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对于广大留学生的好消息,尤其是山东省的留学生,你们进入体制大门的机会来了。

近日,四川发布面向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选调2024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其中共有54所境外院校入围。

近一年来,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对归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



定向选调,就是定向针对一些高校进行人才的选拔,由各地省委组织,给定向选调生的待遇也比普通选调的人比较高,竞争也更小,更有机会进入体制内。

尽管在网上有很多网友们对于招收留学生进体制内还有很多担心,比如担心这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人被“洗脑”了,意识形态不坚定,更有甚者担心会引来“间谍”混进体制内。

有人说这是因为一些“体制内二代们”要回来上班,这个原因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政策是体制内制定的,他们的子女在国外念完书后,总要有个出路吧?

看了一圈网友们的评论,还是对这件事的负面评价比较多。



很显然这些网友们的担心并不能阻止这项政策的推进和实施。

那么广大留学生们会因为这个好消息,激起更多归来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吗?

当然会,一个体制内的岗位,同样是很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期望进入国企工作的留学生占比38.8%,位居各类型企业之首,同比增长约9%;期望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留学生占比20.9%,同样呈增长趋势;而期望进入外企的留学生却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这些年也经常见到媒体宣传此事,标题诸如《从耶鲁大学生到村干部》、《哈佛高材生入职深圳街道办》等等。

甚至出现了去国外读“水硕”,混个文凭就是为了回国考公务员更有优势。

2022年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湖南邵阳学院花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的事件。其中有22名属于“自产自销”,就是邵阳学院过去的教职工送到菲律宾去读了个博士,然后被重金引进回国。

现在都说学历不值钱了,那是你的学历不值钱。到了紧要的关头,学历就是硬门槛,你没有的话还真不行。这也是“学历内卷”的一种表现,可能过去只要是大学毕业就能分配到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内,现在要“985、211”,要海外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才有机会。

所以更不要听有的人说什么“不要学英语”,“不要送孩子去留学”,学好中国自己的知识文化就够用的这种话。那是憋着坏呢。巴不得你的孩子不去走这些门道,减少竞争。

另外一个要说的点,就是咱们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对于进入体制内的这种热情,是越来越高涨。

因为就业环境差,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就成为了挤破头也要争抢的对象。这些年考公人数的增加就很好说了这一点。2023国家公务员考考试总报名人数已突破250万,相比去年增长了50万人,形成了70个人竞争1个岗位的局面,排名历史第二。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我国公务员数量为710万,参公、党群、工会妇联等1300万,事业编制3100万,编外人员800万,退休人员2200万,合计达到了8110万人。这8000多万人都是要靠财政来供养的。

已经有这么多吃财政饭的了,还有那么多年轻人要往里面挤,是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

公务员不负责创造财富,而是负责将财富进行分配的。所以公务员的规模不宜过大,否则创造财富的人少了而分配财富的人多了,一增一减,社会财富自然也会减少。

十年寒窗,谁也不想贱卖了自己的学历。用学历去换取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余生的保障,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也不能去责备那些挤破头就是要考公务员的年轻人。

2013年,也就是十年前,《人民日报》9月23日发表了一篇社论,标题为《大学生为什么争当公务员(新论)》,这篇社论里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考公热”有着深刻的思考,今天看来依然没有过时。



是这样说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年轻大学生对公务员趋之若鹜,实际上是一种“恐慌性”的报考,折射出他们对公平竞争的怀疑、对社会保障的担忧以及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因此,让公务员热回归正常,让更多青年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上去追逐梦想,政府部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创业条件,让体制内外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二是继续提高并调整社会保障的水平,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是我对于整件事想说的两个点,最后还是希望广大留学生不管是选择回国考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还是进入社会去打拼,甚至是留在海外发展,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