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了超过10轮,昔日的明星独角兽退市了。
当地时间1月17日,自动驾驶卡车巨头图森未来宣布,决定自愿将公司普通股从纳斯达克退市,并终止其普通股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册。图森未来预计其最后一个交易日为2月7日左右。
消息公布当日,其股价重挫逾46%,截至发稿,图森未来的市值仅为1.13亿美元。
图源:图森未来官网
图森未来表示,退市是董事会作出的决定, 这是对股东最好的选择。自2021年图森未来IPO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重大转变,公司估值和流动性下降,公司股价波动性明显加大。(图森市值巅峰超160亿美元,股价接近80美元/股,如今市值仅为1.13亿美元,股价为0.49美元/股)
因此,董事会认为,继续公开上市的益处不再。图森未来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公司相信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进行转型。
事实上,图森未来早在一年前就收到过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期间不断采取各种手段“断臂求生”,但显然,如今退市已然板上钉钉。
图森未来曾顶着“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美股,风光无限。从早期投资的框架来看,图森未来是个标准画像:创业老炮+技术天才的创始人组合,创新技术的突破,精准的场景切口以及资金的不断加持。
近几年的创投市场一直处在不断祛魅、标准重塑的过程。VC曾经积极追求的“第一股”或许也该放在祛魅之列。
对于早期投资人而言,“第一股”意味着赢得了某种先机,但成果兑现需要有过程,IPO只是退出的起点,想要退好,需要仰仗市场情绪,更需要仰仗企业更长一段周期的业务发展,这需要投资机构规避短视,以更长期的眼光考量一笔出手。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答案更明确了。即便是万众瞩目的“第一股”,也只是开始。
一、10轮融资,有VC赚200倍
“自动驾驶第一股”,从上市到退市用时不到三年。
2021年4月,图森未来在纳斯达克IPO,首日市值超8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自动驾驶企业。
昔日的图森未来可谓风光无两。
成立于2015年的图森未来,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面向全球提供无人驾驶卡车货运服务。
两位创始人背景是投资人最钟爱的“连续创业者+老司机+小天才”完美组合。
创始人陈默拥有超10年连续创业经历,深谙互联网玩法,先后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楼宇广告平台“苍穹广告”、国内第二大的页游棋牌平台“深蓝兄弟”,以及国内最早的汽车O2O汽车交易平台“车国网”。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侯晓迪则是少年天才,人大附中知名的“少年黑客”,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计算机系,并在加州理工获得了计算机和神经系统方向的博士学位。他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创立的基于频域的视觉注意机制分析理论是视觉注意机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其学术文章被引用1500多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全世界华人博士生中被引用最多的作者。博士毕业后就开始创业。
凭借领先的AI技术、先发优势以及自动驾驶卡车的细分市场定位,图森未来“高举高打”,刚一成立就拿到了新浪5000万的投资,之后的融资过程也相当顺利。
上市前,多家产业巨头、互联网大厂、明星资方轮番加注。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 IPO前,图森未来一共完成过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8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新浪、英伟达、UPS、Navistar、韩国汽车一级供应商万都、大众集团TRATON、鼎晖投资等。
上市时,摩根士丹利、花旗等顶级投行保驾护航,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和资本世界投资者(Capital World Investors)做基石投资者。
早期投资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回报最高超百倍,算得上是互联网时代的经典一役。
公开信息显示,新浪从A轮到D+轮连续5轮加注,其中,2016年A轮以2.5亿元的估值投资了5000万元,按照IPO市值85亿美元计算,即这笔投资的回报倍数已经超过200倍。
上市后,图森未来势如破竹,很快成为明星股。一度还吸引了币圈大佬,甚至“女版巴菲特”木头姐的投资。图森还收获了地方政府,以及全球各地产业巨头的支持。获得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资格,与斯堪尼亚公司(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共同亮相进博会,获得美国卡车制造商Navistar(纳威斯达)6775台无人驾驶卡车订单,与英伟达合作研发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相比巅峰时期高达160亿美元的市值,图森未来目前市值仅剩8715万美元。两年多时间市值缩水了99.5%,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二、高开低走,内外交困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遭到质疑,商业化落地困难重重。
2022年4月,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左转,撞上了路边的一个水泥路障,这一交通事故对图森未来影响严重,其安全性遭到市场质疑。创始人侯晓迪表示,将停止整个车队的测试并在可以全权运营前暂停商业化。图森未来原计划2024年之前实现量产落地,时间被推迟到2025年。
要知道,自成立以来,图森未来一直被困在烧钱、亏损的窘境中。2018年~2021年,图森未来营业收入分别为9000美元、71万美元、184.3万美元、626.1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4503万美元、8488.3万美元、1.77亿美元、7.33亿美元。2022年亏损仍在继续。
接着,高管离职,内斗不断。2022年3月,创始人陈默辞去执行董事长一职,新创立了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氢燃料重卡公司Hydron;2022年6月,工程副总裁黄泽铧也另起炉灶,创办“零一智卡”,项目也与卡车相关;2022年10月,图森董事会突然宣布罢免CEO侯晓迪,并将其从董事会除名;2022年11月,原创始团队开始反击,侯晓迪联手陈默夺回控制权,重新入主图森未来董事会。
图森未来不断高开低走的过程中,业务长期难以变现,投资人不愿再为其买单。但L4无人驾驶技术又需要不断烧钱,加大测试和技术人才投入。在巨额亏损、高层动荡以及L4落地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裁员或许是图森未来唯一的选择。
期间,公司裁员超过80%。2022年6月,在全球有超1400名全职员工的图森未来,在一周时间内将一半以上员工裁撤,甚至包括核心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团队。之后,公司为了“保留现金并维持业务”又进行了新一轮裁员,最后仅剩220名员工。
裁员后不久,图森未来因无法提交2022年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之后图森未来虽及时提交了申诉,暂时保住了上市公司的资质,但是其股价已经最高79.84美元/股跌破1美元,如今仅剩0.379美元/股。
多重打击下,图森未来千疮百孔,退市也是无奈之举。
三、自动驾驶,寒冬蔓延
图森未来的退市,只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抹缩影。
自动驾驶成为“风口”是在2015年~2016年。当时,国内外几乎所有科技大厂都发布了自动驾驶相关计划,谷歌有Waymo,百度有Apollo,特斯拉有Autopilot、亚马逊、阿里、京东、美团等纷纷盯上了无人配送车,Uber、Lyft、滴滴等网约车公司则看上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带来的潜在市场。
随着明星资本不断加注,也涌现了不少初创企业。智加科技、赢彻科技、Embark、Gatik等初创企业,单笔融资动辄数亿美金。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让市场认清了自动驾驶落地的艰难。图森未来滑铁卢的2022年,也是自动驾驶企业噩梦的开端。
2022年,寒冬开始。投融资呈现断崖式下跌。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投资事件发生了128起,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近200亿元。相较于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14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的932亿元,2022年融资规模缩水近20%。
自动驾驶独角兽们开始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全球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因商业化迟迟不达预期,裁员10轮,估值从1750亿美元降至300亿美元,暴跌超八成。
背靠福特和大众两大股东的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 AI,成立7年之久,估值最高超70亿美元,但该公司也于2022年宣布倒闭。
特斯拉裁掉了其自动驾驶(Autopilot)团队的数百名员工,这是该公司规模较大的裁员之一;国外网约车巨头Uber、Lyft,先后出售了自动驾驶团队;亚马逊则于2022年10月关停了规模约400人的Scout无人配送车项目;估值86亿美元的无人配送一哥Nuro,宣布大规模裁员20%,并叫停无人车量产和商业落地计划。
2023年,自动驾驶的寒冬仍在全球蔓延。
市值最高360亿美元的美国自动驾驶卡车独角兽Embark,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约98%,2023年宣布倒闭,直接解雇70%的员工,剩下30%处理公司关停流程。自动驾驶卡车Locomation宣布裁员近70%,且产品迟迟未能投入商业运营;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在2023年初提交IPO申请后,年末时估值跌去三分之二。
国内一家走向破产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则是擎天智卡。这家从小马智行分流出来的创业公司,在仅仅运行了19个月后,就被迫进入清算注销流程。
自动驾驶似乎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一场无差别的“崩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