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进展有的人开始计算中美航母建造速度的差距,其实算倒是可以算。
计算也有各种算法:
如果从开工开始算:
福建舰2016年开工建造,2022年下水,大约6年。
尼米兹级前几艘5年左右,后面几艘3-4年。
你看,6年>5年,更是大于3-4年。
福建舰是不是慢了?
但是你也要考虑到:
福建舰是中国第一次造弹射起飞的航母,
比如说福建舰曾因为从蒸汽弹射改为电磁弹射中途停工了一年,
中国第一次造弹射起飞航母就用5年,和尼米兹级的前几艘是差不多的。
而且,既然福建舰是电磁弹射起飞,就应该和美国电磁弹射起飞的航母福特级对比。
美国福特号2005年开建,2013年才下水试航,一共大约8年。
你这个福特号航母的建造,是不是慢了?
有人可能要说,美国是第一次造电磁弹射航母,慢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那么请问福特级的第二艘CVN-79约翰·肯尼迪号2011年开工的,2019年才下水,到现在已经建造了12年了,请问何时服役啊?
总之是一推再推,现在的消息是2024年6月。
因此2019年到现在发生了什么?
美国自己的报导透露,福特号还要从肯尼迪号上拆零件进行维修。
更不用说福特级的第三艘CVN-80企业号2017年开工的,下水和服役遥遥无期。
因此,从福特级的第2艘和第3艘的建造进度来看,很难说美国这次也能越造越快。
福特级2号舰肯尼迪号下水如果从进船坞到下水开始算:
福建舰据推测是2020年4月进船坞,2022年6月下水,这样算起来是接近2年。
而美国福特号是2009年11月安放龙骨,2013年11月下水,差不多4年。
所以按照这个建造进度,谁快?
当然,其实中美两国电磁弹射航母的造舰进度还没有比完:
福建舰还没有搭载舰载机进行任务部署。
不过你这个美国的福特号,进度也不怎么样啊。
福特号的第一次出海部署是2022年10月3日到11月26日,总共才53天,而且是到相对局势稳定的西欧附近海域进行部署。
因此,福特号号称2017年4月8日首次试航,2017年7月22日正式服役,结果5年多居然不能出海部署,到底为什么?
福特号今年5月3日出海前往地中海部署,计划是8年。
问题是第二次部署也是只搭载了F/A-18EF和EA-18G电子战舰载机,根本搭载F-35系列。
新航母居然不能起降F-35隐身战斗机吗?
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
第二次部署示意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美国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器、拦阻索和弹药输送装置等等许多子系统都是全新的技术路线,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子系统根本没有进行足够完整的系统测试就直接整合在了福特级航母上。
按照许多国家之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先把新技术研制出来的子系统充分试验,又或者干脆装在成熟的军舰上进行试运行,等到完全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再用于新型军舰。
美国海军之前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巡洋舰就是这样,在充分试验了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AN/SPY-1雷达,再进行大量地生产和装备。
那么如此深思熟虑的流程是谁改的呢?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2001-2006年任美国国防部长。
拉姆斯菲尔德在任上搞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样不顾军事科研的规律强行简化研制新技术武器装备的流程也是其中之一。
此人的辞职也是很不体面的——美军四大军种的报刊一起发文怒斥他已经失去了信誉,这是美军历史上难得的奇观。
然而等到他卸任之后,这种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流程还是没有改过来。
就这样,福特级航母一口气上了这么多不成熟的子系统。
只能慢慢地磨合和修改。
美国船厂那么如特朗普所说,实在不行把蒸汽弹射系统之类的成熟系统装到福特级航母上,边用边改行不行?
几乎不可能,原因很简单:
美国造船业已经极度萎缩,除了美国海军的造船订单几乎很难接到民用船只的订单。
换句话说,美国造船业简直就是靠美国海军军费养着的。
仅靠美国海军军费养着的美国造船业,现在是以下这种困境:
13个海军造船厂萎缩成了4个,
船厂许多设施已经非常落后,
干船坞的平均年龄是89年,而且缺乏养护,
海军未来20年里可能难以未完成三分之一的航母和潜艇保养工作,
积压的维护工作价值大约50亿美元,也许更多,
维持海军船厂的资金还有缺口,目前的投入只是预计成本的一半。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国造船业的如此萎缩?
网上各种关于美国去工业化的议论已经很多了。
1981年至1989年担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打开了去工业化的序幕,是他取消了对于美国造船业的各种优惠措施和补贴,使得大量的造船订单外流。
福建舰侧视图而中国在造航母方面是什么样的呢?
小步快跑,从改装的苏联滑跃起飞航母→自制的滑跃起飞航母→电磁弹射航母。
各种子系统在其它平台上试验之后才装上了航母。
由于造船份额已经占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在其它船只的建造中实践了大量的技术。
这些恰恰是美国丢掉的成熟经验。
听说美国有意请印度帮忙维护检修军舰,那只能祝美国海军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