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特殊的“蓝色01”苏-57
苏-57原型机数量不少,试飞时间也很长,但直到战争爆发前夜,一共只交付了4架。其中第一架“蓝色01”尚未出厂就坠毁,机身彻底焚毁无法修复,一年后问世的第二架“蓝色01”,在俄罗斯第929国家试飞中心接受测试(理论上也有出战能力),实际加入空天军的只有两架——“红色02”和“红色52”。战争爆发后两周,一架苏-57出动,投下制导炸弹攻击了乌克兰一座桥梁,4月,苏-57再次进入战区攻击了一座军火库。从时间上来看,这也只能是“红色02”和“红色52”所为。当年5月,全新的“红色53”和“红色54”加入空天军,苏-57现役规模扩大至4架。不久后,俄军发布通告,称4架苏-57已经组成猎杀小队,歼灭乌克兰不断升空的战机。2022年底,又一批苏-57入列,这次空天军对其机身编号和数量进行保密,但一般认为还是两架。
▲“红色53”和“红色54”在去年5月加入空天军
2023年苏-57还是交付两批,数量、编号依然保密,按照“今年苏-57交付数量是去年两倍”来推算,就是八架(即每批四架),那么现在苏-57总数就是十四架,差不多一个中队。这个数量,相比于苏-57前后20多年研发,几十亿美元的投入,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但对于空天军来说,牢骚可以等以后再发,今年交付的八架苏-57好歹解了燃眉之急,毕竟对手F-16已经交付,前线眼看就要出问题了。来自荷兰的十八架F-16,是经过中期升级的F-16A/B,能挂载AIM-120C,可以认为是三代半战机之下的巅峰。空天军现在的前线空战主力——苏-35S,理论性能要高过这批F-16,但没能全面拉开差距,况且雷达也是苏-35S的弱项。再加上空天军A-50U预警机表现不佳,而乌克兰F-16却能得到北约预警机支援,空天军很难称得上稳占上风。
▲荷兰这批F-16的性能总体还不错
最关键的是,地面上俄罗斯陆军早就习惯在空中优势下作战,前线部署甚至后方仓储,都是依此布置。哪怕乌克兰F-16只是控制一小部分空中战场,因此活跃的苏-24M、米格-29,依然会给俄军带去很大压力,这就是欧美费尽心思也要将F-16送到乌克兰的原因。空天军解决不了战斗机雷达/航电的问题,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A-100预警机,在去年才第一次打开雷达,也不可能启用,苏-57自然就成为最后的希望。背后的逻辑在于,既然俄罗斯解决不了自己的雷达劣势,那就凭借苏-57的隐身性能,把乌克兰的雷达/预警机优势也变成劣势,然后在战场上凭借单机性能压倒F-16。
▲空天军预警机的短板非常致命
理想化的场景是这样的:F-16凭借强大的信息支持,避开了俄军防空网络,但没避开隐身的苏-57,双方一顿激战,苏-57大胜而归。这个场景的关键有两个——苏-57隐身够不够用、能否全面压制F-16。真正意义上的代差不会有这种问题,就像F-22A对苏-27S的压制毋庸置疑。而苏-57现在问题很多:航电架构肯定不强、发动机至今没换、空空导弹严重落后,以及最常提到的隐身有限。这么多领域的问题不可能量化,也谈不上猜测结局,现在只能说,还有变数。鉴于空天军短期内没有其他更好办法,那么也就只能全力扩大苏-57产能,以数量应对变局。官方消息是说明年产量再加一倍,那就是16架,这么一算76架订单很快就能完成,而究竟能不能做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现在的苏-57其实还是半成品
站在如今的角度看,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表现整体还可以,在战争刺激下,曾经短缺的制导弹药已经补齐了,乌克兰夏季大反攻对此感受很深。战前只能一年憋一架的伊尔76MD-90A,开战后产能激增到5架/年,就连苏-57的产量也上来了。可见俄罗斯航空工业还是有潜力可挖,只不过在和平阶段受限于资源投入,没能发挥出来。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俄罗斯取得突破的都是些改进、增量项目。伊尔76MD-90A完全就是伊尔-76MD的升级换发型号,连机舱宽度都没改;苏-57号称“拍扁的苏-27”,老底子也没变。在高烈度战争的刺激和供养下,俄罗斯航空工业都没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这份潜力多少也有点问题。
▲数量对苏-57至关重要
不管怎么样,重新武装起来的乌克兰空军,都是空天军需要高度重视的大敌,双方即将展开的一系列空战,也是新世纪以来最高端的空中对抗。新旧理念、美俄装备,都将在实战中露出真容。国内这些年列装了很多新式武器,但再多演习也无法真正模拟其战场应用,发生在乌克兰平原上对抗,将很有参考意义。就像俄乌坦克为应对新兴威胁,加装防爆顶棚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一样,即将爆发的空中对抗,也很有可能引领新的潮流。
参考资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65616338905875002/?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