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到文化体力不支”,无法思考严肃泛文化活动,只能看看娱乐爽文等“速食”低信息密度的内容,这是微博热搜词条“工作削弱了我的文化体力”的内涵。


该探讨发源于一网友的感叹,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的男主小麦,上班的疲惫令其无法再沉浸于曾喜欢的电影和小说,只能玩手游的崩溃状态。


于是,关于上班令生活探索欲下降的共鸣纷纷涌现,“机械劳动”的CPU无法承载理性思考的系统等表达,看似注解了上班精神性疲惫,却也弱化了文化体力丧失背后、探索欲消失动因的关切。重燃探索欲的生活感知,才是“文化体力”丧失值得关注的议题。



一、热议的“文化体力”,是对上班模式的关切


从学校走入职场,从期待的行业扎根创造更大价值,到加班不止加薪难言的疲惫无神,这届年轻人对于上班模式的失望在互联网讨论中不断涌现。有人说生活而已,不必对工作有太多诉求,顶不住就试试“精神离职”;偏偏有人纠结,学生时代升学压力之大,依旧愿意看书的习惯,怎么上班后就提不起兴趣呢?


因为当下的上班模式加大了保持爱好、发展兴趣的难度,深陷竞争与加班内卷的疲惫还为结束“有益但无趣”的爱好提供了正当理由。严肃文学不仅较上学期间触类旁通的投入产出比低,且严肃文学本身所需的思考力,在碎片化信息输入的常态下更难维持。


一方面,在网速之快、快递之快的快节奏世界里,我们已经习惯于“刺激-反馈”的简单路径,那些曾调动我们情绪的严肃文学,在短平快的强刺激、争夺注意力的对照下,变得无趣;另一方面,当下强压力的上班机制消耗了太多的精神意志与情绪价值,令人难以在短时间、有效地进入那些灵魂轻盈下生产出的文艺作品,倒是容易共情于处境吐槽类的网友评论。


由此,有人将文化体力过分损耗的责任,推向了上班模式 ,认为不上班或许就能解决一切,开始期待退休后的美好生活。这种二元论的思考方式,固然可以把事情简单化,却无助于当下问题的改善。且从社媒平台上的分享来看,部分待业中、失业过的网友并没有因不上班,而根治精神困倦。这份疲惫,只是从处理工作任务与职场关系,转变为对当下生存需要的焦虑,及未来价值实现不确定的茫然。


网友关于想象空间与实际生活差距的探讨



从这个意义上,想象可以躲避当下的痛苦,却不会减少未来必经的关卡。而悲观于当下、期许于未来的刺激惯性,则会让我们错过深挖当下处境的深层次原因:问题可以模糊,却不会借宿。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只是这份课题在时间延后中,从副本变成了必通的关卡,或早或晚而已。


由此,我们或能发现热议的“文化体力”,与其说是在指责上班带来的压迫,不如说是一种探讨上班机制如何更好赋能的关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如何让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削弱文化体力,成为生活的全部?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回归上班精神困倦的本质,探索欲的下降。


二、丧失的文化体力,是探索欲的下降


有人说,文化体力的丧失,是最大的工伤;而失去探索欲的本质,则成为职业倦怠的伏笔。被压榨的“文化体力”,一方面是上班情绪消耗高、能量降低,严肃文学门槛高、精力消耗大,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则是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性情绪,极易令人联想生活处境,因沉重话题带来的情绪压抑,也劝退了部分人。


这种来自社会情绪的直面,最耗精力,也最难跨越。上学时相对“圈养”纯粹的生活,令人们对社会生活充满憧憬与无限遐想,电影、文学等文艺作品成了未经世事的学生党了解世界的窗口;步入职场,被抛掷于社会的旷野之中,在相对确定的职业路径中,文艺作品也能成为不少人接触其他可能性的信息来源。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生活魔幻超越文艺想象之际,对现实应接不暇的人们,已经焦虑到希望躲避文艺作品中探讨的重要社会议题。


当年轻人在现实中碰壁,热议学历贬值下读书意义何在时,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呼吁年轻人从接受现实中思考未来,其以考古学专业出身写历史小说案例来表现大学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就网友评论来看,悲观情绪的蔓延与方向性的迷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年轻人行动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让年轻人化焦虑为动力,仍需更多的引导与支撑。


东北证券视频频道“东北偏北FM”《职场话题频上热点,本质原因你看明白了没?》视频截图与网友留言


当然,这种焦虑在群体性活动中有所展现,人们从未停止对探索欲的召唤:在上海万圣节的发疯现状里,在年轻人爱上夜校的文化活动里,更在反思上班模式何以削弱“文化体力”的思考里。丧失的文化体力,与其说是流水线模式化上班秩序的困扰,不如说是多元价值碰撞上单一生活现状的迷失:人生明明那么多可能,为何我的生活如此乏味?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表达有多么真切,渴望退休、不再内卷的希望就有多无力。某种意义上,这份步入社会的理想破碎才最为致命,如何接受平凡现实、认清自我能力边界成为新的思想困境。


正如网友对比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男主与女主的差异,直接点出了所承受社会压力的差别。男主小麦未必不想保留原有的兴趣爱好,但生活压力迫使其后置爱好,“在毕业后迅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变化”。也许有一天,当男主小麦适应社会节奏、完成身份转换,也能如部分网友般重拾爱好,“在一个卷卷的工作环境中,看文学甚至快乐得有点负罪感”。



这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方面当然是环境急剧变化下共性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则是个人选择的差异。社会虽有“社会大学”之称,其爱好的探索空间远比学校大,绝不仅仅只有文艺作品这一种兼具信息交换与情感代偿的方式。


然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丧失文化体力的共鸣,还包含着对适应节奏后探索欲回归的不确定。工作的团队协作模式,不再如上学时分数体现的个人贡献值清晰可见;两点一线的早九晚五与常态化的加班日常,夹杂着偶尔发疯、时常共情的脆皮打工人,在努力工作与身体扛不住的拉扯中,最先败下阵的是精神紧绷下的文化体力丧失。


这种价值感的失去与此刻的不可控,才令当代人疯狂寻找情绪刺激、不再期待宏大叙事深刻洞见的真实动因。文化体力的丧失,本质上只是这种不可控状态下的一种表现,而表征之下探索欲的下降,则关联着自我价值失衡的人生议题。


三、捡回生活感知,从重刻时间开始


为什么探索欲的下降,核心是自我价值的失衡呢?因为丧失“文化体力”对上班模式的质疑,导向了人们对以往经济快增速下生活让渡工作的模式反思:一方面,将工作价值与人生价值实现划上等号的思维方式,正在极速蚕食人们其他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日益模糊,被侵占的时间与精力,令人们难以重拾爱好、只能通过“速食”娱乐信息获得短暂的快乐。


在遍地都是机会的时期,需要足够快的反应速度才能快速占领市场,需要足够快的动作才能加快价值实现进程,那时人们的个人价值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让渡生活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回报,还有高获得感的价值认可。


但在延迟退休已是趋势、社会转型阵痛期的当下,工作的价值感已经快速消退,工作意义被重新审视,人们开始试图阻止行动快于思考的生活惯性,期待舒展曾经因快而压缩的那份思考与温情,可回头发现,自己只能“速食”,感叹文化体力丧失、探索欲不复。


我们习惯了爽文的逻辑,习惯了短平快的内容,习惯了快感与强反馈,要让时间慢下来、反叛这种惯性,无疑是如同戒烟、去瘾般的存在。这是一种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惯性难改,另一方面人们期待在慢下来的流速里冒出感知生活的触角。


这种矛盾下,有人追逐幻想,在网文的文学性里翻腾,爽感与文艺元素都有了,开卷有益,一步步来;有人立足现实,从给自己立旅游目标、看展目标,从小世界到大世界的视野开阔来减少依赖,渐渐复位。


渐进性策略看似符合逻辑,却仍未挖掘出生活感知的真正意义,找出自己的价值锚点。当我们困惑于文化体力等表述时,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自我能动性在生活中的主动权,即重刻时间,不止于流速,更重要的是厘清时间分配上需要与喜欢的分野。


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教授钱婧在播客“三五环”中强调,过好自己的人生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教授钱婧所表达的,跨越那些不配得感,不要让别人生活样本套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变成别人,而是要认识自我,一点点丰富自己的此刻与附近,用价值排序来重构时间,用行动消解不确定与焦虑,真正令惯性停止,转变成低速度、松弛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重刻时间只是捡回生活感知的结果,是一种减少内耗、享受生活的状态,更是一种转变:从强刺激下的行动导向模式,转变为慢思考下的自洽松弛模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找到自我价值失衡的要素,从对经历的吐槽与宣泄中抽离出来,剥离那些情绪性因素,以更客观的眼光去挖掘可供延展的方式,在探索与尝试中一点点修剪,进一步对世界祛魅。拥有相对稳定的自我内核,才能安然地应对不确定性,触达慢下来的可能。


由此,我们或能发现人们恐慌于“文化体力”的丧失,核心还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是自我价值失衡带来的不安感。初入职场或许都会面对这样的冲击,关键还在于,个体如何在稳住生活基本盘的情况下,一点点地堆积起应对变化的精神堡垒。而这,或是探讨“文化体力”丧失带来的最大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_csmr),作者:化橙,编辑: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