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被盗,不是什么新鲜事。

相比起那些历史上的“艺术品惊天失窃案”,这次大英博物馆遭遇“蚂蚁搬家式”的慢性盗窃。等一朝发现的时候,大家才惊呼,原来丢了这么多藏品。

2023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官方表示,因馆内藏品(包括黄金珠宝和宝石)丢失、被盗或损坏,一名涉事工作人员被解雇。此消息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让一直以来处在风口浪尖的大英博物馆,再度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大英博物馆的声明 / 图源:大英博物馆网站截图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博物馆之一,馆内共有藏品800多万件,不过大多数藏品没有被公开展出过,此次失窃的,便在此列。

博物馆表示,失窃藏品是一批用于学术研究的小物件,涵盖了15世纪到19世纪的金银首饰、半宝石和玻璃宝石等。盗窃不知道始于何时,持续多久,到了2023年初,内部人员才确认这一点。

面对数量庞大的损失,博物馆的补救措施是,解雇了一名疑似“内鬼”的工作人员——56岁的高级策展人彼得·希格斯,在博物馆工作了35年。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启动了一项独立的安全审查,伦敦警方开始出动:他们要对被解雇者采取法律行动了。

官方并未公布失窃藏品的数量,但内部人士爆料,失窃的藏品为2000件左右。重压之下,馆长菲舍尔表示,其实早在2021年,就有专家向博物馆表示,藏品存在被盗的风险,但是博物馆并未将专家意见当作一回事儿。一位不愿具名的古董专家对媒体表示,2016年或者更早,他就在eBay上见到过待售的半宝石。

这位来自德国的艺术史博士还表示,一旦董事会确定了新的临时馆长,他会立刻辞职。

8月25日,大英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波恩接受了菲舍尔的辞职,并称他“勇敢面对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表示博物馆会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以恢复民众对他们的信心。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

实际上,多年来,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失窃风险一直高居不下,在欧洲众多国家级博物馆中存在着更为明显的安保问题。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面对博物馆的信誓旦旦,民众的反应则十分冷淡。

毕竟,这已经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发生失窃事件了。早在1990年,一件17世纪的酒井田柿右卫门雕像被盗。仅仅一年以后,地下室两个明治时期的雕像又被盗走。1993年,15枚罗马时期的硬币被盗。1996年,一个日本箱子和两本波斯时代的书籍被盗。2002年7月,一座价值五万英镑的大理石雕像被盗……

享誉全球的知名博物馆屡屡被盗,令人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有些啼笑皆非: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一次则是监守自盗的失窃。

在作为游客的外人看来,博物馆有戒备森严的安检,有庄严肃穆的展品,有“此处禁止开闪光灯”的禁地。不过,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而言,则是另外一番世界,特别对于大英博物馆——在这里,只有将近1%的藏品被曝光过。比起藏在玻璃后面的展品,那些从未被公众见过的,躲在门后的藏品,才是最容易丢失的。

当地时间2023年4月6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举行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图为关闭的大英博物馆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安保措施,集中于面向公众的展品,因而针对于其他藏品的关注度也就少了很多。单就安全保护措施而言,目前大英博物馆拥有着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电子传感器、监控系统,员工活动也需要通过刷卡而获取权限。

然而,这一切的科技手段,都需要在安全团队监控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拿着铁饭碗的安全团队职员们,自然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博物馆是有那么一个安保团队,但是他们似乎不怎么上心,这也正是博物馆主席所说的失窃的原因——“集体思维”(group think)。

除此之外,一些馆藏人员拥有着清除或修改记录的权限,他们也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将箱子里的文物重新排列组合,乍一看仿佛什么都没有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博物馆会在失窃后数月,才大喊一声“哎呀,东西丢了”。

藏品可能有点多

长久以来,大英博物馆毁誉参半。支持者仰慕其气势恢宏、藏品众多,讨厌它的人则各有各的说辞。大英博物馆也许应该守护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藏,但800万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世界上很多博物馆会渐进地出售藏品,以保持博物馆的活力,同时也让藏品在新的买家手中,获得更好保护,发挥更大价值。在比利时,除了每个城市的博物馆以外,更是有各式各样的典当行,发挥着文物保护的作用。

比起那些打卡上班的博物馆员工,典当行、拍卖行的老板们,对于自己手头的藏品像孩子一样珍视。

大英博物馆曾经标榜着文化是免费的、公益的、大众的,可失窃的近2000件艺术品,却永远无法被大众看到了。

大英博物馆的另外一个争议就是其展品。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说,“非洲的文化遗产不应当出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和博物里。“此话也引起了欧洲文化世界的反思,不过大英博物馆对此兴趣不大,埃及的罗赛塔石碑、中国的《女史箴图》、日本的《神奈川冲浪里》,以及印加帝国的金制迷你美洲驼塑像,依然伫立在博物馆内,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最后的倔强。



女史箴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在策展人眼中,大英博物馆过度占用资源;在英国百姓心中,博物馆拿着纳税人的钱讨好外国人;在外国人眼中,它又是盗贼的化身。

奥斯波恩主席发出的“让公众恢复信心”的承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失窃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警方调查。失窃以后,博物馆主席奥斯波恩已经聘请了专人前去调查,同时,他还希望筹集10亿英镑来重新布置其永久陈列室。

每年,英国政府都会投入7500万英镑给大英博物馆,而这10亿英镑则需要奥斯波恩自己去找了。

比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展厅,对于博物馆而言,是时候用更多的钱,找更专业的团队,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那些不见天日的储藏室了。

盗窃藏品产业链

尽管这次失窃的藏品年代悠久、数量庞大,但比起历史上那些知名的藏品失窃案,大英博物馆这次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反过来说,正因为这次失窃的藏品不是那种举世闻名的“大作”,盗窃者才得以掩人耳目,长期作案。

在英国,对于藏品众多的博物馆,丢东西的“博物馆奇妙夜”的发生概率,还是很高的。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3日,英国伦敦,一名游客在大英博物馆拍摄精选的希腊大理石半身像 / 图源:视觉中国

2011年,一封伦敦兰柏宫图书馆已故职员的密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在信中,他透露了许多丢失的珍藏书籍的下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图书馆就不断丢失知名藏品,理查德·班克罗夫特和乔治·阿博特等历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原始手稿,均在丢失的1000余卷图书之列。按照密信的线索,人们找到了一座楼,从阁楼到屋顶的房梁,被失窃书籍塞得满满当当。这些书如何被盗,至今仍是个谜。

不仅英国文物盗窃猖獗,对岸的法国也不例外。1911年,与大英博物馆齐名的卢浮宫也发生了失窃案,而丢失的作品是大名鼎鼎的《蒙娜丽莎》。1911年9月,卢浮宫的勤杂工意大利人佩鲁贾将《蒙娜丽莎》藏在斗篷下盗走,留下了一面空墙。当时很多展品需要保养和清洁,因此直到《蒙娜丽莎》消失24小时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一点。讽刺的是,失窃让这幅作品瞬间名噪一时,人们排队只是为了一睹《蒙娜丽莎》的空位。两年以后,佩鲁贾归还了这幅作品,并被判处7个月的监禁。



1914年,《蒙娜丽莎》被盗3年后重返法国

回到本世纪,名画被偷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2004年8月22日,两名持枪男子拿走了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名作《呐喊》。为了找回画作,奥斯陆警方发出了200万挪威克朗的悬赏令,糖果制造商M&M也表示愿意用200万颗M豆,换回《呐喊》。两年以后,《呐喊》终于被警方找回,并且盗窃团伙悉数归案,但警方并未公布更多细节。

当年,意大利人佩鲁贾说自己拿走《蒙娜丽莎》,是让它回意大利老家。但对于大多数的盗窃犯而言,偷走藏品进行套现,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然而,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变现也并非易事,表面上看这是好事,但也可能催生出更复杂、更棘手的难题。



《史上最大的艺术品盗窃案》剧照

艺术品丢失登记册(The Art Loss Register)列出了大约 70万件物品,都是丢失、被盗和被抢的艺术品、古董和收藏品。该网站自称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数据库,总部位于伦敦,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购买或处理物品之前,检查其来源,同时他们也向国家机构提供免费帮助。每年,该组织都会代表国家、执法机构、拍卖行等各类文物收藏机构进行45万次搜索。一旦有失窃物品被官方确认,那么物品就会被登记在册。

因此,对于盗窃者来说,想要套现,就是和时间赛跑。有时,盗窃者不得不压低价格出售,甚至不惜损毁。例如,2005年,价值300万英镑的亨利·摩尔雕塑被盗。经调查,警方认定,该艺术品已经被熔化,并以不到 1500英镑的价格出售。



2005年,小偷偷走了名为“躺着的人”重达2吨的亨利·摩尔雕塑

大英博物馆引起公众愤怒的原因,除了藏品被盗,还在于他们错过了找回失窃物品的“黄金时期”:一些藏品恐怕已经被摧残得面目全非,甚至失去大部分艺术价值,才得以被出售。

它们还没等到在公众面前展示,可能就已经永远失去了原来的风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