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办了饺子宴以来,村里矛盾少了,工作好做了,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调研期间和村干部聊起当前基层工作的状况时,被访谈的村干部偶然间提到饺子宴这一工作经验,并发出由衷的赞许。


这让笔者不禁感到好奇: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农村调研,一个基本感受是,村干部普遍都反映基层工作难做,包括但不限于村级工作多而杂,群众对干部不信任,“钉子户”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不好管,问题解决起来没有止境,“按下一个葫芦,浮起一个瓢”,诸如此类等等。相较之下,看似不起眼的饺子宴,却起到推动乡村善治的实质效果,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据了解,饺子宴2019年发源于河南省兰考县,随后在全省各市县相继推广。其初衷是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举办饺子宴,面向村庄中的老年人,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经过笔者及团队今年在河南信阳市一些县的调研发现,基本上所有村都已经推广了饺子宴。虽然实践中具体做法有所差异,举办的频次和规模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成功的经验来看,内核都是相通的——笔者将之概括为“千元原则”


在很大程度上,“千元原则”是检验一个村的饺子宴是否办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具体来说,“千元原则”是指每次办饺子宴的成本最好控制在1000元以内,否则就容易变味。


从服务对象上看,“千元原则”意味着福利的有效供给。


笼统来说,饺子宴面向的群体是村庄中的老年人。不过,很多村庄中的低龄老人身体依然强健,是农业劳动的主力,他们自己不承认同时也不被认为是需要被特殊关照的“老年人”。因此,饺子宴面向的服务对象在实际中范围更小。


基于场地和经费的考虑,不同村庄采取不同的办法来限定饺子宴举办规模和频次。比如有的村确定饺子宴的主要对象是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他们被认为是老年人群体当中最弱势的一批人。还有的村按照老人的生日进行区分,每个月办饺子宴主要针对当月65岁以上过生日的老人,这样每个老人实际上是在生日这个特殊日子享受了福利。当然,也有村对饺子宴的举办频次进行了调整,不是按月举办,而是一个季度举办一次覆盖面相对广的。针对于少数行动不便和失能老人,村干部会将饺子送到家里。


此外,在饺子宴期间,一些村还会组织义诊、义剪等老年人需要的基础性服务。不管是根据何种标准,福利的供给均是遵循适度性和公平性原则,避免了福利过于泛化。


从投入成本上看,“千元原则”意味着金钱和精力上的低门槛。


在资金来源上,许多村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举办饺子宴显然不能一直依靠村集体“输血”。因此,基本上第一次举办饺子宴需要村集体购买一些厨具用品,之后每次常态开展的费用都主要源于村民捐款捐物。


1000元的花费不高,使得普通村民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意,“人人都能献爱心”;相反,如果费用过高,“献爱心”就会变成村庄少数上层老板们的特权,甚至异化为展演和攀比。


相应地,因为规模不大,村干部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每个月要办的时候提前一两天确定名单、通知老人,当天购买食材就可以”。正是因为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上的低成本,村干部才有动力和能力来持续投入,而不至于变成打乱村级日常工作的负担。


从参与主体上看,“千元原则”还意味着广泛的群众动员。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又把饺子宴办好,村干部要尽量发动多方力量参与进来。除了每次购买食材和请厨师是刚性支出,其他所有成本都能通过群众动员而由社会共同分摊。


比如,包饺子时发动村庄中的留守妇女作为志愿者一起来帮忙,当然村干部也都亲自参与。以及,每次举办饺子宴时,村干部都要尽力争取让爱心村民参与进来,最好能够自发捐款,从而为包括饺子宴在内的村庄公益事业储备资金。


不难发现,这些过程其实都是群众动员的过程,无形之中也在锻炼村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相反,如果不依靠群众动员,完全依靠村集体经济或者政府资源输入,那么就很难激发起群众的主体性,群众很有可能仅仅成为一种被动享受的对象。


在遵循“千元原则”的基础上,饺子宴就能成为乡村善治的关键抓手。正如村干部所说,“饺子宴表面上看是吃饺子,但是却不仅仅是吃饺子”。


对老人们来说,饺子宴让他们成为村庄的关注焦点。


在当前村庄人口流失的背景下,老人们在人数上虽然占据着村庄生活的绝大部分,但是却并不受到重视。相较于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改善,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十分孤独寂寞,自我价值感弱,感到自己无用、无人关心。因此,饺子宴的目的不仅在于让老人们能吃上饺子,“毕竟生活条件好了,谁家也不差那一顿饺子”;而是将边缘化的老人们放在村庄注意力的中心,让其重新被看见、被尊重和被关爱。老人们吃着饺子,无比感慨“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家伙啊!”


此外,饺子宴还是专属于老人们的快乐聚会。


每次办饺子宴,老人们就早早地来到集合的地方,不是怕吃不上饺子,而是为了和老伙伴们聚会。在一起吃饺子的场景,会让大家怀念起原先的大集体生活,“大家聚到一起,说说笑笑,多热闹”。


如今,村庄中能够把大家聚到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老人们行动不便也不会使用手机,和亲戚朋友往来也很少,“一些老人见到了原来在集体时期一起劳动的伙伴,还有的老人见到许久未见的兄弟姊妹,坐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在吃饺子的时候,老人们也会相互聊家常,聊起家里的烦心事,有婆媳不和的,有邻里矛盾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劝说调解,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


对村干部来说,饺子宴是宣传政策、推动工作和加强干群联系的重要场所。


在举办饺子宴的同时,一些村干部会借助这个场合顺便宣传防诈骗、人居环境和移风易俗等政策,在重大节日乡镇干部也会下来一同参与。同时,一些村还在这个场合进行“文明户”的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在办饺子宴的过程中,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熟悉程度自然而然得到了强化。尤其是对于刚进村、村民还不太熟悉的年轻村支书来说,饺子宴更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好办法。


某村刚上任的90后村支书说,自己来村工作之前,群众基础很薄弱,很多工作开展都只能依靠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然而,经过多次饺子宴,在和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基本上都熟悉了各家各户的情况,老人们和家属也都对他表示信任和赞许,这是他成就感的来源。


对更广大的群众来说,饺子宴是强化集体认同感和凝聚感的过程。


每次在举办饺子宴时,村干部会发动村庄中的志愿者一起来剁馅、包饺子。这些志愿者大多都是村庄中的留守妇女,她们平时忙于家务,但在这个场合可以走出家庭,参与到村庄的公共生活中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但是志愿者们都感觉到精神上的充实,“都是给咱们村里办事,不计较钱的事情”


在举办饺子宴之后,村干部会将活动视频发到村民微信群里,许多在外务工的子女看到自己的父母吃着饺子开心的样子,都纷纷点赞。一些村民还自发给村里捐款,“支持咱们村给老人办的好事”。甚至,村民们还在“办好事”上开始了竞争——有老人主动要求子女捐钱,“每次都是吃别人的,下次咱们也请大家伙儿吃”。如此,饺子宴不仅联结起村庄中的村干部、老人和留守妇女,而且还将长期在外务工但心系家乡的村民们团结到一起,村庄由此真正成为建立于强有力精神认同上的“想象的共同体”。


总结河南饺子宴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饺子宴虽小,但是却因为抓住了乡村治理的“道”——也就是对人心的治理,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许多“术”层面的具体治理技术问题。并且,正是因为饺子宴“小”或者说成本不高,才能够可调适、可持续、可推广,从而实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简约高效治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乡土(ID:xinxiangtuzhongguo),作者、图片:陈璐(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