什么都没有,公交也不发达,我就赶紧去考了个驾照,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都非常繁华,公交也非常便捷。街道和建筑很多有200年历史,街道非常像在欧洲。



(墨尔本街景)

同时,我去考了雅思,一共考了4次。签证只要4.5,第一次就过了。但留学需要小分全6和总分6.5,最后一次考了6.5。

当时还给自己想了一条退路,如果到了澳洲不会说英语就混中文圈,天无绝人之路嘛。

结果到了澳洲,才知道这里的人所说的英语都有自己的口音,有时候很难反应过来。虽然我的听力是7分,但是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02

今年8月底,我独自一人来到澳洲,在悉尼下了飞机。从飞机上看到悉尼的海港和停泊的帆船、游艇,漂亮、豪华的别墅,后来才了解到这里是富人区。悉尼城市中心尽收眼底,高楼林立,主干道是双向十车道,城轨和电车5分钟一趟,体感超一线城市。

因为有人可以临时接应,所以我第一站选择了澳洲第六大城市阿德莱德。

刚来这里最不适应的地方是没车,寸步难行。所以我先花了3999刀买了一辆二手车,合人民币18000块。



(阿德莱德街景)

同时感觉物价也特别贵,新鲜蔬菜水果5-6刀一公斤,相当于人民币15元一斤,不是应季的时候有的超市黄瓜大概要18块钱一根,在外面简单吃一顿简餐也需要人民币55-80元,一张电话卡39刀每个月,大概要180块钱。

后来发现这里的东西价格差距也挺大的,所以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想买特定的东西要去特定的店铺,跟国内很不一样的是每个超市卖的品牌和产品都不一样,价格也差距很大,所以去之前一定要好好做一下攻略。

因为这里开车是左侧驾驶,罚单很高,所以我又找了个教练学习了一下开车和交规。

澳洲规定打工度假签需要在农业或者建筑业干88天才能申请下一年签证。所以我把一切搞定之后,花了两个星期找到了一份去土豆厂搬土豆的工作。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非常艰苦。



(阿德莱德)

在土豆厂,同事大多数是背包客和难民转公民,大家都非常友好。

我每天凌晨五点就得开车去工厂上班,六点开工,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非常大。

我的工作一般分为两个岗位,picking和packing。Picking岗位就是挑选土豆,所有的刚出土的土豆由叉车运到清洗池,先浸泡让泥沙沉淀,再进行第一轮挑选,然后再经由滚筒洗衣机一样翻滚冲,由机器筛选大小,运到包装线再进行一轮挑选。

Packing岗位就是把机器包装好的土豆码筐或者码垛,男生每次需要搬运15-20kg,女生有时候需要每次搬运5kg.

半天,我们五个人能搬17吨土豆,一个人一天搬六吨。这是什么概念,我去网上查了一下,那种搬家公司常用的4米2的厢式货车,载重是3吨,也就是说每天我要搬两大车的土豆。这真的是血汗工厂。



(我工作的土豆厂)

这绝对是我干过最疯狂的工作,每天都有好多人跑路,这个厂里70%的员工都是背包客,基本上都是坚持三个月就离职了,所以他们会一直招人。

这里的工资是时薪制,38小时以内是22.6刀一小时,超过38小时更周末加班是33.9刀一小时。我一周的工资是少的时候是税前1200多刀,多的时候是1600刀。

作为一个背包客,可以把土豆厂作为一个保底选项,因为它是长期招人的。因为土豆厂还有洋葱的包装线,洋葱季节过了,不缺人了,一个星期只能工作20个小时,所以我又找了一份葡萄园的工作。

现在我在一个在内陆小镇做葡萄农场的工作,剪葡萄枝。这一片农场特别大,在农场里开车都需要十分钟才能找到工作的葡萄田。

我的工作需要把葡萄藤分岔的枝条都剪掉,还有靠近主茎的新叶子也要摘掉。因为葡萄藤是第一年种的,还很矮小,所以必须蹲着工作,重复起立下蹲,大腿和膝盖很难受。



(我工作的葡萄园)

农场在内陆,是沙漠气候,早晚温差将近20摄氏度,下午的时候气温40度,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1点,就不得不收工了。时薪是28刀,合人民币130块钱。

不得不说,我来了澳洲才是真正走出了舒适圈。

以前在国内我从来都没有干过这么艰苦的劳动,更没有想过有一天要自己开车,还得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刚考驾照没几天的我还要硬着头皮开夜路,而且还是高速。

03

虽然我来澳洲时候不长,但我发现澳洲默认所有人都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路上的红绿灯很少,而且有很复杂的让行规定。如果有一个人不遵守,就有撞车的风险。

此外,澳洲人还会自觉维护规则,如果有人排队没好好排,就会有人指出来让别人排队,还有在路上乱开车路人会拦你的车看你的驾照。

在工作之余,我还自驾去了被誉为“全球最美自驾公路”的大洋路,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自驾游。



(自驾大洋路)

大洋路是一条海滨公路,两边的美景令人心醉,沿途湛蓝的海水,翠绿的森林,以及古典小镇,都会让人眼前一亮,一扫疲劳。

行驶在这条风景迷人的公路上,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

那种感觉美妙至极,就想一直走下去,永远不要停下来。

来澳洲,我辛苦打工,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看到了欧美年轻人的生活态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欧美的年轻人很喜欢流浪,他们会把环球旅行做为一个人生目标。也就是欧美现在很流行的背包客文化。

其实欧美国家流行背包客文化,在国外已经流行六十年了,最早是嬉皮士文化。

这种流浪式旅行,是国外年轻人普遍接受的旅行方式。背包客文化还包括沙发客,打工换宿,房车露营等等。

像打工换宿,就是不需要付房租和餐饮费用,只需要帮帮农场干活什么的。

沙发客是一种允许旅行者借宿在本地人家中的旅行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旅行费用,而且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共度时光。旅行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青旅)

我所在的阿德来德合租的房间是每周200刀,一个月将近4000人民币。

我为了节省费用,刚开始在青旅住了一个月,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在青旅也看到很多活得比较糟糕的老年人,因为澳洲这边没有工作很难租房子,所以这些人长期住在青旅。这些人很多都是年轻的时候到处流浪什么的,大部分都是背包客。

我做沙发客的房主是一个67岁的大叔,是一个建筑评估师,他一个人和一只狗生活在一起。他就是一个资深背包客,年轻的时候,在嬉皮士农场和帆船上住了三年,得到过很多帮助。

他认为现在是回报陌生人帮助的时候了,于是他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也是他最大的爱好。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接待了来自29个国家的沙发客。



(我做沙发客的房主)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交流产生思想碰撞,这也是广大房主愿意接待沙发客的源动力。好的语言沟通可以让房主更乐意接待你,会用英语聊天是沙发客的必备技能。

这段时间还遇到一个中年人,孩子都成年了,他们把房子卖了,开着一辆由面包车改造的房车进行环澳旅行。这种做法在中国是没办法想象的,反而大部分中国人觉得这样的流浪式旅行太艰苦。

免费的房车营地往往缺水没电,淋浴更是不要想,只能寄希望于某个小镇有提供给无家可归者的福利设施。

我曾经在一个小镇露营,经人介绍找到了一处卫生设施,有卫生间和淋浴间,墙上还贴心地安装了丢弃针头的锐器盒。我们冲完澡就赶紧离开了。

所以我觉得网上很多人说老外吃不了苦,不客观。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国外的工作看起来很高薪,但其实生活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他们的收入也就是温饱,距离存钱还差得远。



(我做沙发客住的房子)

比如:在网上求职,这4000刀一个月,表面上看似不错,其实一点也不高,只能解决温饱。

虽然我来澳洲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人生态度。

人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不要把自己框在一个地方。

我的澳洲之行还在继续,相信一定会看到更多的风景,需要我去体验,需要我去挑战。

短暂的人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认识自己,挑战自我,来这世上一趟,才不虚此行。



(搜索“候鸟没有计划“关注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