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人来说,这是个可以悲观,但也可以乐观的当下(注:文中“商业”指商业地产项目)


悲观在于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感。相比前些年那些看得到路径和笃定的年头里,当下很多的决策打上了问号,很多的项目也在犹豫试探。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操盘者还是团队,谁都不愿意冒着风险向前走,速度放慢了许多。


而乐观的点在于市场在停滞和转型的过程中,又变成了可以重新洗牌的“浑水”。行业里依然充斥着各种信息和认知的不对称,依然有许多新的机遇可以去抓住。


当然,这更是一个考验这些新商业人的时代,市场前沿的变化永远领先于观察和分析。


而如何在纷繁错乱的环境里做判断,需要的不只是各种信息和建议,也不是去关注模仿他人的选择;而是要拥有自己的,基于真实价值的信念和思维结构,时刻调整对各种事物的准则。


也因此,再来聊聊关于新商业人的成长。


这不是说教,更不是要好为人师,而是来自于同为商业人的坦诚。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对所有的人和事,去掉滤镜


是的,去滤镜、去光环、“去美颜”......因为我们这个行业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增加这些附加值;而要想看得清楚事实真相,就应该有去掉这些所有附着之物的能力,要能主动祛魅。


不得不说这很难。每一个入行的新商业人,对于行业的种种事情,大家都会有一种学习,膜拜,迷信、甚至焦虑的心态,听风就是雨;一会这个项目突然爆了,一会那个品牌突然就刷屏了,什么城市又有一个“非标新物种”云云,国外又做出了什么“网红商业”......大家都会忍不住一拥而上,恨不得把同样的设计团队,类似的品牌组合照搬过来,甚至想直接去挖这些项目的人,把这些新玩法都奉为圭臬,刻舟求剑。


这种事情是不是很常见?


但事实上,这些状况,很可能都是滤镜叠得太深的结果。在社交媒体爆炸的环境里,任何新的商业场景、新的内容都会带来影响力与传播,再经过无数的添油加醋,很容易让我们失去一些真实的判断,新的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爆”的也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当然,大概率也不是适合自己项目和品牌的。


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要有去滤镜的能力,明白真正发生的事实是什么。


每一个创新项目都是一次难得的市场实践。再直白一点,是别人在花钱来尝试这个新的市场趋势,同样市场会给到真实反馈: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客流租金营业额,而有些又是定性的,到底吸引的是怎样的消费者,大家为什么喜欢这里,出于什么动机会消费,以及不停地带朋友来消费,而基于真实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才具有意义;同样,找到项目的直接间接参与者,聊聊起因、动机、逻辑和方法,再加上个人的分辨与思考,也能获得难得可贵的“一手经验”,这些才是去滤镜的能力。


而对人则更需要如此。


坦白讲,在行业里是个人均“总裁总监各种总、主理人创始人”五花八门身份泛滥的年代,大家都会觉得顶着一个看起来挺高的Title好谈事儿,但事实上造成了这些头衔的严重贬值,含金量很难去评判;这也容易造成新商业人沟通中的误解,到底该用什么方式去沟通,去接待,常常也闹出许多笑话,和不必要的成本。


解决的方法,还是要有去掉这些光环和身份的意识,看到实质。在身份之下,看这个人的逻辑、思路、观念,看作品,看内容,看具体项目,看究竟在负责什么,能够影响什么,拥有什么资源与决策能力。


就个人感受而言,真正的“狠人”常常在水面之下,是没有太多过场的,在遇到他之前就可以“闻其名”,大致就能通过其所做的事去判断,不需要太多虚名头衔去解释什么。


二、“甲乙丙方”思维的并重


在传统关系里,每一方都有长板有短板,更有惯性。


甲方思维最容易陷入的坑,可以叫做“甲方本位主义”。或许从表面来看,甲方往往是出钱的一方,规模更大资源更雄厚,更有话语权,但这种强势地位不代表在真实市场中就占优势。


不得不说,在大多数甲方工作内容里,近乎七八成的时间都在解决内部沟通问题,说服上级说服公司去决策,很容易在体系内部的决策逻辑中绕来绕去,这也注定大多数甲方容易缺乏对真实市场价值的关注理解,想当然地做出误判,陷入自娱自乐,浪费平台资源。


而乙方思维最容易一叶障目,思考点容易陷在自己眼前的一小块的业务和利益,而难以窥见全貌,只有业务思维缺乏结果思维,只对交出去的PPT负责,只对具体的指标负责,但难以为项目和市场来整体思考,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


是啊,越来越要求甲方像乙方一样反观自己,也要求乙方能够“格局打开”,也要求乙方回到价值本质,以解决问题为主,而非只考虑自己;又或者说,甲乙方思维在如今都已经是个过时的概念,角度本身没有什么预设立场,重要的还是在于创造价值,如何从各自身份出发来创造。


这是个没有信息差,只有认知差的时代。身处行业,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去获得大量信息,品牌的联系方式,项目的前因后果,各种新的商业资讯......但是区别在于认知和判断,到底什么项目是值得做的,什么人和团队是应该合作的,什么样的内容又是需要去获得的,在这种环境里,最不应该被角度和身份所局限,而去直指价值的核心。


举一个例子。


就像当下的招商行为。如今的招商,还会像当年一样是类似销售的体力活吗?是需要不停地加微信打电话来生拉硬拽,出条件忽悠别人来吗?在不少品牌眼里,招商的邀约沟通甚至都堪比“电诈”一般烦人。不得不说在这个环节里,执行的勤奋永远解决不了思考的单薄。


在当下,招商需要了解品牌一定要超出了解自己的项目,需要先去理解品牌自身的需求,甚至为品牌去想清楚在这里拓店合作的逻辑,基于这样的前提,才可能有真正准确的招商策划,让一切的品牌组合不是幻想,而是真正可能做到的事实,为品牌做好他们喜欢和适合的场,完成精准招商。


三、什么是对新商业人成长有价值的?


好的项目机会是。


的确,项目机会的价值甚至要超过能力价值,尤其是一些新的快的商业项目,一些逻辑独特、解决疑难杂症的商业,比如各种非标的城市更新,比如针对某种垂直定位的主题商业,不管是重奢、潮流、户外等等,越独特越鲜明,就越有乐趣和干货,毕竟未来这样的项目只会越来越多。


并且这其中的价值会着重体现在筹开的过程中,感受一个项目从定位PPT走向真实呈现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感受下行业里的人情冷暖,从“爱答不理”走到最后“高攀不起”的历程,当然,也不一定这个项目非要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


是的,要相信做过和没做过是有本质区别的,看热闹和身处其中更是感受不同,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在最快的时间里,尽可能经历多一些的失败曲折挫折,或是成功,于个人而言都是好事。


“跟对人”是有价值的。


这是个赤裸裸摆在眼前的捷径,跟对人,在职业生涯初期获得他人十几年行业经历沉淀下来的养分,无数个细节,沟通方式,以至于是思考逻辑,原则准则,实实在在地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不用非要自己去踩坑去盲猜,更能接近行业价值的核心。


当然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如何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跟?看人品,看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能不能承担市场角度的责任,对结果负责,不去摆架子,愿不愿意和你说点“人间真实”,是否对你坦诚,一方面可以和你分享商业好玩儿的一面,但也不避讳聊行业里的阴影,摆不上台面的那些事儿。


这样的人如今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不一定是看起来光鲜的平台和头衔,也与年龄无关,可能是某个创业小团队的Leader,是名不见经传的项目总,甚至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但一定自己成过事,能跟对,就是职业的幸运。


会玩、会消费、会花钱、会“装腔”一样是有价值的。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会”而不是“乱”,商业的背后就是消费主义,那么如何消费这门学问,也和做商业的能力息息相关。


做任何行业的前提,都是需要你对这个行业有足够丰富的理解,而对于商业,首先是要成为一个好的消费者,听说过、见识过、体验过、消费过,有最直接的“商业体感”至少不会陌生,聊起品牌来才能自洽和有代入感。


当然,更希望你能始终有强烈的消费欲,有事没事就在上海、在国外去逛各种小街道和小店,热衷于打卡和探店,这说明有好奇心,感官敏锐,接受度大,任何一个新开出来的品牌和商业都手到擒来,做的商业自然也不会差。


但如果说最终有价值的是什么?抱歉这里又要老生常谈,我觉得还是深度思考,因为商业逻辑永远大于商业知识,无一例外。


越是一个处在经济转型,世代交替,有点“浑水摸鱼”的行业现状里,思考就越是重要,因为在这个环境下,许多过往的模式、经验、路径都在发生内在改变,资讯观察和分析,都很难赶得上市场一线发生的变化。如今的商业越来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根据新现象所进行的深度思考、表达,才对当下的行业现实有实践意义。


而且,这个逻辑也早就超出行业范围。它已经延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只知道商业地产那点事已经远远不够了。要理解新的传播特点,知道这些新锐品牌是如何产生和兴起的,要明白这些创始人主理人为什么要做这些品牌产品,他们又想去开怎样的店;要去对内容敏感,不论线上线下,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传统的,也要有审美和设计思维,并最终链接到对当下的社会关注,对大众心理和时代情绪有感受,因为这些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会作用在线下商业里


同样,不要把这些当作学问和功课,而是希望我们永远都有对商业开放包容的好奇心,这才是商业人持久成长的心力。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作者:佐夫Z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