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爸妈手里的手机。”
“爸爸,你工作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可以买你一个小时来陪我吗?”
“我什么都有了,可你不觉得,我唯一没有的就是你吗?”
面对孩子被陪伴的渴望,家长们也常常陷入矛盾和困扰:
“每天工作实在太忙了,给他赚钱不比陪他更重要吗?”
“我家孩子太粘人了,永远陪不够”,“我一直都陪着她,但她好像依然不满意”
……
那么,父母陪伴到底重不重要,该怎么陪伴才能事半功倍,父母陪伴需要注意哪些特别事项?这么看,陪伴孩子是一件技术活。
一、父母陪伴到底重不重要?
答案是肯定的。某种程度来讲,对孩子来说,拥有足够好的父母陪伴,就意味着拥有了一种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Coleman, 1988)认为,社会资本蕴藏于个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中,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则获得更好发展的可能性越大。
父母花费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为孩子生活的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及与孩子产生情感联结,于孩子而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并在孩子健康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地,父母陪伴缺失反映了孩子可享受的温暖和支持等社会资本的减少,从而给孩子的发展带来风险(邓林园等, 2018)。
实证研究也支持了父母陪伴的价值:
(1)父母陪伴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完成学业
研究表明,父母陪伴与孩子的学业发展密切关联(冯丽, 2011)。父母在陪伴孩子方面付出的耐心和努力,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良好榜样,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和坚定信心,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作业(陈雪飞, 2016)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Gan & Bilige, 2019)。
(2)父母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
父母陪伴对孩子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促进作用(李海英等, 2014)。孩子在父母陪伴中感受到接纳、关爱、呵护和指引等正向响应,这有助于他们逐渐形成对自我价值的正面评价(邓林园等, 2016)和对世界的安全感(如他人是值得信任的; 李运莉, 2021),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即便孩子成年之后,先前父母陪伴的影响依然存在
儿童青少年期获得父母较多陪伴的孩子,成年后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张梓英等, 2022)。而在儿童青少年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成年后的心理韧性水平更低,以及出现心理病理症状(如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的可能性更高(杨雪岭等, 2014)。
二、父母陪伴常存在哪些需改善的问题?
父母陪伴如此重要,然而在当前家庭教育实践中,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存在许多问题:
1. 父母陪伴流于形式,出现“陪而不伴”的现象
许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并非全身心投入,往往同时进行其他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有47.6%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同时进行着家务劳动,有38.4%的父母经常刷朋友圈和微博,有33.85%的父母选择看书,甚至有15.45%的父母戴上耳机听音乐。父母虽然与孩子同处一个空间,但很少了解和回应孩子的需要,从而导致陪伴流于形式,出现“陪而不伴”的现象。
▷ 图1 | 父母陪伴孩子时同时进行的活动
2. 母亲陪伴占据主导,父亲陪伴缺失或“隐形”
陈彦如和姜德君(2020)以小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以母亲陪伴为主导的家庭占66.79%,而以父亲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仅占20.14%。《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调查数据呈现了相似的结果,发现母亲陪伴为主导的家庭占55.8%,父亲和母亲陪伴一样多的家庭占16.5%,而以父亲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仅占12.6%。
▷ 图2 | 父亲和母亲分别陪伴孩子的情况
▷ 表1 | 父亲、母亲陪伴不同维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均值(彭正秀等, 2022)
三、父母如何科学地陪伴孩子?
针对当前父母陪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各位父母参考:
1. 提高陪伴的计划性和专注度
一方面,提高陪伴的计划性。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彼此认可和接受的陪伴时间表,确保大家知晓何时能够共度时光。可以商定家庭聚会传统,例如每周一次家庭游戏夜、一起准备烧烤、安排爬山、去游乐园等。
另一方面,提高陪伴的专注度。共同设定和遵循“无干扰原则”,例如把手机等电子产品放置一边,确保大家投入到对话和互动中。以及陪伴的专注度还体现在,陪伴过程中父母主动询问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多地了解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2. 父亲母亲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增强父亲在陪伴孩子中的投入,避免父亲陪伴和母亲陪伴的严重失衡,双方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方面,母亲可以积极鼓励父亲陪伴孩子,确保父亲有机会参与到与孩子有关的计划和活动中。例如,在与孩子讨论学校学习、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和家庭规则等话题时,邀请父亲参与其中,发表看法和提出建议。
另一方面,父亲应主动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承担起陪伴的责任。例如,积极规划专门的父亲陪伴时间,承担特定任务和生活照料,或组织能够发挥父亲优势的亲子活动(如户外活动),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增强父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结。
3. 随孩子的成长调整陪伴方式
从小学步入初中意味着孩子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父母应灵活适应孩子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陪伴方式。需要注意: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空间不等于减少陪伴或以保障物质生活的养育陪伴为主。研究发现,无论在哪个阶段,情感陪伴都是正向预测孩子发展结果的稳定因素(邓林园等, 2018; 彭正秀等, 2022)。因此,父母在尊重孩子独立自主成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多多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和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等,确保家庭充满爱和支持。
另外,父母陪伴更应去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部动机。例如,小学阶段父母陪伴可能表现为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等,到了初中阶段父母陪伴可以调整为与孩子讨论当前学校教育与未来发展的关联,以激发孩子向上生长的内部动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像不断存入孩子成长账户的资产,保护和滋养着孩子的未来。然而,陪伴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大家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陈雪飞. (2016). 父母陪伴与小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35(4), 116-119.
陈彦如 & 姜德君. (2020). 父母陪伴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策略——以枣庄市某区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例. 科教导刊, (21), 191-192.
邓林园, 李蓓蕾, 靳佩佩, & 许睿. (2017). 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城市与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 教育学报, 13(5), 71-78.
邓林园, 张玉, & 李蓓蕾. (2018). 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 教育科学研究, (4), 61-66.
冯丽. (2011). 父母陪伴与小学生自我意识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海英, 郭菲, 黄峥, & 陈祉妍. (2014). 课外时间分配与父母陪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2), 357-361.
李运莉. (2021). 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彭正秀, 姚继军, & 周世科. (2022). 父母陪伴方式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省域内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础教育, (1), 32-42+62.
平安人寿等机构. (2017). 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1227/c1004-29732248.html
杨雪岭, 冯现刚, & 崔梓天. (2014).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3), 227-233.
张梓英, 付立忠, & 王婧. (2022). 童年期父母陪伴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月刊, 23(17). 23-26.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95-S120.
Gan, Y. & Bilige, S. (2019).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home-based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7(12), 1-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许睿,责编:刘祥宇,编辑:甄卓,美编:卢思伶,图片资料来源:《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