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只是一个数字,当期汇率折算的GDP,更是一个误导性极强的数据。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1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王文:重燃中国崛起的激情》。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我对于王文院长也没有任何意见。但是,王院长的这篇文章,在比较中美的GDP时,犯了一个事实性错误。这个错误其实很常见,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这里就简单讨论一下。

王院长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一是四十多年来未有过的中国年度、季度经济增量低于美国现象已出现。近年来中美差距在GDP全球占比上不断拉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美GDP差距为5.2万亿美元,中国GDP占比美国GDP约77%,达到历史高点;2022年,中美GDP差距扩大至7.47万亿美元,中国GDP占比美国GDP约70%。2023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美差距继续拉大,仅占美国GDP约63%。这是自1976年以来美国第一次年度增速高于中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美国总统拜登自2022年底首访亚洲后就不断大谈这个预期,让国内两党保持信心,让印太各国“识时务”,进而实行对内鼓劲民众、对外围堵中国的目的。近月来,笔者见过几批疫情放开后访华的美国学者,对方对美国经济的自信明显在上扬,比特朗普时期的沮丧与焦虑完全不同。

比较中美两国的GDP,有很多种方法。我们经常听到的GDP增长8%,6%,3%,5.5%,是用本币价格计算,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GDP增长率。GDP的绝对数字,也有两种比较方法,第一个是按当期的汇率换算,第二种是按购买力平价换算(PPP)。中国GDP总量是美国的70%上下,就是按汇率换算的结果。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就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换算的结果。

王院长文中后面引用的中美GDP占比,差距,都是按当期汇率折算成美元做的比较。王院长因此得到中美GDP差距不断拉大的结论,并称这是四十多年来未有过的中国年度、季度经济增量低于美国现象。

然而,如果采用当期汇率折算美元数据,计算增量、增速和中美差距,过去四十多年,中美GDP差距拉大,曾经发生过多次。

2

让我们看看历史数据。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数据库。图表是2022年一篇旧文里当时做的图,所以没有更新2022年全年数据:



上图是按当年汇率折算成美元之后的中美GDP数字对比。



上图是按当年汇率折算成美元之后的中美GDP年度增速的对比。这张增速图,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中国GDP增速图大不相同。蓝色的中国GDP增速上窜下跳,高的时候达到30%,低的时候还有负增长。

其中1986,1987,1990,1993,2016,2019,六个年份,美国GDP的增速比中国更高。如果按汇率折算美元的中国GDP增速低于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次。2022年,是第七次出现这个现象而已。

这是咋回事?

我们通常看到的GDP增长率,是用本币(中国就是人民币)计算的增长率,再扣除价格因素(GDP平减指数)。这个增长率不受短期汇率变化影响。

然而,上面这张图的增长率,是把现价GDP,按当年汇率换算成美元,然后直接算增长率。汇率和通胀的影响都没有排除。增长率波动主要原因是汇率和两国通胀率之差。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不稳定的,如果美元升值的速度超过中美两国GDP增长率的差距,就会出现,美国GDP增长率超过中国的情况。

因此,如果我们按照文章一开头的算法,直接换算美元,计算中美GDP之间的比例,就会得到下图。



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本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比较平稳的。但按照汇率直接换算,情况就不一样了。中美GDP的比例,实际在1980-1993年都没有显著变化。1987年还创下了5.6%的低点。这个原因就是汇改导致的人民币贬值。

中美GDP的比例,1985-1987,2015-2016,2018-2019三次出现下降。其中1985-1987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是第一次出现这个现象。

2002-2014年,中美GDP的比例突飞猛进,经济更高的增长率,中国更高的通胀,人民币升值三者叠加,短短13年时间,就从13.5%直线上升到60%。

而从2014-2020年,六年时间才从60%上涨到70%。而2021年一年涨了7%,到77%。2022年又退回到70%。

按汇率直接换算,本来就是波动的。中国占美国GDP的比例,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下跌。这几次下跌,都并不意味着中美GDP差距扩大了。

年度季度绝对增量低于美国,历史上更是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中国GDP总量本来就比美国低,绝对增量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都持续低于美国。

3


用当年汇率换算GDP,然后再跨国家进行比较,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结果。我们看一下美日德这三个经济强国在1980年前后的GDP数字。

下面两张图,是1975年-1985年,11年时间,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的GDP差距。GDP是按当年汇率折算:



1978年,美国的GDP比日本多1.34万亿美元,比德国多1.61万亿美元。

1985年,美国的GDP比日本多2.9万亿美元,比德国多3.61万亿美元。



1978年,日本的GDP是美国的43.1%,德国是美国的31.5%。

1985年,日本的GDP是美国的32.2%,德国是美国的16.7%。

如果一个完全不了解那段时间世界经济史的人,仅仅看GDP数字。1978-1985年,表面上看,是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日本和德国经济举步维艰。日本/德国和美国之间的GDP差距,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比例,都大幅拉大了。

中美从2021到2023年的GDP差距扩大,与日本德国两个国家与美国GDP之间的差距扩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个GDP差距变化,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吗?当然不能,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1978-1985年,是日本经济最好,最牛的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攻城略地,把美国企业打得溃不成军。



之前有篇文章,写过半导体产品。1975-1985年,正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赶超美国的年代。1986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美国。美国的抵制日货,砸日本车,也大概发生在这个阶段。

日本经济在1978-1985年的蓬勃发展,和美日GDP差距的不断扩大,同时存在。

为啥会这样呢?还是因为通胀和汇率。

1975-1988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通胀率对比。



1975-1988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对比。



1978年7-9月,日元阶段性高点,1美元 = 180-190日元 1985年2月,日元阶段性低点 260日元。

那段时间,美国处于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时,一个国家的按汇率折算的GDP就会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快速上涨。

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国家经济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看看中国2002-2014年经济学家的文章就知道了。那段时间,中国,也是处于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阶段。当时,记得中国的财经媒体对这个问题的报导也是连篇累牍,经济学家也都是忧心忡忡,担心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导致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但这个阶段,中美GDP的比例突飞猛进,更高的增长率,中国更高的通胀,人民币升值三者叠加,短短十三年时间,就从13.5%直线上升到60%。06-07年,中国按汇率折算的GDP增速,一度达到了30%上下。

4

真正如何比较中美GDP差距是否拉大。应该基于扣除通胀影响,按本币计算的实际GDP增速。

之前我做过一个曲线表格。





中国经济是否遇到了挑战,是。中国追赶美国的步伐变慢了。中美GDP的差距在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缩小的幅度不够大。

但这些不重要。正如1978-1985年,日本GDP与美国GDP的差距拉大,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在1978-1985年衰落了。

重要的是竞争力。

我认为,人民币贬值是好事,除了面子上有点难看,但能大幅增加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美国之前态度一直认为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每次中美经济谈判,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那时的美国政府很清楚,人民币汇率低估,对中国是大好事。

为啥现在不提了?因为那时,美国还想着在市场化产业竞争中取胜。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上升,毫无疑问对美国不利。

现在美国已经觉得正常的市场化竞争已经彻底没戏了。现在,第一得靠金融手段,靠全世界对美国的信心,靠美元霸权吸纳资金。第二,市场化手段已经没戏了,要靠各种制裁禁运。那么,人民币是否低估,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人民币贬值,对美元霸权和金融战有利,可以唱衰中国,对美国的认知战舆论战也有利。所以美国现在也不逼中国升值人民币了。

后面有时间再写一篇,汇率和利率。我的观点是,大胆降息,不要怕汇率贬值。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汇率是波动的,利用现在的时间窗口,大胆贬值,一次到位,为产业发展创造一个窗口期。就算和1978-1985年的日本德国一样,与美国的GDP差距大幅拉大,又如何呢?经济的长期竞争力,远远比GDP数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