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风窗  ID|SouthReviews  作者|怜青  编辑|吴阳煜 

用3000元买了块不被看好的原石,结果开出价值2000万的翡翠,这是电视剧《黄金瞳》中的情节,也是“赌石”爱好者们每天都梦寐以求的场景。

如今,缅北部战火再燃,而那里是翡翠玉石矿产的重要出产地,不少商家以今后翡翠会更加稀缺为由头,进一步推高着翡翠热度,这也让“赌石”这种相对小众的行业,重新进入到大众视野。

石之美者为玉,当原石从翡翠矿坑中开采出来时,地质作用和漫长的时间,让这些石头表面包裹着一层特殊的风化外壳。持有者必须切开,才能确定它是不值钱的石头,还是价值不菲的翡翠。

这种花钱买下原石再切开的过程,与开盲盒有些相似,但其价格远高于盲盒,有点像是一掷千金的赌博,因此这一行为也被行业人士称为“赌石”。



◎ 《黄金瞳》剧照

将“赌石”与“诈骗”画上等号,或许有失公允,毕竟大量购买原石以期开出质地上佳的珍稀翡翠,确实是云南及缅甸等玉石产地的商贸传统。

瑞丽等边境小城,有不少人以玉石生意为生。通过玉石一夜暴富的故事,并非神话般遥不可及;但另一方面,不少别有用心之人也把“赌石”当成敛财的工具,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赌石”,有452条投诉内容,涉及大量主流直播或购物平台。

格调高雅的翡翠,大多见证的却是人性的贪欲。沉迷线上或线下“赌石”的人,要么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要么坚信自己才是那个被幸运女神眷顾之人,但由于监管难度过高而造成的行业混乱,让很多“赌石”之人,在没上“赌”桌前就已经输了。



 从无奈民谚到暴富传说 

“赌石”之所以名带“赌”字,也与其能提供类似“赌博”般刺激快感有关。李云是今年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收入不多的她,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购买“盲盒”。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开珍珠”的直播,在视频的那一端,只要用户支付最低数十元的价格,就可以让主播帮忙开蚌壳——至于里边是否能开出珍珠,则全凭运气。



◎ 玉石市场的直播|南风窗摄影记者 郭嘉亮摄

与“开盲盒”类似的快感,让李云很快迷上了看“开珍珠”直播。而当她刷到“赌石”的直播时,后者更大的刺激让她愈发着迷。李云认为,与开珍珠相比,金额动辄上万元的“赌石”明显更有意思:“开珍珠至少能确定蚌壳里一定是有珍珠的,只是品质好坏和数量多少而已,加上每次开的价格不高,通常不至于血本无归,但‘赌石’如果看走眼了,很可能切开的就是一块不值钱的石头。”

李云表示,自己只看不买,既因为自己手头并不宽裕,也不觉得自己有如此幸运。“就像看电影一样,反正我没体会过这种‘暴富’或‘割肉’的巨大心理变化,看看别人也挺有意思的。”

“赌石”提供的观感,或许不止于刺激,原石的神秘感与“赌石”成功的成就感,在心理上共同催生着“赌石”者们前赴后继加入其中。时间的力量为原石裹上了厚厚的外壳,仅凭肉眼,石与玉在外观上几无差别,配上行当里流传着“神仙难断寸玉”“金有价玉无价”等说法,更是为“赌石”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

无数自认为是天选之人者,都期待自己的“慧眼”,穿透原石那粗糙的外表,窥探那一抹令人神往的鲜绿,哪怕失败的代价很可能是“赌石”成瘾或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 “赌石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慧眼”,去窥探原石底下令人神往的鲜绿|南风窗摄影记者 郭嘉亮摄

在中缅边陲,“赌石”也被视为一种“传统”。民间有“穷走夷方急走场”的说法,意思是如果家里太穷,就可以去东南亚国家寻求致富的机会;而如果急需钱,那就只能去玉石场,看看有无靠“赌石”翻身的可能。

如果生活富足,谁愿意背井离乡,谁又愿意把身家性命压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上。讽刺的是,当地人这句满是无奈的民谚,反倒被投机者当成了至理名言,用以印证“赌石”能够暴富的可能。

2007年,号称“中国翡翠第一股”的A股上市公司东方金钰,其股票价格水涨船高,该公司实控人赵兴龙及其家族,也以27亿元的财富问鼎当年云南首富的宝座。媒体在报道赵兴龙的发家史时,不约而同提到了他因时常往来于泰缅等地,靠“赌石”赚下第一桶金的故事。



◎ 赵兴龙

值得一提的是,“赌石”起家的赵兴龙完成最初的财富积累后,反倒不再“赌石”,而是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创立企业并借壳上市。但公司最终还是在2021年以退市收场,落得“凭运气赢来的钱都会凭实力输掉”的结局。



 血色玉场 

国人对“赌石”和翡翠的推崇,让不少缅甸矿主和商人赚得盆满钵满。缅甸拥有世界上已探明最多的翡翠矿藏,主要集中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内,北纬25-26度、乌尤河和钦敦江的东西两侧,被称为“玉石场”的区域中,其中又以30英里长的帕敢场区最为知名。

尽管全世界70%以上的优质硬玉均产自缅甸,但这个坐在玉石山之上的国家,同样没能逃过资源诅咒。缅北地区多山,土地贫瘠,英国人在近代的入侵与历年的战乱,让这片本就不富裕的土地民生凋敝。几乎无休止的征战,也让这一地区混乱不堪,毒品、电诈、赌博、玉石,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



◎ 曼德勒玉石市场

以拥有缅甸最大玉石市场的曼德勒为例,一篇载于《宝石与宝石学(Gems&Gemology)》的文章称,三种颜色构成了这个城市——白色的海洛因、红色的宝石和绿色的翡翠。

与之类似的还有帕敢。因盛产玉石,各路商贾曾齐聚于此,让这座城镇有了“小香港”的美誉,但因过度开采,帕敢早已不复当年繁华。

与臭名昭著的鸦片和电诈相比,玉石生意看似温和,但背后同样隐藏暴力与血腥。在缅甸,玉石属于国家垄断资源,未经许可不得开采。从2010年开始,缅甸政府更是对翡翠资源进行了严格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可由于该国局势动荡,相关措施始终无法执行到位。

有环境保护组织在2015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缅甸玉石行业在2014年产值约为31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缅甸GDP的近一半,但几乎没有任何钱进入普通民众口袋中或国库。

在缅甸,挖玉并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工作,缅甸语中将这些人称为“也木西”(意为“捡石头的人”,也有未处理过的原石之意)。出生于缅甸腊戌的华人导演赵德胤,就曾以自己哥哥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拍出了两部讲述缅甸挖玉人生活的纪录片《挖玉石的人》和《翡翠之城》,镜头下的矿工令人唏嘘。



◎ 《翡翠之城》剧照

《时代》杂志估计,帕敢约有30万人是玉石矿工,他们挖出的石头都会被监工要求悉数上交,过于凄苦的生活,也让他们中不少人染上了毒瘾。

据环保新闻网站蒙加贝(Mongabay)统计,2015年至2022年间,单单是帕敢,就有500多人在山体滑坡中丧生。其中2015年和2020年的两次事故,遇难人数都在100人以上;今年8月,再次出现玉石矿区塌方,已确认有33人死亡。

恰如宝石学者理查德·休斯曾经所断言的那样,帕敢玉石贸易只有少数赢家和许多输家,赢家是少数富有的矿主,而输家则包括缅甸这个国家,和成千上万渴望找到哪怕一小块帝王翡翠的手工采矿者。

如此沾满血汗开采出来的原石,又岂会不分清楚成色后轻易贱卖呢?退一步说,即便真有这种“捡漏”的机会,在原石被用于直播前,还会经过公司和玉石商人等几层挑选,全都看走眼的机会又有多少呢?



◎ 《挖玉石的人》剧照

一位珠宝鉴定师在自媒体上表示,大多数的翡翠“赌石”,就好比从彩票站垃圾桶里刮完后重新涂好的废票里找机会,“但凡有一丝侥幸心理,都是对中缅两国万千翡翠从业者专业水平的极大侮辱”。



 赌石骗局争议不断 

当“赌石”不断“破圈”,围绕其而生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上以“赌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得信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孜孜不倦向读者传授“赌石”的“秘诀”;另一类则对“赌石”嗤之以鼻,认为大部分“赌石”都不过是一场精心准备的骗局。



◎ 玉石市场中招聘主播的广告|南风窗摄影记者 郭嘉亮摄

《外交学者》一篇文章指出,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在缅甸逐渐普及,曼德勒玉石市场聚集了大量来自中国尤其是云南边境小城瑞丽的商人,他们中有不少会在玉石市场直播拍卖原石。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多条关于“赌石”的投诉,内容大多是质疑直播间有托,以有好料子为由,诱导消费者私下转账“赌石”等。有媒体也曾曝光过,类似的“赌石”骗局,主播从不露面,连转账的截图都是假的。

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从业者揭秘过直播“赌石”商家的“千层套路”,称一些黑心商家甚至不用翡翠原石,而是用价格较低但通体发绿的东陵玉冒充。



◎ 直播“赌石”商家会用价格较低的原石冒充南风窗摄影记者 郭嘉亮摄

把东陵玉包裹上假的皮壳,故意漏出一块可供观测的“小窗”,在直播间昏暗的灯光和网络传输画质压缩下很难分清,但因为根本就不是翡翠,也不可能开出玉。看似公平的“赌”局,结局是布局者早已设计好的,一旦入局,“赌石”者就已经输了。

在线下,“赌石”甚至引发过刑事案件。2019年,云南某商人以8000万元的价格,将一块称是出自缅甸的18公斤翡翠原石卖给河北一名钢铁企业董事长。后者切开后,发现价值远达不到购买价格的零头,双方僵持未果后报警处理,卖方也因涉嫌诈骗被提起公诉。



◎ 涉案的“一号原石”

经检测,该玉石实际产地为危地马拉,市场价格在436万左右,这一案件也被称为“中国赌石第一案”。

当然,“赌石”赌的并不只有翡翠,曾在西北地区经营过玉石生意的海先生告诉《南风窗》,和田玉、昆仑玉甚至一些昂贵的木料等,都有人“赌”,只是知名度和规模不如翡翠罢了。



◎ “赌石”赌的并不只有翡翠|南风窗摄影记者 郭嘉亮摄

海先生坦陈,市面上90%以上的原石,都是不值钱的“石”,没有足够的经验,几乎不可能单凭运气,从海量的石料中淘到值钱货。然而,从他了解的情况来看,参与“赌石”的大多都是外行人,内行人并不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