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主播@金同学:关掉开关,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杭州是她人生中的海,一切沉浮都在这里发生。(图/郭凯威)


近五年里,和金同学朝夕相处的,是她房间里的一台电脑。她很少出门,一周当中有六天,她都会对着电脑喋喋不休地说话,从烈日当空说到太阳西沉。


在屏幕上,金同学能看到两个自己。直播间里的她,性格外放,对各种声线信手拈来,再加上英气的长相,常常让网友疑惑:“主播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多数人都是捧腹离开她的直播间的。关掉直播,屏幕暗下去后,她从兴奋的状态中抽离,像变了个人一样。她觉得,自己“身体里就像有一个开关”。


大家看到的,几乎都是她野性的一面。很多网友称她为“奇女子”——上一秒用硬朗的声音喊麦,下一秒就能唱起软糯的评弹,时不时还能来上几句气泡音,形形色色的人她都能玩到一块,“怼”起人来针针见血,让网友觉得“好像有十个人在直播间里闹腾”。


生活里的她,明显有着更沉稳的内核。她是个用力生活的人,不飘,也不端着,眼神真诚,年轻人的迷茫、焦虑,在她身上也一样不少地存在着。


在聊到主播的欲望和焦虑时,她感慨自己2018年毕业后就误打误撞做了主播,没有从事过朝九晚五的工作,对真实的生活圈会有一种失真感。“我没什么物欲,钱基本都花在直播上,当你的认知接不住你的财富时,早晚有一天会被反噬的,别看现在这个主播(行业)过得还不错,人这一辈子长着呢。用过冬的心态活在春天里。”


面对欢呼声和獠牙几乎如影随行的网络世界,金同学有过很多感到崩溃的时刻,但她心里清楚:“没办法,不好的情绪只能自己去疏解嘛,我们做这行的确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也应该承受一些东西。”


金同学不是那种一夜火爆的主播,入行前三年,她的直播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每天只有几十个人。直到去年,她将直播风格调整为国风,并在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时做起柳夜熙的仿妆,直播间的人数才第一次破万。


来时走过的每一步路,金同学都记得。去年生日,她策划了一场“嫁给”粉丝的直播,提前选礼物,然后在直播间里全部送了出去。她觉得“给粉丝回馈是应该的,他们天天花时间陪着我,有时候我直播到夜里2点,他们都在,第二天还要上班,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未来,金同学打算组建自己的团队,招收一些残疾人主播。“这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为什么我们可以,他们就不可以呢?”


金同学在杭州生活9年,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成长为拥有300多万名粉丝的主播,也亲眼见证着杭州从“温柔水乡”蜕变成“电商之都”。杭州是她人生中的海,一切沉浮都在这里发生。


面对金同学时,会让人有些恍惚。坐在电脑前的她,和手握罗盘的航海家似乎没什么区别——他们都在寻找一个全新的世界。


带货主播@小碗:每天直播4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的


人人都想成为S类主播,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图/郭凯威)


小碗可以不停歇地说4个小时的话,且在这4个小时里一直保持精神饱满、语速平稳的状态,时不时还会与弹幕上的观众互动,解答各种疑问。近两年,小碗都保持着这样高亢的工作状态,她是一位护肤品类的带货主播——在杭州,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和她一起开播。


2017年,小碗来杭州读大学。她读书这四年,杭州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电商经济以猛烈的势头席卷了这座城市。小碗说:“现在杭州的大街上,十个人里有九个主播,招人的企业也大多是电商公司。”刚毕业时,小碗找到一份主播经纪人助理的工作,那是一家知名的MCN机构,岗位要求和她所学专业是对口的。但好景不长,七八个月后,公司陷入部门整顿风波。某天,和朋友聊工作时,朋友问她:“你为什么不试试自己走到台前去做主播?”这句话点醒了小碗。她果断辞职,开始寻找主播的岗位。


小碗真正喜欢上主播这个行业,是因为它自由,不需要坐班,这让她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图/郭凯威)


人们对主播这个行业存在很多偏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没有门槛”,似乎不论学历、不论容貌,只要能博人眼球,就能成功。但事实上,主播行业早已过了这种草莽阶段,小碗和她的很多同事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也很快成了主播间的分水岭。道理很简单,以小碗从事的护肤品类为例,能够站在镜头前的主播,必须对产品的各类功效、价格机制烂熟于心,并快速做出临场反应,直播话术也要和运营人员对照数据一遍遍地磨。想在这个行业出头,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


主播也是个体力活。小碗所在的公司,在行业内算工作强度比较小的——工作日每天直播4小时,余下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每天直播6小时,或者直播2小时、休息2小时,整天都耗在公司的主播,在杭州比比皆是。所以带货主播大多是年轻人,年纪稍长的人,直播几场可能就熬不住了。


电商公司会对主播进行评级,分为A、B、S三类,只有S类主播是可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前两类主播是“货带人”,主要依靠品牌的影响力和优惠机制吸引顾客下单;S类主播则是在贩卖个人影响力,直播间的观众都是冲着主播来的。人人都想成为S类主播,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碗真正喜欢上主播这个行业,是因为它自由,不需要坐班,这让她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闲暇时,她经常穿着汉服在街上散步,杭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没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不喜欢商业气息太浓厚的地方,喜欢在公园、社区这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闲逛,看大爷大妈们打牌、跳舞,有时候一天能走上十公里。


杭州是残酷的,每个夜晚,这里都有数不清的灯火通明的大楼,人们都在用力向上爬。它也是温情的,只要还在这儿,只要还站在镜头前,改变命运的希望就还在延续。


美妆博主@是初九呀: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会疲惫


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不会感到疲惫的。(图/郭凯威)


如果你问初九,在工作之外她有什么爱好,初九会回答:“没有了,工作就是我的爱好。”这不是抒情,而是陈述。几乎每个见过初九的工作状态的人都会觉得,她天生就应该吃这碗饭。


初九是一位会“换头”的美妆博主,每天都以不同的面目示人:有时候她是伏地魔、石矶娘娘等反派角色;有时候她干脆变成了骷髅头,比如鬼妈妈、《寻梦环游记》里的梅尔达;有时候她也会成为一只狮子。


网络上很多人称初九为“仿妆天花板”,但和初九提到“天赋”这个词时,她却直摇头,她把自己化仿妆的诀窍归因于“犟”:“化不出来我就坐在那里硬化,化得不好就擦掉再来嘛。”《狮子王》里刀疤叔的仿妆,初九化了14个小时,嘴巴、鼻子的细节一遍一遍地改,从晚上8点一直化到第二天上午。当时,她的脸和身上都被彩绘颜料涂成了狮子的颜色,并贴上了狮子毛,好巧不巧,物业的人在这个时候按响了门铃,初九打开门时,对方在门口和她面面相觑,缓了一会儿说道:“在家里还戴面具呀。”那一刻,初九憋着笑,心想:看来自己化得还不错。


用“美妆博主”来形容初九,总觉得略显狭隘,她更像一个有着匠心的手艺人。初九有一个不算大的工作室,刚进去时,很难将这间堆满道具的屋子和“网红博主”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它更像某个裁缝店的工作间,等待被裁剪的布料、半身的假人模特、熨烫机、颜料盘,等等,分散在各处。桌子上的缝纫机,初九坐下来就开踩,动作十分娴熟。初九仿的许多角色,买不到现成的服装和饰品,她就自己制作。比如《谷围南亭》里佛爷的莲花底座和头饰,就是她对照着漫画自己设计,然后呼朋唤友,大家一点点粘上去的。


初九是一个高能量的人,坐在她的身边,会下意识地感到放松。她从不标榜自己的努力,当身边人都在感慨她用14个小时化刀疤叔仿妆、用16个小时化梅尔达仿妆时,她会咧着嘴说“因为我技术不到位嘛,所以才要这么久,不过没关系,老娘们儿有的是办法”,逗得大家都笑了出来。


大概十年前,初九就喜欢拍视频。当时,她经常在朋友圈“发疯”,分享自己拍的搞笑视频。她大学毕业时,短视频博主还不是一个职业,她就白天工作,晚上拍视频。这些年里,她做过电视台的导演,当过平面模特的摄影师,然后终于迎来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创作者的时代。


来到杭州这一年,初九的生活半径被框定在家和公司之间,一有空,她就跑到公司做道具。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不会感到疲惫的,对初九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搞笑博主@徐洁儿:她就是拍“男女生差异”系列的那个女生


从事这一行,就注定要对内容和数据有更高的敏感性。(图/郭凯威)


徐洁儿是一个对枯燥没有太高容忍度的人。成为短视频博主前,她做了两年平面模特,那是一段“一天被重复了两年”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徐洁儿觉得自己慢慢变得麻木,决定辞职。


回忆最初做短视频的经历,徐洁儿仍会感慨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她在网上发布第一条视频就火了,有19万次点赞,从注册账号到成为百万粉丝的博主,徐洁儿只用了4个月。


看到这一切,外人总会感叹一句“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但徐洁儿感受更多的,是一个“小白”面对流量蜂拥而至时的惊慌无措,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接住这一切。当时徐洁儿所在的公司只有四个人,写脚本、拍摄、剪辑,每个环节她都要负责,摸不透网友的喜好,她就不断尝试,在正能量、剧情、情感、搞笑等风格中来回切换,磨合出自己最擅长的内容。


一路走来,徐洁儿并非顺风顺水,和前公司解约时,她没能带走自己积累了600多万名粉丝的账号,两年的努力仿佛付之一炬。


对徐洁儿来说,杭州是重新开始的地方。2021年她刚来到杭州时,“徐洁儿”这个账号只有32万名粉丝,如今她的粉丝数已经突破了550万名。这两年里,徐洁儿开始明白人生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她曾经的努力并没有烟消云散,许多人对她的喜欢和支持都无比纯粹。


后来,徐洁儿的视频向搞笑风格转型,但她一直没忘记“找到大家共鸣”的初心。2022年,徐洁儿推出了主题为“意识到自己长大的瞬间”的视频,突然的反差创造了近200万次的点赞,为很多账号提供了做既好笑又好哭的内容的思路。同年,她首创的“男女生差异”系列视频也引发了不错的反响,她在视频中一人分饰两角,模仿男女生在面对同一场景时的不同反应,许多网友都深表认同。


这个点子是徐洁儿和团队在办公室聊天时想到的。在聊到男生身上的共性时,团队里的男孩女孩们都被触动了,当即决定将其拍出来。徐洁儿的同事和她一样,都是有活力的年轻人——“大家是一群开朗的神经病”,所以做出的内容总是搞笑又前卫。


给大家带来许多欢笑的徐洁儿,也有很多焦虑时刻,流量的起伏、内容创作的瓶颈,都让她变得局促,甚至整夜失眠。有段时间,她完全放弃了社交,在内耗的状态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她至今没找到缓解焦虑的办法,从事这一行,就注定要对内容和数据有更高的敏感性,她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如今的徐洁儿,和4年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拍摄时,她可以一秒入戏,精确地提取人物的神韵;对于内容,她也有了更强的把控力。但看完她的视频后,你又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被击中感,就和第一次看她视频时一样。她仍然是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ID:neweeklylifestyle),作者:高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