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菲律宾空军搞出来一个大新闻,称其装备的韩国FA-50教练/战斗机,在军演中成功“击落”美国空军第154联队一架F-22A隐身战机。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尽管美制F-22A这几年颓势明显,陈旧的航电架构使得其在面对F-35和歼-20系列时,难掩落后之色,但被一架第三代技术标准,并且是战斗、教练两用的战机“击败”,还是令人难以置信。而当仔细研究一下菲律宾方面展出的所谓“现场战斗机平显图片”,疑惑就更多了。



▲《观察者网》的相关报道


首先,菲律宾空军在今年恢复了和美国空军的“雷霆对抗”军演(1991年中断至2022年),美国空军先后出动部署在日本的F-16C/D,以及部署在夏威夷的F-22A,飞抵菲律宾参加。其中后者是下半场,具体时间是今年7月份,换句话说,FA-50“击落”F-22A发生在3个多月之前,如今才被爆出来,这可不太符合菲律宾方面的行事风格。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大,真正的疑点,在那张菲律宾公开展示的平显截图上。从“Fox2”这句操作术语来说,是指FA-50发射导弹“击落”F-22A。然而,从平显截图来看,大量雷达显示数据缺失,像目标接近速率、雷达测距、目标方向指示等关键信息都未显示,这说明要么雷达没开机,要么就是实际数据距离“锁定”差距太大不予显示。



▲菲律宾方面公开的本机平显截图


如果再注意截图最中心的菱形点(格斗弹导引头符号),距离目标很远,那么可以很确定的说,截图时刻FA-50不可能发射导弹“击落”F-22A。另一种可能是航炮,特别是EEGS包线(即图片上方,F-22A机身两侧的弧线)已经套上F-22A,似乎只要开炮就能将其“击落”,不少观点也这么认为,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EEGS包线只是航炮预瞄的一小部分,最关键的一部分根本没有出现在平显中——算上提前量的开炮准心不见了(那个十字符号是机头指向标志,不是准心)。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当时F-22A的飞行速率较快,过载应该不低于4G,F/A-50的EEGS包线套上F-22A后,开炮准心超过了平显范围(就像枪口瞄准了敌人,但距离超过子弹射程),这也能叫“判定击中”?



▲F-22A的机动性相当不错

最后,不妨来看一下其他数据,左上角的“1.4”是本机飞行过载,即1.4G,对于近距飞行格斗来说,这是非常不理想的数据,更不可能在近距格斗中使用机炮有效攻击过载4G以上的F-22A。大圆弧开口向右上方(这是天空方向),表明本机正在左倾,略带仰角,这同样和报道中的“右转”口令不符。综上所述,就这张截图来说,其无论从哪个方向都不符合“击落”F-22A的有效判定。或许是菲律宾方面在军演结束后,复盘时扒出了这一瞬间,在半知半解的宣传人员操作下,出现了这令人惊讶的滑稽一幕。也有可能是真的发生了“击落”F-22A的一幕,只不过配图错误,或者干脆就没有配实际截图(毕竟能识别具体数据的普通人并不多)。



▲现代隐身战斗机不会轻易介入进距格斗之中

再退一步说,即使菲律宾FA-50真的在近距格斗中“击落”了F-22A,这也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战绩。从图片来看,F-22A是在翼下挂载副油箱的情况下参与军演,这不仅意味着机动性能大幅削弱,也导致隐身性能被彻底破坏(不管是从哪个方向)。FA-50是韩国在洛马支持下,基于F-16捣鼓出来的战斗、教练型装备,低速操作性好是必然的(这对于教练机来说是基本功)。在F-22A优势被大幅削弱的情况下,FA-50在优势区间“获胜”,只具有教练意义。毕竟,在实战中可没有哪一架隐身战机,会放弃自己的隐身和远程射击优势,非要和对手来一场近距离的“空中决斗”。即使不考虑预警机、地面雷达等辅助装备,隐身战机也完全可以在几十千米的优势距离上,凭借自己隐身很难被发现,而对手很容易被发现的单向信息优势,使用中距空空导弹从容猎杀。



▲韩国FA-50原本是作为教练机开发

事实上,即使在美国空军的内部演习中,F-22A也依然是非常难缠的对手,F-15/16完全不是其对手,双方队伍的交换比高的可怕,甚至连F-35和F-22A的对抗,也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到目前为止,美军公开承认的F-22A一对一落败击落,依然只有EA-18G电子战机。后者凭借其强大的电磁破坏能力,摧毁了F-22A的雷达和电磁优势,最终才在机首缀上了一个标志(“击落”记录),现代战场上电磁优势的意义,可见一斑。



▲因为“击落”F-22A而获得殊荣的那架EA-18G电子战机


就FA-50“击落”F-22A这件事本身来说,韩国大概是最乐于见到的,毕竟这可算是对其FA-50性能的最好宣传,对未来销售大有裨益。因此,这件事情的真假,也可以通过日后韩国方面的动作来判断,如果其真的大肆对外宣传,那么最起码这件事情是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尽管在宣传中不会提到这一点),反之,就是菲律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就目前来看,韩国大概是没有这个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