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位在美国的大V查阅公开资料后指出,刘依婷的先生是纽约著名的遗产律师,是纽约某律所的合伙人,年收入几百万美元。刘依婷本人是一个对冲基金的合伙人,他们一处房产价值265万美元。他们是典型的纽约上层,而不是普通的中产阶级。
01
哈佛女孩刘依婷的名号太响亮了,很多看过她的书的人都以为她是某个领域顶尖人物,或者是做什么伟大的事业,对她产生了过高的想象。
02
虽然刘依婷不是最顶尖的存在,但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03
刘依婷如果走学术路线,不可能达到今天的财富高度。在美国,做金融、律师、医生容易赚到大钱。
04
05
一位网友说:大家都乐见"精英"的陨落与爽文大火其实一脉相承。
另一位网友说:也就是满足一下年入三万的人评价三千万人的口欲。
06
人生的路径很多,有些选择是迫于无奈,有些选择是权衡利弊后的取舍。很多人看到人生路径不同的人过得不好时,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很英明。
07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成功驱动力不同,有些人就只是想过平凡一点的生活,没必要每个人都灌鸡汤打鸡血。
08
网友说得好:如果一个人总是从别人找存在感,这个人的存在感基本是不稳固的,因为他的存在感架构在他自以为是的想象之上。
刘依婷过得怎么样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没必要把她捧得太高,没必要把她当作榜样。
相关评论:“哈佛女孩刘亦婷”再上热搜:神话早已褪色,何必强作反差
近日来,“初代网红”刘亦婷再次上了热搜。一篇名为《哈佛女孩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的热文,再次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哈佛女孩推上舆论场。“美国普通中产”“鸡娃骗局碎了”颇有一种传播中的“预期违背”策略,意在以“反差性”吸引网友注意,引导出“刘亦婷的人生高开低走”“当年的鸡娃不过一场梦”的结论。
不过,这篇文章不仅标题带着一股营销号风,其内文的论述也根本立不住。总体而言,文章概述了“当年刘亦婷掀起的鸡娃热潮”这个大前提,然后拿出“刘亦婷如今只是美国普通中产”的小前提,最后得出“鸡娃骗局碎了”的结论。然而,回顾“刘亦婷热潮”的全过程可知,这个三段论略去了不少核心事实,其推理也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将刘亦婷的现状归结为“普通中产”,进而给读者引导出“刘亦婷过得不如意”的印象,并不符合事实。公开信息显示,刘亦婷在哈佛毕业之后有过不错的职业经历,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百事都工作过,也创办过自己的公司,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增加广大网友的幸福感。毕竟,哈佛毕业生并不一定就会成为金字塔尖的精英。
其次,刘亦婷的过往也不是什么“鸡娃故事”。所谓“鸡娃骗局破了”的“预期违背”之说本来就不成立。因为刘亦婷的故事从一开始就颇有借助信息差的刻意引导之嫌,公众的认知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刻意“违背”了。
1999年,刘亦婷被包括哈佛在内的四家美国名校录取,一时间成为全国街谈巷议的焦点人物,其母刘卫华也顺势推出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的超级畅销书。刘卫华在书中娓娓道来了自己的“素质教育理念”,其中的手捏冰块锻炼意志力、以小时为单位规划每日学习、时刻不忘灌输“学习是头等大事”等细节至今还让许多人记忆犹新。“手捏冰块”更是成为无数中国小孩的“童年阴影”。
“刻苦勤奋用功,成功考入哈佛,全国一起学刘亦婷”,这就是彼时“刘亦婷横空出世”带来的轰动效应。但在几年之后,刘亦婷的故事才更多地为人所知。信息技术的进步加上中外交流的热络,也让刘亦婷神话逐渐走下神坛,回归了其本来面目。
2004年,《“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一书出版。作者萧愚在书中提到,刘亦婷本身在学习成绩、竞赛和艺术特长这些方面并非十分突出,在申请哈佛本科时并没有SAT成绩,托福成绩也仅仅是刚刚达到录取标准线。她能够进入哈佛的关键因素,完全是因为在一次赴美夏令营中得到了一位重磅推荐人——美国国会议员拉瑞的欣赏。借助拉瑞的一封推荐信,刘亦婷得以成功被哈佛录取。
美国大学录取是申请制,考试成绩只是申请材料中的一环。要想成功进入藤校这样的名校,学生需要艺术体育特长、社会活动等砝码,校方也会考虑种族、性别、国籍这些美式特色的“多元化”标准。一封国会议员的推荐信有何等分量,这是上世纪末的中国人还不大清楚的。这种申请制在今天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公共知识”,但在上世纪末的中国却称得上是鲜为人知,是不折不扣的信息差。
中国人对升学名校的某种“科举制”心理,与美国大学近似“察举制”的录取规则,在刘亦婷的故事上产生了某种“错配”。其实,中式鸡娃未必就能上美国名校,AA法案笼罩的“多元化”入学政策让“亚裔爬藤”变成了一件苦差事;美国名校也出过“招生腐败”这样的惊天丑闻,录取规则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名校毕业生也不必然就能取得比“普通中产”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这在今天也都已成为共识。
《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名为素质教育,实为吃苦教育”的“素质培养纪实”今天读来,也多少有些哗众取宠之感。其母刘卫华本来为女儿打造了一个成功的“申请哈佛”案例,却在媒体有意无意的鼓噪下成了一个“金榜题名”的“励志典范”,本身也是信息差之下的错配产物:你道她是中式鸡娃鲤鱼跳龙门,孰料她却是走的美式“察举”之路,以至于不少家长后来培养孩子都用错了方向。
刘母的现身说法与媒体的宣传包装造就了一个神话,从一开始就给这个故事的结局打造了过高的预期。总体而言,这个故事本就是一个“无限拔高预期”“过度美化包装”的故事,也在二十多年时间的淘洗之下逐渐褪色,回归了其本来应有的位置。称之为“鸡娃骗局碎了”,本来就是不成立的。
刘亦婷的故事也显示,高等教育理念在这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二十余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考上名校,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多年来响彻全国的时代标语。古已有之的“金榜题名”科举价值观,配搭上美式成功学,让种种“哈佛女孩”“哈佛男孩”成为舆论追逐的热点。
但在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更加密切,经济形势的变化,无论是“考上名校”的科举式价值观,还是“人人都是创业者”的美式成功学,都已经进入新的常态,高等教育越来越回归其“智力投资”甚至是“消费”属性。一纸名校毕业证还能否带来很好的经济回报,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打了个问号。刘亦婷的故事也再次启示公众,看待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回归常识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