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2023年诺贝尔奖,在自然科学领域,整个亚洲都没有一个人得奖。
亚洲获得诺贝尔奖次数最多的国家还是日本。
到2022年,日本共有29人获得诺贝尔奖。
这个成绩,在全球排到了第7位。
而这29个日本获奖者中,包括物理学奖12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3人、和平奖1人。
全球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10个国家
曾经有朋友就纳闷,在网上看到不少视频,觉得日本学校管得挺宽松。
但日本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上,好像还真有两把刷子。
一、已推行近7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日本虽是弹丸之地,但它的经济总量却一度排名全球第2,直到2009年才被中国超越。
2022年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
有人说,引导日本经济走向强盛的根本,是日本将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对教育在历史上就十分重视。
比如,早在四百多年前的中国明朝时期,日本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寺子屋教育”。
“寺子屋教育”,就是在寺院里开办的教育。
当时,日本寺院里的和尚,把捐来的香火钱,很多投入到教育上了。
寺子屋教育培养的,可不是当官的人才,而是一种全民的素质。
参加“寺子屋教育”,也没有什么门槛,不管有钱还是没钱,身份高低贵贱,都能来。
正是“寺子屋教育”,让那个时代的日本人识字率高达45%,也为后来日本的工业化改革培养了第一代高素质的优秀工人。
到了1912年,上过学的日本孩子,更是达到了98.2%的比例。
二战,日本惨败,百废待兴。
随后,日本推出九年义务教育,到了1953年,普及率就达到了99%。
背后的关键是舍得砸钱。
1965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就占到了国家预算总支出的34.88%。
而美国也不过29.97%,法国18.8%,英国18.7%。
到了1971年,日本教育经费占比又上升到39.16%。
教育投入带来的改变也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人才的加持,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也就有了保障,甚至保持了连续20年,每年增长10%左右的惊人成绩。
1952-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
到了1968年,日本GDP总量,升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第2位。
日本人,成为了世界上的有钱人。
二、“宽松教育”的帽子
然而,在日本越来越有钱的同时,上世纪70年代那波日本婴儿潮也跟着来了。
按说,婴儿潮也是一种人口红利,是好事儿。
但在教育领域,很多家长很快就发现,婴儿潮的快速到来,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少。
于是,为了争夺好的资源,让自己孩子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家庭又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课外补习班上。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可以维持,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只能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而同时,考试舞弊、录取黑幕等现象也随之而起。
于是,“减负”浪潮响彻日本。
家长们喊着减负,教育学家们也真给出了回应,他们在做了如何让教育适应经济的相关讨论之后,也提出了“教育减负”。
这就是1976年,所谓主导日本基础教育30年方针标志的“宽松教育”。
降低教学大纲的标准(缩减课本)、减少规定学时和公立学校去重点化。
还有学生报考公立中学不能填学校志愿,只能按片区随机入学等政策。
到了2002年,日本又一次全面推行“宽松教育”的理念。
这一次,“宽松”的范围更大了,包括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等。
可能是这一次“宽松”的幅度有点大,于是,有人把“平成废物”的帽子,扣在了“宽松教育”上。
说是这样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平成废物”。
“平成废物”,说的是日本平成时代(1989—2019年)的年轻人,及时行乐、纵情当下,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三米内的事儿”,不关心明天和未来,不想工作,不愿奋斗,只能靠幻想解决的问题,绝不付诸实践。
“平成废物”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宽松教育”,没有谁来给定性。
而日本“宽松教育”的本意,是想逐步减少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
但事实是,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内容是减少了,但好的学校资源竞争却越来越激烈。
公立学校的确实行了“宽松教育”,但到升学考试,要竞争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更多的学生不得已投向“学习塾”,也就是课外补习班。
于是,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又在2016年宣布“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方向发展。
然而,尽管几经修改,但日本的教育改革也始终没走出减负、宽松的基调。
事实上,日本的教育,真的减负和宽松了吗?
三、你选择宽松,但富人却更拼
在日本,真正把“宽松教育”执行得很彻底的,是公立学校。
“宽松教育”,光听这名字,就让人很松弛。
在“宽松教育”的公立学校,不用早出晚归。
早上9点来就不晚,下午3点半,就已经下课了,而且下午社团活动占大部分时间,也就是说,不用努力看书啃课本。
因为考试后根本不公布成绩,也没有所谓的排名,谁是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没人知道。
在这样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读书简直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儿。
2000-2015年日本学生成绩情况
再看看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在私立学校,学习可不是轻松的事儿,学生早上7点就要来上学,放学后还有各类科目的补习班和课外作业、培训在等着他们,写作业到半夜12点是很正常的事。
更重要的是,私立学校的门槛是很高的。
首先,想进私立学校,要不差钱。
因为私立学校的花销非常大,至少是公立学校的5倍。
这就意味着,那些经济条件好的、有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更有机会上私立学校。
其次,想要进入好一点儿的私立学校,学生自身的成绩也很重要,因为还要经历多轮考核和测试。
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是想尽办法让孩子挤进一所好的私立学校。
毕竟,进入一所好的私立学校,也意味着离顶尖大学越来越近了。
不少日本首相、政商大佬,他们当年就是顶尖私立学校的一员。
就拿安倍晋三来说,他从幼儿园到大学,在日本著名的贵族学校“成蹊学院”一待就是16年。
最后,他考入了东京都武藏野市的著名综合性私立大学“成蹊大学”。
日本民众心目中的大学排名(部分区域)
宽松教育和精英教育比起来,好像宽松教育理论上听起来更有道理,不强制孩子,在实践上也很受欢迎:家长少出力,少出钱,学生也快乐。
但了解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宽松教育最后是不是成功教育,有待论证。
至少日本的精英教育不是宽松教育。
首先,想进私立学校就不是件宽松的事儿。
进私立学校考验学生的第一道“坎”,就是通过严格而又全面的考试。
考试不光考笔试,还有集体创作和游戏等等。
而且不光考学生,还要面试家长。
家长的兴趣爱好,从事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都影响到学生的入学资格。
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和家长考试当天的着装、发型、妆容甚至指甲的颜色……
其实,说白了,最关键的一点是:家长的钱包鼓不鼓。
日本的小学以公立为主,全日本私立小学的学生人数,也就占到全部小学的1%左右。
为了抢到这1%的名额,孩子们更是在两、三岁时,就去补习班,为考试做准备。
做了这么多努力,只是开始。
进了私立学校才算真正开始“马不停蹄”的生活。
在私立学校,不光要学习一些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等“普通科目”,还要学习和培养诸如戏剧、文艺、手工制作、体育等科目,涵盖知识、技能、审美和情感方面的能力。
前两年,有媒体采访一位移居日本的中国妈妈,她在国内时原本不想鸡娃,到日本后,反而成为刷题大军中的一员。
在日本,私立学校一般都会按成绩,从好到差,分成好几个档次、好几个班。
和国内一样,日本私立学校固定每月月考,而且根据月考成绩,重新分班。
补习班当然是少不了的,学生补课到晚上十一二点也很正常。
至于春假、暑假、寒假,学生当然要参加各种特训班。
同样熟悉的配方,还有提前学习,比如,4年级学5年级的东西,5年级学6年级的东西……
和宽松、快乐的公立教育相比,精英教育似乎“辛苦”得多。
而日本的学生们也会按照自身条件,自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当然,这也是日本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行业不得已发生的事儿。
自古以来,教育都有着打破各阶层的神奇魔力,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
但在日本,拥有各种“地盘”的寡头们把持着各种资源,包括社会地位、金钱、人脉。
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自然会有意地将这种资源给自己的后代继承。
除了教育领域,比较明显的自然就是职业。
在日本,医生、律师、政治家这些金字塔顶端的职业,大部分都是世袭的。
当然,不光是这些光鲜的、社会公认的精英职业,子承父业也是日本很多行业的普遍现象。
比如,寺院方丈、花道(插花)、茶道、相声表演者。
还有建筑行业的各种工种、各种作坊和各种传统手工艺者,他们的父辈也基本都从事着相同的职业。
不管他们的后代愿意,或者不愿意,“大家守大业,小家守小业”的模式,基本上在选择“宽松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时,就确定得差不多了。
所以,看似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的背后,其实是难以逾越的阶层鸿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