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印度正在考虑把国家名字改了。
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20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开幕,印度总统府向各国贵宾发出的晚宴帖上,将印度称为“Bharat(巴拉特)”,而非国际上通用的“India”。当天,印度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在社交平台上,还特地分享了一张邀请函图片,上面将印度总理莫迪写作 “The Prime Minister of Bharat(巴拉特总理)”。
印度执政党官方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称呼莫迪为巴拉特总理(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还未公开回应是否要改名一事,但包括《经济时报》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透露,莫迪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把印度国名更改为“巴拉特”的决议。
现在,这一消息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了一场巨大争论。有支持者认为,改名有助于印度民族复兴,摆脱殖民影响;反对者则质疑,莫迪政府这波操作,不过是为了激起民族情绪,为其政治拉选票而已。
那么,印度人为何如此执着改名呢?
一、改名的执念
今天,一说到印度,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认可,“India”是这个南亚大国的官方名字。
但其实在印度国内,印度人自己对这个国家还有另外一个叫法,即“Bharat(巴拉特)”。
Bharat又译为婆罗多,来自古老的梵语,这个词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衍生的意思则是 “寻找光明和知识的人”。
印度在历史上确实被叫过“巴拉特”或“婆罗多”。相传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强大的国王,他在位期间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的小王国,此后这位国王及其后裔被称为“婆罗多”。
当然,印度历史悠久,经历过诸多王朝更迭,还有过很多国名,包括叫印度斯坦(Hindustan)等。但最广为人知的“India”,这一词则来自英语,是由英国人取的。
1858~1947年间,英国在印度次大陆建立起殖民统治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统统被划归为英属。而来自日不落帝国的殖民者,毫不留情地将印度的名字改为了India。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殖民者还叫缅甸叫“Burma”,但在20世纪80年代,缅甸政府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的痕迹,将官方国名由“Burma”改成了“Myanmar”。
对殖民史同样介怀的还有印度人。他们今天虽然已经接受了英国人取的这个国名,但民间却更认可“巴拉特”这个说法。印度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印地语,印度现行英语版宪法第1章第1条写道——“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个联邦(Union of States)”;而印地语版的宪法则写道——“巴拉特,亦即印度,是一个联邦”。
时至今日,“巴拉特”在印度国内各种公众场合都可以使用,也经常出现在宝莱坞的电影和流行歌曲中。
不过,官员在用英语交流时,还是更多使用印度(India)这一词。
二、莫迪的去殖民化
几十年来,印度各届政府一直试图从印度的城市景观、政治机构和历史书中,消除英国曾对印度殖民的痕迹。
在莫迪的领导下,这一进程愈演愈烈。不仅包括改造城市、替代殖民时代的建筑、修订印度独立前的刑法典等,莫迪还在多次演讲中,强调印度需要摒弃“殖民思维”。
2022年9月,莫迪就把新德里的“国王大道”更名为“责任大道”。在以前,“国王大道”中的国王,指的是历史上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
莫迪还删除了印度海军军旗上的“圣乔治十字”,在他看来,这是英国人给他们强加的,被大多数人认为带有殖民意向。
至于印度的国名,据英美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一直在推动使用巴拉特,并表示“India”一词是殖民主义的象征,应该从宪法中删除。
分析认为,藉由在G20峰会的官方邀请函使用巴拉特这一说法,莫迪希望提升自己在国际和国内政治舞台的领袖声望,并在明年夏天大选中,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无论是出于什么意图,改国名这一事肯定没有这么顺利。
印度前板球明星塞瓦格是更改国名的支持者,他甚至督促印度板球管理委员会在球队队服绣上Bharat。“India是英国人给的名称,我们早就该改回原来的名称Bharat了。”
阿萨姆省省长沙尔马也支持更改国名,他已经称呼印度为巴拉特共和国(Republic of Bharat)了。
但反对派们认为,全世界早已熟悉印度这个名字,政府突然要改国名为巴拉特,相当于放弃印度这个累积了几个世纪影响力的品牌,这太愚蠢了。
更有甚者,如反对党议员拉梅什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莫迪政府此举是“扭曲历史及分裂印度”。
以拉梅什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莫迪所在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意识形态上倾向于印度教民族主义,巴拉特的说法就是来自于印度教,但实际上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以巴拉特为国名形同把印度教理念强加于国内非印度教徒。
还有反对者认为,莫迪政府此举是政治操作,针对的正是反对派两个月前成立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缩写为INDIA)。路透社称,该联盟将在明年的全国选举中挑战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当代印度历史学家拉文德·考尔(Ravinder Kaur)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也称,两个月前,反对党联盟将自己命名为“INDIA”,这可能是莫迪政府决定更改国名的原因之一。
在国名争议再起的情况下,《今日印度》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将在9月18日至22日的议会特别会议中,提出更改国名的决议案,删去宪法第1章第1条中的“巴拉特,亦即印度”的内容,只留下“巴拉特是一个联邦”的表述。
但莫迪及其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必须在国会两院获得简单多数表决,才能通过关于更名的决议案。
印度国民大会党的议员塔鲁尔发文指出:“希望现任政府不要蠢到完全抛弃‘印度’。我们应该继续使用这两个词语,而不是放弃一个有历史地位的名字、一个被全世界认可的名字。”
本文来自:时代周报,作者:马欢,编辑:梁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