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的首富是谁?


几年前,许多人脱口而出的答案可能是王思聪。对大众来说,这位高调的富二代可是80后里最著名的有钱人了。这几年,答案可能换成了张一鸣,只是,他掌管的公司尚未上市,首富的身价暂时只能靠估算。


一位低调的80后,可能会更早拿到这个身份——以更加清晰具体的数字。


近期有媒体报道,跨境电商公司SHEIN已经秘密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材料,预计此次IPO会将公司估值推高至900亿美元。一旦顺利,80后创始人许仰天就有望成为中国的80后首富。


可能也是大众最不熟悉的首富。


毕竟,许仰天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没有个人社交账号,甚至没有一张官方认证的个人照片。为数不多的公开信息只有:本科是国际贸易专业,在外贸公司做过SEO,后又创业卖婚纱。2015年,他搬到了服装产业链最发达的广东,并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SHEIN”,开启了快时尚巨头之旅。


当然,如同对待此前任何一次赴美上市传闻一样,SHEIN方面此次也没有予以回应。但,SHEIN在过去10年间已经完成9轮融资,加上最近中美双边关系的环境改善,诸多因素叠加,都让业内人士更加倾向于相信这个传闻。


不过,有些信息依然是模糊的。


比如身份。


在特定的历史与商业环境下,SHEIN早早开始淡化自己的中国公司身份,一方面对外宣称自己是国际化公司,一方面把企业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就连许仰天本人,也曾经被传出获得新加坡国籍。不过,SHEIN在面对外媒针对这个问题的询问时,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他确实居住在新加坡。


重重操作之下,真假莫辨。但不管怎样,一位山东淄博的80后,白手起家,创造出一家影响全球的跨境电商公司,这个故事本身,已经呼应了那句“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只是,“出门”迈到了哪一步,显然还有待讨论。


一、上市疑云


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SHEIN是个遥远的存在。不管是从页面语言还是图片风格,它满足的,显然是中国市场之外的客户需求和喜好。但广州的服装从业者和海外留学生都知道SHEIN的疯狂,从2020年疫情开始,这家企业开始迅速崛起,在美国,SHEIN的下载量多次超越亚马逊,估值早就超过了600亿美元。


最近,有报道称SHEIN已秘密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材料,此次赴美上市寻求估值或达900亿美元,甚至有投资人已收到路演邀请。


已经数不清这是SHEIN的第几次赴美上市传闻了。


早在2020年,SHEIN就传出上市消息,但官方很快否认。自此,SHEIN的IPO就陷入了罗生门:一次次被爆出,又一次次被否认。外界无法得知许仰天关于IPO的真实意图。上市消息是否真实,又为何搁浅,都成为了谜团。


2022年年初,又有报道称,SHEIN再次重启IPO,并且已聘请美国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负责IPO工作——这可能是许仰天成为80后首富的最好机会,那年4月,SHEIN完成F轮融资,估值超过千亿美金,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 X的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不过那次上市仍然没有下文,一年以后,SHEIN估值已经降到了660亿美元,缩水了约三分之一。


估值最高的时候不上市,是因为不想上市吗?


答案或许是不能上市。SHEIN一波三折的IPO历程背后,有两个关键命门:劳工权益和数据安全。而前者,被普遍认为是SHEIN去年搁置IPO的直接原因。


这是SHEIN从开始就埋下的一颗雷。SHEIN崛起的一个关键,在于其碾压欧美市场的性价比。2019年以后,全球经济进入新周期,消费降级成为一种不分地域和国籍的潮流。也是从2019年开始,国内出口增速从7.1%下滑到5%,又于2020年进一步下滑到4%。在这一背景下,当能提供大量订单的SHEIN出现以后,其议价权就不难想象了。


再加上国内发达的产业链支持,和欧美KOL的红利期,SHEIN得以实现极强的价格力。有数据显示,SHEIN的平均售价只有10美元。


但问题随之而来:SHEIN把自己的售价都压得这么狠,又有多少利润留给工厂,来保障工人的利益?


2021年,劳工观察组织Public Eye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SHEIN使用的部分工厂是不符合ESG标准的。2022年,英国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SHEIN Machine内部》披露,在SHEIN的工厂里,有的工人需要工作18小时才可以换班,每月只有一天休息日。


为了上市,SHEIN只能努力治理。在SHEIN的2022年ESG报告中的“实质性议题分析”图表中,“童工与强迫劳动”位在SHEIN最看重的6个ESG议题之首。


比起劳工待遇,另一项问题显然更加麻烦。 


有报道称,SHEIN也受到了新疆棉事件的影响,为了应对政策变化,SHEIN将部分原材料替代为了进口棉。


麻烦延续到了今年。今年上半年,SHEIN再次传出上市消息。到今年5月份,美国两党众议员致函证券监管机构,指有报道称中资快时尚品牌SHEIN使用新疆棉。议员在信中促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SHEIN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前,要求公司证明。


据外媒报道,今年10月,美国众议员Jennifer Wexton要求当局调查SHEIN,理由仍然是新疆棉。


二、身份谜团


这与SHEIN的国籍身份息息相关。


今年3月,周受资出席了美国国会举办的听证会,以“数据安全”等理由被指控长达近五个小时。这不只是TikTok自己的事,它向世人展示出来的,是那片笼罩在所有中国出海企业头上的乌云。


很快,乌云变成了雨点,砸向了SHEIN:今年4月,美国国会下属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 USCC)发布报告,认为跨境电商平台SHEIN及其他跨境电商存在数据安全、采购违规、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建议美国政府应保持警惕。


今年5月,媒体曝光了一封美国国会议员递交给SEC的公开信,公开信中,议员们指责了SHEIN“通过操控庞大的供应链,收集和利用消费者的大量数据,以满足不合理的市场需求”。


一定程度上,这是商业之外的难题。问题根本在于SHEIN的国籍。而许仰天的应对之策是:淡化它


其实真不用USCC和美国议员敲打,从一开始,敏锐的许仰天就做好了把SHEIN与中国公司身份做“切割”的准备。


早在2019年,SHEIN就在新加坡注册了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三年以后,路透社报道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SHEIN的运营主体。而此前SHEIN在国内的主要实体:南京领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已于2021年注销。


如今,SHEIN的官网根本没有中文版本,只有招商和招聘的官网才有中文。在官网介绍里,SHEIN用“全球时尚和生活方式电子零售商”来介绍自己,全篇没有提到“中国”。



种种调整之下,一个谜团也随之而来:SHEIN还是不是中国企业?


对于这个问题,SHEIN 的回应方式是:打太极


在彭博社报道SHEIN总部变更为新加坡企业以后,SHEIN官方曾作出回应,其中有一句:“中国是我们重要的中心,同时以本地化为目标我们在各核心市场也会设有中心,比如美国、新加坡等。”


在接受CNBC采访时,对于SHEIN是否是中国公司这个问题,SHEIN副董事长马塞洛·克劳尔的回复是“no idea”——仍然是两边不得罪。


在为数不多的媒体专访里,SHEIN也是以“亚洲公司”自称——既没有说自己是中国公司,也没有说自己是新加坡公司。


另一个谜团,是许仰天本人的国籍。在2022年SHEIN总部迁至新加坡的同时,也有消息称许仰天或已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在此前发布的胡润百富榜的名单中,许仰天的居住地已被标注为新加坡。不过这一传言遭到了SHEIN官方的否认,他们表示:“许仰天目前仍是中国公民。”不过,根据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只有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两年后,才有资格申请新加坡国籍,因此SHEIN的官方回应,似乎并不能完全平息甚至推翻“老板润了”的坊间讨论。


事实上,关于身份的这些谜团,是SHEIN在当下所需要的。它既希望规避中国公司身份带来的风险,同时又不想失去中国身份带来的好处。


三、前途


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许仰天,显然是极具野心的。


从刚毕业创立唯点公司开始,许仰天就几乎没做过国内市场的生意。加上如今的上市传闻与身份传闻,更加呼应了那句“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有无奈。特别是对于许仰天,他的成功几乎离不开中国。


无论是横扫欧美市场的低价,还是每天5000个新SKU,都受益于中国庞大的产业链、优质且廉价的货源、强大的互联网基建、庞大优质且高性价比的人才资源。


不过SHEIN和许仰天的风格就是“出门去”。继总部搬到新加坡,高管团队大量招募外籍人才后,SHEIN的供应链也在向海外搬迁。今年10月22日,SHEIN宣布加速巴西本土化进程,与巴西12个州的330家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此前,SHEIN已经成功在巴西推出首个本地生产系列产品。


但如果海外的供应链真这么好用,SHEIN可能就不会诞生在中国了。巴西的制造业禀赋并不占优势,数据显示,巴西制造业占GDP比重仅为10%左右。在服装方面,有数据显示,2022年巴西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总额同比2019年增长16%以上——巴西买了更多中国服装,SHEIN却跑到巴西建厂。


其实在国际产业链的变化之下,近些年中国不乏到海外建厂的企业,但前途并非一片坦途。在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厦门峰会上,匹克总经理许志华表示:“我们很多同行,到东南亚开厂,到越南开厂,目前来看,结果都不好。”他还表示“当地没供应链,没产业链,没配套。”相比越南,巴西的制造业占比更低,SHEIN想要复刻自己在中国的供应链同样困难。


许仰天复制不了中国的供应链,相反,中国的供应链却有机会复制出一个许仰天。


SHEIN已经碰到了强劲的对手。根据Second Measure的数据,Temu在美国的销售额在今年5月首次超过了专注于快时尚的SHEIN,超出幅度约20%。到9月,在美销售额已是SHEIN的两倍多。还有TikTok,第三方数据显示,在TikTok美国小店刚刚上线的9月份,单月美区全闭环小店的总交易额已达1.4亿美金。



这些对手显然已经给SHEIN带来了业绩压力,从2020年到2022年,SHEIN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了增速放缓。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反馈:2023年2月,SHEIN进行了新一轮20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变成了660亿美元,相比其估值巅峰时期的1000亿美金,少了三分之一。有媒体指出,无论是国内的供给,还是海外KOL的营销,都有机会被复刻。


当竞品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奋力追赶时,跑在前面的SHEIN,却不得不在奔向资本市场的路上,不断地去面对质疑,解决身份带来的麻烦。


做一家深度享受供应链红利的中国公司,还是做一家更方便拥抱全球市场的非中国公司,这可能是当下世界上最艰难的二选一,SHEIN或许也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真正的答案最终会在时间中揭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