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沙漠坟场的B-1B轰炸机
日本军工材料库存、美国退役封存装备以及美国军工产能,这是本世纪初国内互联网上,曾经封神的三大传奇。另外两者自不用说,美军确实每年都有大批装备在退役后,转入储存基地作为战备物资,无论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庞大机队,还是远超普通国家海军、不乏超级航母的舰队,都催生了大量宛如:“战争一旦爆发,美军可以迅速启用封存的战机和军舰,短时间内武装出庞大军事武装”的传言。尽管在理性上难以认同这种说法,但当时也确实蛊惑了不少人,毕竟确实存在一个“如果封存装备不能启用,那么又何必花力气封存”的悖论。而这几年美军也确实启用了少量库存B-52,以弥补几次意外损失,毕竟这款轰炸机生产线早就拆除,只有升级旧机体才能保证现役数量。这个例子看似证明了美军退役封存装备的价值,背地里却正好解释了幕后真相。
▲美军飞机坟场看起来非常壮观
2016年,美军一架B-52H在关岛上空坠毁,76架B-52H顿时少了一个成员。为了补上这个缺,美军从亚利桑那州的飞机坟场中,拉出一架2008年退役的B-52,花费两年多时间,从内到外收拾了一遍,最终顺利加入美国空军。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堪称完美的封存-启用-再服役过程,但背后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首先,这架B-52在退役时,由于状态良好,被选择作为优质战机保存,这意味着封存前需要接受全机清洗和排空燃油等一系列准备,然后再涂上密封胶保存。同时,维护人员会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这些保存措施加起来成本并不低。目前在飞机坟场的B-52少数也有几百架,其中能获得这种待遇的不到20架,而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自然也没有重新启用的可能,只能作为备用零件库使用。
▲B-52漫长服役时间造就了相当庞大的退役规模
其次,这架B-52从坟场拉出来到修复一新花费了两年多时间,这在战争期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时间成本,重新生产都比这快得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限投入的封存措施,只是保证机体不出现大问题,距离正常使用非常遥远,B-52体型庞大、结构复杂,把各个子系统重新捋顺必然会消耗大量时间。最后,B-52是非常罕见的服役周期漫长,封存又重启后,还能继续保证战斗力的型号。对飞机坟场中大批F-16、F-15而言,其相对原始的外形结构已经不符合美军现在需求,即使解封投入现役也没有成为主力的可能,付出的代价却不比重新生产低。换句话说,B-52其实是个特例,也就是美国国会要求轰炸机数量不能少,以及生产线拆除的极端情况,才造就了这个故事。
▲B-52现在补充数量只能依靠退役封存型号
事实上,美军飞机坟场中90%的机型都是直接暴露在风沙中,短短几年后就不会再有任何修复价值。剩余少量具备重启价值的战机,在美军战备方案中,也不是作为主力使用——根本没有那个改造潜力。简单修复后作为教练机型,解决飞行员大量扩招带来的海量训练需求,从而降低对战机生产的压力,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当然,时间久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美军不是没有出现过封存战机解封后担任主力的情况,但这个例子没有复制的可能。巴基斯坦在80年代末期采购了第二批F-16,不过在交付前就遭冻结,但定金已经付了,并且转交到F-16生产商手里,也没法退钱。几经犹豫后,这批崭新的F-16直接就被封存,享受的也是最高等级保管待遇:除了各种封存措施后,其发动机要每15天启动一次以保证正常。
▲巴基斯坦手中的F-16来源也是异常复杂
几年后美军将这批F-16启用,给海军和空军作为假想敌使用,并用货款退还了定金。2005年之后,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改善,这批F-16又从假想敌中队退役,经过土耳其升级后交给巴基斯坦作为主力使用。如果美军真能做到将崭新战机封存,并且长期保持高标准保管,那么短期内确实可以做到启用投入现役,可惜正常人并不会干这种蠢事,美军看似宏伟的飞机坟场,也只能继续在风沙中消耗,并接受外界的一次次关注。
▲退役后的“企业”号航母已经被拆解
至于海军封存军舰,情况差不多类似。中小型军舰的封存再启用难度不大,战时作为后方辅助巡逻和训练船只使用,也是非常理想的。但像超级航母这种大型装备,一旦封存后再想恢复全盛根本不可能,即使作为训练舰使用,成本也太过高昂,实际上就是比较简单的废弃。当然,这里面其实也还是封存投入的问题,只要战舰状态尚可,封存后又舍得在其身上投入资源,那么重新启用就没有太大难度。问题是,绝大部分军舰退役就是因为性能不堪用,再花大力气封存根本没有意义,况且美军也不可能支出海量资源,来维持这么多战机和军舰。围绕退役封存装备的谎言,其实一戳就破。
参考资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30506944306545159/?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