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怀孕似乎变难了。我们的祖辈、父辈对新生命接二连三到来的场景司空见惯,但现在却似乎相反,夫妻多年求子不得的情况屡见不鲜。
说起生育话题,似乎天然带有某种颜色,让许多人DNA动起来了。这背后映射出的一个问题是,人类是通过有性繁殖来生育后代的。
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地球生命产生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不同的繁衍方式。这两种方式其实各有利弊,但对于哺乳动物这种高级生物,有性繁殖无疑是最符合生产发展的策略,因为这一方式为每一代的后代提供变异,允许选择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获得高度的发展。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那么,为什么到了最近几十年,人类繁衍突然变难了呢?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男性健康问题首当其冲。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聊一下男性的性健康话题。
正常的受精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生育后代,即男女两性的生殖活动,是在神经与体液控制调节下的一个严格有序的生理过程,是一系列环环紧扣的连锁反应。
说起生育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孕妇的大肚子,实际上这是一个两性机体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图:视觉中国)
在讲述这个过程之前,首先应该对男性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有所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及外生殖器组成。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是运输精子的生殖管道,附睾还有暂时贮存精子、营养精子和促进精子成熟的作用。
还记得中学生理课上学的知识吗,当时没正经学的正好来认真复习一下
附属腺包括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共同构成精浆,而精浆与精子又构成了精液。
外生殖器为阴囊和阴茎。阴囊为精子发生提供适宜的温度。而阴茎有勃起功能,为性交器官。
精子的产生是连续性的,每个生殖细胞完全成熟需要72-74天,其最适温度是34℃。
了解完解剖结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正常的受精过程。
自男性青春期开始,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睾丸中的生精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形成精子(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这一过程叫做“精子发生”。
也就是高中生物中的“减数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得到四个精子(图:britannica)
精子发生后,与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再通过外生殖器的性交射入阴道。在这之后,精子离开精液经子宫颈管、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腔。
如果性交发生在女性排卵期,就会有女性的卵细胞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精子终于和卵细胞接触并融合,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到这,“小蝌蚪”在女性身体中的旅途也告一段落(图:wiki)
受精卵的形成即是妊娠的开始,标志着生命完成了“无中生有”的质变。此后,受精卵借助输卵管蠕动和输卵管上皮纤毛推动,向子宫腔方向移动,进入宫腔,然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叫做“着床”。
着床是母子双方有准备相互配合的结合过程,着床使母子间结构上的联系得以建立。
在此之后,受精卵在女性子宫内进一步发育、生长,经历胚胎、胎儿的过程,最终得以分娩,标志着妊娠的终止。这个过程历时约266天,合38周。
这里顺便补充一个小知识:常说的怀胎10月(40周),往往是从女性末次月经开始计时的。由于例假比排卵期早两周,所以事实上多算了两周,实际上是38周。
实际上40周也只是平均数,比如小编就是在母亲肚中多赖了两周的“晚期胎儿”(图:wiki)
一般而言,频繁的、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性生活,在3个月、6个月、1年内怀孕的比例分布大致为50%、75%、90%。
但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而未受孕者,则为不孕不育症。不同人种和地区间不孕症的发病率差异并不显著,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为7%-10%。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每6人就有1人受不孕症影响。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不孕不育的情况呢?
无法受精的几种情况
精子到达女性输卵管,最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堪比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其中,男性的不孕不育,主要是出现了与精子相关的异常情况。下面我们将用西天取经的比喻来归纳精子异常的几种原因。
1. 没有精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去西天取经,首先得有唐僧。但有些“唐僧”却“难产”了,也就是精子生成障碍。精子生成异常能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先天异常、疾病影响、环境影响。
先天异常主要包含与染色体有关的疾病,如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位等;以及非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缺陷,如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唯支持细胞综合征、隐睾症等。
克氏综合征患者比正常男性多了1条X染色体,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图:britannica)
疾病影响则包括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如垂体性巨人症,垂体性侏儒症、肢端肥大症、柯兴氏综合征、西蒙氏病等。
这类“高人”不仅生活不便,还有不孕的难言之隐(垂体性巨人症患者 图:wellcomcollection)
通常由久坐导致的精索静脉曲张也是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此外,睾丸炎症、严重的生殖道感染,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或者糖尿病等,也可以影响精子发育过程。
环境因素包括受热、致癌、致突变物质、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或毒品,放射线、化疗药物、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铅、镁、铜、银和汞的缺少或摄入增加,都可以造成精子畸形、精子减少甚至无精子等情况。
正常人精液中也有一定量的畸形精子,但不会大于20%~40%,畸形精子越多,受精率就越低(图:wiki)
2. 有精子,但是精子和卵细胞见不了面
就像西天取经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任何一个困难不能克服都将导致取经失败。精子在通往输卵管的路上,同样困难重重。那些失败的案例在医学中被称为精子运送障碍。
精子运送障碍,也就是精子运送通道异常,原因包括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性病变。所谓结构性问题,包括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失、精囊缺失等问题,以及男性生殖系统外伤和手术损伤等情况。
比如先天性输精管缺失,若只是单侧输精管缺失,至少另一侧还可以正常使用,若双侧输精管缺失,产生的精子就“无路可走”了
而功能性病变,则包括阳痿、逆行射精、不射精等性功能异常引起的精子排出障碍等问题。
三、精子顺利到达卵细胞旁,却不能通过卵细胞的屏障
这就好比唐僧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却不得其门而入,最终功败垂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跟卵细胞的特殊结构以及受精的过程有关。
卵细胞发生于卵巢中的卵泡,成熟于受精过程。卵细胞的发生过程要经历两次成熟分裂,但是不发生精子那样的形态变化,而且分裂时胞质分配不均等,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只有1个是大而圆的卵细胞,其余3个均为小而圆的极体细胞。
卵细胞发生与精子发生不同,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能分裂得到一个卵子
当成熟卵泡破裂时,卵细胞便从卵巢表面排至腹膜腔。这一过程即为“排卵”。此时,包绕卵细胞的透明带和放射冠会一起被排出。
当男性体内成熟发育的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特别是在输卵管中运行时,精子表面的一些糖蛋白衣和精浆蛋白会从精子头部脱落,于是精子顶体表面的细胞膜裸露。当精子遇到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时,便释放顶体酶,溶解放射冠颗粒细胞之间的基质,穿越放射冠,这一过程被称为“顶体反应”。
顶体反应示意图
在顶体酶作用下,精子穿越透明带,与卵细胞膜接触并融合。精子与卵细胞膜一经接触、融合,就会改变透明带的性质,从而阻止其他精子的穿越进来。这就是所谓的“透明带反应”。这一反应保证了单精受精,防止了多精入卵。
正因为如此,当精子自身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精子本身不具备受精能力,或者是精子顶体酶缺乏,不能穿破卵细胞放射冠和透明带时,就不能给卵细胞受精了。
为什么异常?如何应对?
看到这里,可能还会有一些朋友比较迷茫,会提一些比较直接的问题,如:我天天熬夜、经常喝酒、体型又比较胖,工作环境还很热,会不孕不育吗?
这些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至于会不会不孕不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前文说过,生殖活动是在神经与体液控制调节下的一个严格有序的生理过程,是一系列环环紧扣的连锁反应。熬夜、肥胖虽然不属于生殖系统的问题,并非引发不孕不育的直接原因,但是会间接影响人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比方说,熬夜、加班、压力大、肥胖等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应激、精神紧张、肾上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不举(阳痿)、精子生成异常等问题,就导致不孕不育。
简单来说,身体状态不好了,做啥都觉得费劲,生殖能力肯定就随之退步了。
而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超过了精子生成的适宜温度,并且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就可能导致精子异常而不孕不育。
前文提到,精子产生的最适温度是34℃,过高温度不仅会使精子异常,还可能越来越少
而肥胖则会通过影响精子功能、生殖激素、睾丸功能、性功能、微量元素等多种途径影响男性生育功能。
至于经常喝酒,很可能出现慢性酒精中毒,必然也会影响生育。
此外有研究认为,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又称环境激素),通过各种途径干扰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引起生殖系统的内分泌紊乱,影响性成熟和生殖功能,甚至增加不孕不育相关疾病的风险。
比如农药、塑料、日常食用的肉类、饮料、罐头等食品中都可能含有内分泌干扰物。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烷基酚(AP)、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PAE)、多氯联苯类(PCB)、农药(如有机氯农药)等,也都是内分泌干扰物。
许多内分泌干扰物在生活中很常见,能避免接触的就尽量避免
既然有这么多因素可导致不孕不育,那么男性在结婚、备孕前检查精子是否异常,就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精液检查前,应禁欲2-3天,而且需要采集间隔1周以上的多个精液样本。
如发现精子少弱,可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若无效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对于双侧输精管阻塞无精子,但是经睾丸或附睾活检发现成熟精子的人,也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两种方式。
但即便辅助生殖技术再发达,关爱男性健康,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资料:
1. (美)范德赫拉夫 等,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 (美)弗里德 等,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3. 丰有吉 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高英茂 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乔杰(主译),奈特妇产科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王卫平(主译),默克诊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作者: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