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588天。
而6月初开始的乌军夏季攻势也已经开始了四个月,今年的“大反攻”打到现在这样,战场态势已经逐渐明朗,我们也可以对这次夏季攻势做一些总结性分析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目前俄乌两军的力量对比进行分析,并对下一阶段的俄乌冲突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前瞻,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从俄乌两军各战役方向上的整体态势开始。
目前,俄乌两军在整个接触线上形成了三条主要战线、两条次要战线。三条主要战线也是正面交战战线,分别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南顿涅茨克方向,对于俄乌军事冲突的战略态势和战场形势有直接作用;两条次要战线则是牵制战线,分别在北部俄乌边境和南部克里米亚地区,乌军试图通过袭击这些俄罗斯控制区的行动,制造战略压力,牵制俄军的正面战场。
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以主要战线的情况来看:
卢甘斯克战线,俄军自9月初基本停止在库普扬斯克远接近地的进攻行动后,目前态势不明。但从偶尔出现的交战视频画面看,俄军似乎在库普扬斯克周边接近地定期收割乌军人头,情况和卢甘斯克南部战线的谢布良斯基森林地区类似。另乌军总参宣称,俄军在谢布良斯基森林地区部署了新组建的第25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一些部队,猜测俄军把这条战线当做了经验包,新组建的部队先拉上去和乌军的填线动员兵过两招,找找感觉。
顿涅茨克战线,目前战局的焦点依然集中在阿特木斯克。在9月底乌军新组建的警察旅拼死冲了一把冲下了已经打了四个月的克里希奇夫卡之后,乌军的进攻势头再度遭到阻滞。目前在阿特木斯克已经打了小半年的亚速第3突击旅已经部分撤离,可能损失太大扛不住了,在克里希奇夫卡周边作战的部队换成了乌军机93旅等。乌军机93旅装备的瑞典援助的CV-90步兵战车,行驶在距离阿特木斯克前线不远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战斗力尚可的机93旅,现在的机93旅由于装备损失巨大,战斗骨干很多都被抽走组建北约旅,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二流部队,在阿特木斯克周边截止目前没什么出彩的表现。同时,俄罗斯国内有开源情报显示,乌军围绕着阿特木斯克正在调兵遣将,目前第53机械化旅、第79空中突击旅、第110机械化旅、第118和第241国土防御旅都出现在了阿特木斯克,这些部队很多状态和机93旅类似,不清楚希尔斯基打算在阿特木送掉多少人才过瘾。
战局焦点扎波罗热-南顿涅茨克战线,目前的交战强度相比一个月之前反而有了一定的降低。我们上个月提到的乌军东西两个进攻轴线,目前的情报是东轴线,也就是大诺沃希尔卡到“老少校”村、“收获”村的进攻轴线,乌军动用了第35、36、37海军陆战旅,第23、31、93机械化旅,第4坦克旅,第68猎兵旅,第110和第120国土防御旅等部队,但真正的生力军还是几个海军陆战旅。
最新情报是乌军开始将这几个海军陆战旅从前线撤离,撤往赫尔松,而居然没有发现有后续部队来接收阵地,接收阵地的变成了国土防御旅这种五流部队,俄军甚至开始在“收获”村包括普里尤特涅等村庄周边往前推进,以恢复原有的掩护阵地。这多少意味着,乌军在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南部战线东进攻轴线的战役进攻已进入末期。
西轴线的情况目前还比较混乱,目前不清楚乌军还有哪些部队在这里,但据说乌军在八月份摇上来的战略预备队第82空突旅已经被撤回整补,说明打了一个月之后也死的差不多了,当前的战况也不明朗。昨天传来一个消息说俄军正在罗博季涅村村南恢复掩护阵地,已经成功往前推进了一截,但消息没有被证实;今天又说乌军还在打韦尔博韦,甚至突破到了俄军第一道掩护阵地的战壕里,但消息同样没有被证实。大伊万个人感觉,这边的交战强度有所降低。
而在两条次要战线,包括在扎波罗热战线侧翼的第聂伯河赫尔松战线,目前双方的交战以袭扰战为主。比如乌军发射巡航导弹打塞瓦斯托波尔,俄军SSO或者GRU特战前段时间放出来的视频、渗透进入苏梅等地猎杀乌军战斗人员等,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定期送人头……目前已经观察到俄军第18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部队出现在了赫尔松方向,可能跟第25集团军的部队一样,是把这边的乌军当做经验包在刷的。总而言之,这几条次要战线的战斗对整体战局影响不大,甚至连政治影响可能都没有乌克兰方面期望的那么高。
因此,在乌军夏季攻势已经打完第四个月的节点之际,大伊万对于当前战局的整体观察,是乌军的进攻强度相比几个月之前已经大大降低。为了此次攻势所准备的十多个突穿旅、三十余个发展进攻的二线作战旅、十余个炮兵旅和十余个工程旅和保障旅等,已经损失相当巨大。大伊万估计乌军这些旅的总装备不可恢复性损失在40%到一半左右,普遍遭到重创,而战斗人员损失则更为巨大。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两个因素:其一是天候因素,乌克兰的秋雨季节即将到来,天然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绵绵秋雨和霜冻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其二则是乌军的进攻周期,去年我们就提出过乌军实施一次战役进攻的周期,大概是四个月左右,目前乌军也已经达到了这个进攻周期,除个别战线应该还有余力继续进攻,乌军在各条战线、多方向同时发起进攻的能力已经基本丧失。
大伊万的最终结论,乌军的夏季攻势正进入尾声,毫无疑问,乌军的攻势损兵折将没有达成任何战役目标。
乌军战略、战役、战术上的问题从乌军、俄军夏季攻势的成败得失来看,大伊万认为乌军在战略上、战役上、战术上都有问题。
战略上乌军的想法太多,选择的战役方向太多,既要确保卢甘斯克战线不失,又要按照希尔斯基的想法打回阿特木斯克去,还要按照北约的要求在扎波罗热大打。结果就是乌军去年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10余个北约装备旅,还有比较能打的新纳粹死硬分子组成的国民卫队的突击旅,被撒胡椒面一样撒到了三条战线上。比如第21机械化旅被投入到了卢甘斯克,第3亚速突击旅被投入到了阿特木斯克,即使是在扎波罗热战线,乌军的兵力也过于平均分布了,战略重点不明。
结果就是三条战线全部都没有达到任何作战目的,说到底,乌军这是在犯俄军去年军事行动早期北线犯下的战略失误,受到场外因素干扰太大。既要满足北约的战略要求,又要满足自己将领的个人诉求,还要确保寸土不失,在手头的资源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还敢既要又要且要还要,最后结果就是什么都没得到。
在战役层面上,乌军组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不能提,基本上就不存在这种东西。从大伊万这几个月对乌军夏季攻势的观察来看,乌军夏季攻势呈现出一种非常奇怪的定时定点送人头的模式——乌军似乎是到一批新部队,就把这些新部队送上去硬撞俄军的战线,把人和装备全部撞死在俄军战线上完事,然后再等下一批“壮丁”到位后继续撞。
至于战役组织中炮兵和机械化步兵协同,机械化步兵分梯队的梯次冲击,目前完全看不出来。这让乌军的战役进攻,更像是一连串小规模战术进攻打出来的短促突击,当然,个中缘由可能是乌军无法突破俄军的第一防御地带,一直在掩护阵地爬呀爬。这让乌军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都在想方设法地突破掩护阵地,也就不存在大纵深战役进攻的可能性了。
至于战术层面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一直在进行分析,从乌军6月份撞死一大堆豹2和布莱德利的战例来看,乌军的进攻战术拙劣的一批——进攻之前排雷工作聊胜于无,装甲进攻队形乱成一团,遭遇敌火之后反应迟钝,进退失据。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战例而已,从后来俄乌两军放出的战场录像来看,乌军各军兵种中,大伊万认为表现比较好的也就是炮兵,可以借助无人机和精打武器给俄军制造一定的麻烦;步兵部队也就是亚速第3突击旅战斗力尚可,具备一定的近战能力;其余的步兵部队包括装甲兵战斗力相当拙劣,被俄军爆锤的视频一大堆,交换比大到丧心病狂。
其实这才是乌军此次夏季攻势失败的根本性因素,自己的战役进攻和战术能力都不如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看看能不能在战略选择上弥补一些,而乌军偏偏在战略全局上又出现了重大失误,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俄军战略、战役、战术上的进步相比之下,俄军的失误就少的多了:
起码在战略上,俄军在去年的迷迷瞪瞪、政治过多地介入了军事之后,终于开始认真准备打一场纯军事层面上的防御战役了。同时俄军还转入了战时体制,招募和签约了大批合同兵,在局部战场上相对于乌军的兵力劣势大大减少;在战役上,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实施的防御,是一场经典的苏军式的防御战役,无论是从掩护阵地和第一/第二防御地带的设置上,前线综合雷场和火制地境的布设上,实施机动防御的战役预备队的配置和使用上,甚至在前线障碍设置队的部署和使用上,都体现出了苏军防御战役的精华部分;最后在战术上,俄军的战术相比乌军更为娴熟,且不断进行改进,对于部分精打兵器的使用也颇有心得,更重要的是俄军初步摆脱了单纯因为怕死人而轻易拉开和乌军交战距离的痼疾,开始和乌军真刀真枪硬碰硬地打了。
总而言之,在战争中,很大程度上双方比拼的是谁可能犯的错误更少一些。而很明显,在夏季攻势中,俄军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上,犯了更少的错误,相对于乌军来说自然也就制造了更多的优势。所以,这些优势依次累计起来后,就决定了此次夏季攻势的最后结局。
当然了,目前对于乌军来说,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对于俄军来说,也没有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因此在下篇,我们将分析乌军未来到年底可能的战役行动,分析俄军的防御策略,同时结合俄乌两国的整体实力对比,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俄乌军事冲突的走向。我们下篇文章继续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