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过后的加沙

最近一段时间,巴以冲突的各种新闻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将巴以冲突最新消息报道出来的人,常驻在巴以冲突最前线的战地记者可以说是我们能看到这些新闻的“关键信使”,但是,根据巴以冲突最新动态来看,能让我们了解战争最新动态的“信使”们在前线的境况却不是很好。

▲对着记者的镜头大喊:我们将把加沙化为灰烬

要知道,早在本月初,根据官媒援引巴勒斯坦记者协会的报道,截至本月6日,已经有75名记者以及媒体工作者在此次巴以冲突中丧生,而这种战地记者持续丧生的情况还在继续。根据参考消息援引外媒的报道,目前又有一名半岛电视台的记者在以军的无人机空袭中不治身亡。

▲我们能了解到巴以冲突目前近况全靠战地记者亲临一线的报道    

这还没完,此次巴以冲突身亡的记者可不仅仅局限于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在本月的7日,根据环球网援引外媒的报道,由于以色列军方的故意袭击,造成了一名路透社的记者死亡以及多名记者受伤。考虑到此次巴以冲突仅仅在10月份爆发,所以现在每天至少有1名记者会因为巴以冲突的波及而在战争的硝烟中遇难。

▲在加沙地带工作的媒体记者 图自法新社

▲法新社驻加沙办公地点遭到严重破坏

不难看出,此次巴以冲突记者死亡的人数确实非常惊人,要知道,哪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仅有68名记者殉职,而作为一场在今年爆发的武装冲突,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长度比较,此次巴以冲突的战地记者死亡频率恐怕已经远远超过了二战!报道巴以冲突的战地记者能有如此大的伤亡率,和以军目前执行的作战方略是息息相关的。

▲殉职的路透社记者伊萨姆·阿卜杜拉,西方国家的非政府机构都在指责以军刻意针对平民以及战地记者的袭击

▲媒体同仁为阿布送行

当然,作为一个需要在新闻发生现场收集信息并向公众报道的职业,记者本职工作就需奔赴新闻现场的,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报道新闻现场发生的真实情况就是记者这个职业的天职。   



▲以色列警方告诉BBC团队不许动,否则他们会被枪击 图自BBC

战地记者也不例外,其本质工作就是将正在发生的战争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但是考虑到枪炮弹药“不长眼睛”的重要因素,其工作危险性也是非常之高的,毕竟和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战场的情况复杂多变且瞬息万变,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就包含在战场双方交战过程中。



▲央视记者余鹏在叙利亚内战期间跟随库尔德武装进行采访的画面,在他拍摄新闻报道的期间,子弹就从其头顶飞过,他随时都有受伤甚至遇难的可能


比如世界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他经常亲临战争的最前线采集新闻,在这个过程中,卡帕拍摄了许多在摄影界堪称殿堂级的作品,比如在抗战时期,他在台儿庄拍摄的作品可以说向全世界报道了台儿庄大捷的经过,这还没完,他还在武汉拍摄了著名照片——《保卫中国的战士》,这张堪称传神的照片可以说就将中国军民面对日本侵略者时坚韧不拔的形象让全世界皆知。   

▲罗伯特·卡帕拍摄的摄影作品——《保卫中国的战士》

而这些重要的新闻信息都要靠着战地记者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战场动态变化或许就是一个重要新闻。这就要求战地记者去设身处地搜集这些信息,此次我们中国驻扎在巴以冲突最前线的战地记者陈慧慧就是这么做的,根据她的描述,她经常需要亲临以军炮火的前线来采集新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类似“铁穹”拦截弹在她耳边呼啸而过的经历已经是她的日常。

当然,这还不算完,那种随时需要躲进防空洞的警报对于她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她在以色列以及加沙地带是经历过因为战争的突袭从而产生的社会失序情况的,以至于她甚至具备了听炮弹响声辨别这些炮弹究竟是来自加沙地带还是以色列的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陈慧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巴以冲突的亲历者。

▲亲临巴以冲突最前线报道的战地记者陈慧慧

这种报道出的新闻无疑是最真实的,不难看出,陈慧慧就是通过在设身处地地体会战争,向观众通过镜头尽可能多地展示巴以冲突前线的实际情况,再通过收集各种战争正在发生的细节,然后就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新闻,让观众了解巴以冲突的动态。

同样,战地记者需要其敏锐地观察力来判断并捕捉起这些能够组成新闻报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新闻发展脉络,同样,由于现代战争的主题依旧是人,而作为战场动态的直接参与方与控制方,战场双方交战的士兵往往能知晓战场动态的最新信息。

▲在战场一线采访士兵也是战地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样处在交战区域的平民百姓或许也能知晓战场最新的信息。但是,无论是交战双方的士兵,还是平民百姓,都没有义务将这些战场最新信息告知普通大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战地记者亲临战争一线去询问这些战争亲历者,或许对方的一句话就能包含重要的新闻动态。

就比如曾经深入过南美洲规模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战地记者刘骁骞,这哥们也是一个硬核狠人,在他采访期间,他与反政府游击队员们一起相处,也一起和游击队员们躲避过政府军战机的侦查,刘骁骞了解了这些游击队员的日常生活,同样,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他让我们知道了该武装组织的作战情况。   

▲为了获取新闻信息,刘骁骞也与南美制毒武装分子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不难看出,他的胆识与心理素质非常强悍

通过刘骁骞的报道,我们了解到了那些游击队员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种在战场最前线的工作也需要战地记者具备一些处理危机的能力,毕竟战场前线实在是过于危险,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也会在不经意间“翻车”,要知道罗伯特·卡帕就是在越战期间因不小心触碰地雷而去世的。

因此,战地记者在上岗前必然要经历安全培训,毕竟这涉及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比如我国著名战地记者邱永峥,他本身就具备从军的履历,但是他奔赴阿富汗采访前,还是在我国武装警察特警学院进行了战场自我保护的特训。

同样,战地记者在战场一线采访的时候也会穿特质的衣服从而让交战双方识别,不过,这种安全措施只能说让战地记者在交火双方中尽量保证存活。但是,若是交战方专门针对战地记者的话,这些措施就基本上不起作用了,就比如现在正在发生的巴以冲突就是如此。   

▲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当战地记者的时候,曾一度为家人写好了遗书,其工作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毕竟对于以色列军队而言,在开战初期的表现只能用拉胯来形容,让全世界大跌眼镜。它在全世界原本构建的军力强悍的形象被“阿克萨洪水”直接打破了。在这一点上,以政府肯定不希望世界上有媒体将其成系统的报道出来,因此,以军是存在针对战地记者的动机的。

毕竟舆论战也是现代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放在当前正在发生的巴以冲突上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保证其舆论战的优势,处在非道义一方的以军必然会在这个方面采取一些“控评”的行动,当然类似的事情乌克兰军队也做过。乌军在俄乌冲突中为了保证在舆论战树立自身正义的形象,也对俄罗斯的战地记者展开了攻击。   

▲在战场战地记者的穿着都有明显的标志,可以有效的避免自身成为交火双方攻击的目标,但是这种明显的标识对于现在的以军来说好像已经不太管用了

除此之外,由于现在以政府已经被极右翼势力所裹挟,其下达的很多命令很多都属于非常极端的那种,比如近期以军针对加沙地带俘虏以及平民的种种暴行,其中很多都已经突破了人类良知的底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若是这些事全部被爆出来肯定会对以色列未来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当然,站在以军的角度,他们肯定不希望这些见不得光的行为被全世界所知晓。   

▲在此次巴以冲突爆发后,哪怕是诸如CNN、法新社等媒体都在报道以军的战争暴行,目前在舆论战中,以军根本不占据任何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以军不让全世界知晓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从物理层面上解决掉将这些战场情况报道出去的人,这一点甚至美国等西方国家的NGO组织都认同,所以,现在在加沙地带采访的战地记者自然而然地会引起以军的“格外关注”,其表现特征就是现在巴以冲突造成的战地记者死亡率成了历年战争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