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周海媚工作室对外发布讣告,宣布周海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1日去世,享年57岁。



12月12日晚,媒体报道,疑似周海媚生前送医院抢救的电子病历截图被流出。根据病历显示,医院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1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电话只是负责接诊,她不清楚此事,将会向领导进行汇报。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北京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只是合作关系,此事不属于该院管理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周海媚的确曾在该院就医,目前该事件还没有定性,是医院职工外露还是其他患者拍的,目前正在调查中。

12月13日中午,纵览新闻记者致电北京市顺义区卫健委询问事件进展,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以官方公布消息为准。

律师:逝者生前隐私仍受保护

此份病历的曝光,让不少网友愤怒,“人已经去世了,还这样赤裸曝光别人隐私!”“太不道德了!”“不尊重逝者隐私!”还有网友质疑,这份病历是谁发布出来的,是否已经违反相关法律。

微博上是一片声讨:



对此,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张柄尧告诉红星新闻,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第六章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个人不愿意公开的信息都可以构成私人的秘密信息。只要这种隐匿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都构成受法律保护的隐私。”张柄尧介绍,私密信息具体可包含如下类型:个人的生理信息、身体隐私、财产隐私、家庭隐私、通讯秘密、病历资料等。

张柄尧称,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或者未经允许收集、存储、使用或者公开他人的个人私密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具体到此案中,虽然周海媚已经去世,但《民法典》第994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周海媚上学期间曾查出“血小板偏低”

早在1998年,周海媚确诊患上红斑狼疮此后一直在娱乐圈半隐退状态。也有人注意到她曾在一档节目中透露,上学期间曾查出“血小板偏低”,身上很多皮肤有瘀青,最严重的时候晕倒被送到医院急救,加输血小板才脱离危险。



令人唏嘘的是,在此后十多年的时光里,有关红斑狼疮的讨论一直纠缠着周海媚。尤其是在2006年,演员杨恭如在博客发文,称自己早在1998年就知晓周海媚罹患红斑狼疮。对此,周海媚再次表示了否认,只表示自己是血小板过低。

血小板减少的三个主要原因?

周海媚证实的血小板偏低究竟是什么病?都由哪些原因引起?它是否危险?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周歆平副主任医师介绍,血小板是人体重要的血液成分,主要作用是参与止血,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当血小板重度减少,可造成凝血功能下降,出血风险就会升高。“这种出血往往是自发性的,即在身体没有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出血,可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等浅表性黏膜出血,以及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脑出血等脏器出血。一旦发生脑出血,往往是致命性的。”

大部分血小板减少主要是

三种基本原因引起:

血小板生成减少,主要是骨髓造血系统出了问题,常见的就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有其他肿瘤转移到血液,或是严重的感染造成骨髓抑制,骨髓失去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消耗过多,往往跟一些疾病有关。大量血栓的形成,持续出血会过度消耗血小板。

血小板破坏过多,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可合并有血小板减少,还有一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也可造成血小板减少。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专家周郁鸿教授表示,从临床来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导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ITP虽然不是癌症,但很多患者的生活治疗比患癌症还差,因为就怕突发出血,令患者及家属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红斑狼疮到底是什么病?

和周海媚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一种疾病:红斑狼疮。网传早在1998年,她在拍戏途中停拍休息,被拍到前往一家专治红斑狼疮的医馆治病。



红斑狼疮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对身体有哪些损害?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易彩虹医生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最大特征是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而除皮肤损害以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变还可累及多脏器和系统,包括血液、肾脏、心脏、肺脏、胃肠道、神经器官等,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刚开始可表现为疲劳、发热、体重减轻、脱发、皮疹、手足遇凉后变白或变紫、反复口腔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经期出血不止、皮肤紫癜、血小板数下降、隐匿性的肾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尚不可治愈

15~30岁年轻女性高发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00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率居全球第二。迄今为止,系统性红斑狼疮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一经罹患便终身相伴,疾病易复发、复发与缓解交替,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15岁-30岁的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高发人群,年轻女性激素水平紊乱,携带易感性基因的就会容易得狼疮。”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巧定副主任医师介绍,目前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依旧不明,遗传、环境(紫外线、某些药物)、内分泌水平是较大的影响因素。此外,病毒、细菌感染也是一大诱因。

 “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服用激素药物,控制病情。而很多病人害怕服用激素药带来的副作用,擅自停药、减药,结果产生了更难以控制的影响。” 戴巧定说。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科朋介绍,  “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一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但也经常有患者因此失去生命。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发病前没有太明显的征兆,也许在患者失去意识、突然昏迷的前一刻,看上去一切正常。”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十几岁时就确诊了红斑狼疮,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没有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病情控制得非常不好。辗转来到我们医院时,心脏有缺血的情况,体表皮肤存在皮疹破溃,甚至有几处长期反复破溃,难以愈合,同时,CT还提示她的肺部存在慢性炎症,她就属于容易猝死的高危人群。”

这位患者收治入院的当晚,她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紧接着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当时判断属于红斑狼疮并发脑病。虽然医护人员发现及时,也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但患者还是在几个小时后死亡。

杨科朋强调,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突然的病情加重,大家不需要恐慌,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没有把疾病的活动度控制好。如果平时能够遵医嘱复查,接受规范的治疗,保持各项指标基本正常,那么就不需要担心此类极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