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在工作选择上,经历很长时间内耗。


他学历比较高,面临选择多样。外资企业承诺干够几年提供北京户口、科技企业发展速度比较诱人,晋升机会多、还有个别国资投资企业,比较稳定。


这些看起来挺好,但他确定性极强,喜欢把未来一切规划好。比如:


再次跳槽,两年内要做到某职位、达到什么薪资水平;个人生活上,希望33岁可以结婚,还不能耽误工作,正是这种既要又要,让他纠结很久,我听着都脑袋大。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类似情况。


就像:朋友跟你说,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可待一段时间还是老样子。你在公司干够3年,就稳定了,结果还没两年,公司黄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种“画饼”的表现,画饼技术不分大小,别人给你画,你也会自己给自己画。之所以屡试屡爽,是因为“人喜欢基于未来看现在”。


01


这种凡事看未来的倾向,对选择有帮助吗?未必。为什么?不妨思考下:当谈及未来时,到底在谈什么?我觉得用五个字总结即:自洽的逻辑。


为什么?


人们在思考未来时,往往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情绪和信念四个因素来构建一个未来图景。


这个过程,是大脑处理信息的一种方式,意味着面对众多可能性,倾向选择那些与现有认知、情感状态相一致的情景。


比如说:


最近某人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功。他的大脑会因为积极经历,倾向于预期未来事业发展的同样顺利,他所积累的知识、经验都在告诉他,成功完全有可能。


同时,情绪会增强积极预期,信念系统会支持“只要付出就会有好结果”的观点。因此,规划未来职业道路时,他会不自觉地忽视遇到的困难,更多关注能够延续当前成功的机会。


这正是所谓的“自洽的逻辑”。


这个逻辑下,是大脑为了保持过去经验与未来预期的一致性,做出的选择,也是面对未来时,维持稳定,和连贯性的一种自然心理机制。


所以,知识、经验、情绪、信念这四个因素非常重要。它们一直按照顺序逐步影响着每个人。


不信你看:


出生到融入社会过程中,知识最早进入大脑。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梦想的重要性,你可能完全不能理解“梦想”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个概念,已经悄悄在大脑中扎根。


我还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说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时,我都不清楚科学家具体做什么。


正是这种早期接触的知识,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促使每个人都积极地探索未来。


进入大学,我们的认知开始经历新转变,这一点,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尤为清晰,我们倾听前辈们的建议,力求选择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希望尽量避免走弯路。


真正步入职场后,每个人开始根据实际经验,来调整对未来的期望。这时,你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想要的东西也开始发生变化。


我们想要的会变成:


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达到特定职位、赚更多钱、实现个人价值.....


这种转变标志着,第一次地为自我实现而努力,开始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然而,生活不会一帆风顺。


工作不顺利、职场PUA、繁熬夜、加班,难搞的KPI,时时刻刻影响着一个人状态,你的情绪会发生新变化,潜移默化改变了信念。


有的人机遇好,年轻有为做上了leader,对未来的追求感越来越强,有的不懂人情世故,加上原生家庭固守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现实谨慎。


最终,为了自洽,不得不再次调整目标,从而,对未来的幻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当谈及未来,实际在寻求自洽、确定感。源于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有序、可控性、以及明确目标的追求,一种安定预期,按照计划发展的感觉。


02


说白了,是一种强盗思维。什么意思?


以“我理解的”作为前提,做出极为不客观、不均衡的归因错误;就像,我觉得未来那样,是我想要的,所以,我现在这样做肯定没错。


讲个故事:


2017年,有个美国记者去采访希腊前财政部长。


他对中国在希腊修建、租赁港口行为表示担忧,他认为会导致希腊对中国产生依赖。然而,希腊前财政部长的回答颇具启发性。


他提到,美国过去也曾租赁过希腊港口,只有中国实现了与希腊的互利互赢。


也就是说,这位记者眼中,美国投资、租赁港口似乎在帮助当地,被视为对当地有利行为;相反地,中国进行同样投资、租赁时,却被认为在捆绑当地,对当地不利。


这种区别逻辑在,一个行为好坏,取决于“谁在进行”这一行为,而不是“行为本身的性质或结果”。


换言之:当你拥有某种优势或经验时,你会倾向于只从自己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就像,有意歪曲事情的真相,目的只为自己能得到更多好处。


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双重标准。


只要某件事对我有利,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行动,因为我认为这样对我有好处,符合自己的预期和愿望。


核心是,一种效率和利益的追求,我如何能够以最小努力获得最大收益,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再换个角度:


大家可能都听过该段子。中国一位老太太经过一生奋斗,攒够钱,搬进梦想的大房子中;在美国,另一位老太太经过一生奋斗,还清了贷款,她在这座房子里住了一辈子。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早买房,早享受大房子的生活更好,还是把房贷还清了,再搬进去更明智?


如果把这个话题搬到辩论赛上,肯定能引起热烈讨论。


大家都有强盗思维在里面。


如果觉得先住进去更好,肯定会选择贷款买房。但付首付拮据的人一定会想,自己都过不好,买了后住大房子更不安心。


你看,任何一种结果必须要自洽、这种自洽是“我觉得怎样就怎样,不管别人怎么想。问题是,一旦别人的看法被硬塞到你脑子里,你就会痛苦不堪。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担忧。


担忧生病,考试不合格、找不到对象、结婚后压力大,一切潜在跟自己有关的都会发愁,最可笑的是,一些不相关的也会担忧。


比如:


担心无法达到领导要求,会失去工作;一旦失去工作,又怕找不到新工作。


事实上,担忧和不担忧,对事情结果并没有实质性影响。那些注定要发生的事,还会发生,不会发生的事,不论怎么样也不会出现。


话说回来,如果事情真发生了,你之前所有美好时光都浪费在无谓担忧上,如果事情没有发生,那么,之前的担忧更是白费了。


这些被别人强塞进自我大脑的内容,是别人的自洽和对未来的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最关键的“中间部分”。


我们应该思考:


到底多大房子,才能满足生活需求?买不起大房子,租房子是否是一种可行选择?当前工作不满意,究竟应该寻找怎么样的工作,才能感到满意。


所以,那些看着对你有好处的事,最后未必真有好处。我们应时刻注意,我认为对自己有益的事,真的有利吗?还是别人为了塞给我,徒增烦恼的。这是跳出强盗逻辑第一步。


03


通用电气前高管伊恩·威尔逊 (Ian H.Wilson)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你所有知识都是关于过去的,你所有决策都是关于未来的,不管你考虑的未来有多美好,它都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第二步,就得保证选择是确定的,不是透支的。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不想上班,未来想开一家咖啡店。可目前手里资金并不充裕,于是,你选择一条冒险的道路——用所有积蓄加上贷款来开这家店。


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反应,和个人经营能力。你把现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计划中,正是一种透支行为。


如果你选择先在一家咖啡店工作,积累一些实际经验又攒一些资金,然后再考虑开自己的店,这是一种更为谨慎的打折做法。


打折,更注重可行性,减少了风险,也为想要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单来说:


透支未来像一种冒险。你用有限的现有资源去赌未来可能会怎样,这充满不确定性。因为你不能完全掌控事情走向,往往需要依靠外力来实现目标。


与之相对,打折则是一种更实际的方法。当你意识到目标无法完全实现时,你会选择一个中间方案,以求部分成功。


两者区别是,透支行为更多地侧重于冒险和依赖外部因素,而打折则着眼于现实情况和潜在的挑战。透支是一种投机行为,而打折则是一种“妥协和让步”。


注意,做出选择时,感性和理性总是共同起作用。感性关联着情感直觉,理性则涉及到包容力和承受能力。现实中,绝多数人会被理性忽悠,做着“透支”的事。


比如:


买房。将自己和老家所有积蓄,甚至未来收入都投入其中,孤注一掷,还要过度贷款,总想着未来某个时间点,房价上涨,能弥补初始投入。


现实是,个人没有足够增值潜力来应对这种投资,最后把自己套牢进去,面对巨大贷款压力,啥都不敢做。


创业。基本道理都理解,知道应该遵循市场最小可行产品(MVP)原则逐步发展。


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耐心,一上来就投入所有精力、财力。你以为“全部梭哈”能大力出奇迹,最后却带来反向结果。


职业发展也是。许多人明白,随着年龄增长,应该早点规划职业路径,因为一旦失业,再找机会越来越难。


可现实就是,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期待未来有所转机、掉个馅饼。这都是外部信息制造的混乱,看似理性,实则感性。


04‍


想改变这种没啥效果的“假未来”讨论,就要有一套原则,来指导现在的行动。那么,怎么知道对未来的期望能不能实现?


你肯定会说:“注重当下”,没错,这很重要。但我觉得,还有四个原则:


1. 强关联的


当考虑未来时,要确保你说的未来,与当前生活、工作和环境紧密相关。这种强关联性,能够确保讨论和所得计划,不脱离现实。


比如,你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你对未来的思考,应该与目前工作、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关联性越强,能够得到的见解和价值就越大。


也就说,你得知道某个模块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希望什么时候出现。有具体想法,再去请教那些“近期”已经实现此类目标的人,不要太宏观。


2. 脚踏实地


拥有强关联,你还要远离假太空,这一点原则在任何事情上都成立,无数次历史和事实证明,脚踏实地是产出结果最好、最快的方式。


类似于,假设有一个技术从业者,在当前行业工作多年,现在想要进行职业生涯第二次跳跃,打算探索新领域、新角色。


这种情况下,脚踏实地意味着,在转变之前仔细评估自己的技能、经验,了解即将进入的新领域,并考虑转变可能带来的收入变化。


如果请教别人,对方跟你讨论10年后行业趋势、格局,这种讨论很“假太空”,对当前做决策没有实际帮助,反而使你在选择时陷入困境。


需要明确的是,宏观思考关注实际发生、已经发生的事情,假太空完全是正确的废话,看起来有道理,很有诚意,实际一点意义没有。


3. 短期结果


你可能听过“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当一件事情有结果产出时,才会提高你的思考质量。基于未来看现在同理,也就说:你再怎么规划,也都存在积小为大的过程。


以一个简单例子说明:


目标瘦15斤,可以算作一个未来的规划吧。当开始看到短期的锻炼成果,比如体重轻微下降、肌肉线条初步显现时,这些成果反过来会激励你更加专注于锻炼。


如果一味地锻炼,不关注短期成果,很快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很多人担心,未来计划过于宏大,怎么实现就成了一个难题。


这时候,你可能会寻求他人的建议,但是,你去请教别人时,所有信息不能全部接受,要分步骤、有逻辑支撑的去验证。


过程中你会发现,大部分人给到你的,只是一拍脑门,凭空出现的结论。你能做到这一步,即使再宏观的未来计划,也有清晰的路径出现。


4. 反复谈论


第一次做某事,很难把它做好。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几十次做时,就会变得格外简单。难道是这件事难度变了吗?并没有。


变的是潜在熟练度和知识储备。一开始对大脑来说,它陌生无法识别,刺激次数多了,它就变成可识别的了。大脑中,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结果储备,就能越来越容易举一反三,辨别结果是否有效。


而且反复谈论还有一个好处,熟练度积累后,会设别新的信息要素,甚至在不断的思考中,形成一套实现未来变化新方法。


所以,当思考未来时,应该从心里问,我在思考关于未来的哪个模块,目的是什么?假设为了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四条应该能帮到你。


再次提醒的是,任何一个关于未来的设想,都是一套自洽逻辑,自洽中一定会考虑个人利益(不至于金钱),行动时,别忘了想想你是孤注一掷,还是减少了风险,注重可行性。


总结


未来,藏在今天里。


很多事情并不遥远,我们把它想的太抽象,也就变得遥不可及,你的思路,总在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中打转,是没办法前进的,揪出来,把它量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