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始有消息说,2024年1144型“基洛夫”级巡洋舰3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重新归建俄海军北方舰队后,“彼得大帝”号将进入联合造船集团的修船厂同样进行修缮工作;后来又有相反的消息传出,说俄罗斯海军不打算修“彼得大帝”号了,该舰将在“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归建北方舰队后正式退役,所有舰员队作为后备力量直接全部转移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上。
塔斯社此前报道过,俄海军考虑到维护和升级改造成本过高,可能将被迫退役“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其舰名将由955A型“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继承。


两边的消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不过咱们都知道,俄罗斯海军在舰艇制造和维修上的消息,从来都是摇摆不定,一天换一个说法,作为吃瓜群众咱们吃瓜就好嘛。这不,最近几天,又有新消息传来了。

根据8月26日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公司近日有消息人士对外透露,“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的维修费用,目前已经超过了2000亿卢布。这位消息人士抱怨说,当时俄罗斯海军认为,只需要500亿卢布就可以对该舰进行维修,维修周期也被乐观地规定为5年之内完成,可谁也没想到,目前对于“纳”舰的改装变成了这个样子。
塔斯社最新报道


由于消息是塔斯社放出来的,因此权威性还是颇有保证的,那大伊万还能说啥,只能说无语了。从这里也可以证明,为什么俄罗斯海军实在是绷不住、打算就到此为止而不是继续改进“彼得大帝”号了。

技术上的磕磕绊绊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都知道,“纳”舰的维修和升级合同是从2012年开始执行的。

当年,俄国防部和联合造船签署的协议价格和维护工期都是确定的——500亿卢布,5年完成,2017年左右归建北方舰队。结果在执行过程中可谓是幺蛾子频发,比如我们之前提过的,大量预定的装舰设备被发现还没有通过国家试验:

比如著名的、给22350型护卫舰使用的5P20K型警戒雷达,该型雷达一直到最近几年才达到堪用的状态,更不用说在2012年的节点上,装在“纳”舰的桅杆上边了;又比如UKSK-S型通用垂发,配套的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更是在去年才基本做完国家试验开始量产。

这导致“纳”舰的改装从一开始就磕磕绊绊,技术状态一改再改,改进工作一开始就出师不利。正是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加上频繁调整舰艇技术状态,导致“纳”舰在改进问题上反反复复,原本打算五年之内改完,居然硬是从2012年拖到2023年,改进周期拖了十年。

管理上的一塌糊涂

从项目超支的情况看,500亿卢布的项目最后被搅成2000亿,5年的维修周期被搅成12年。即使考虑到卢布的汇率因素,2012年的500亿卢布大概相当于100亿人民币,2023年的2000亿卢布则相当于152亿人民币,不考虑汇率因素则“纳”舰的项目经费是预定经费的4倍,计算汇率的话项目经费也超过了原定经费的50%。

咱们经常干工程的大哥都知道,在竞标时如果计算的预算比项目的批准预算超过50%,那都是违规、算废标,如果在项目结算时候超过预算50%以上也是麻烦。俄罗斯海军一艘“纳”舰,动辄预算超支,项目周期超支,俄罗斯联合造船的项目管理水平真是一言难尽。

同时,这种项目经费超支和项目周期严重拖沓的问题,在俄罗斯海军的军舰改进上并非孤例。我们都知道,比如著名的1144.5型“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改进方案,还有几艘1155大型反潜舰的改进,全部都出现了巨大的超支和拖沓问题。其中前者的项目拖延和超支问题和“纳”舰相比,堪称一对卧龙凤雏,这证明了俄罗斯的造船/修船企业不仅仅是在“纳”舰的改进问题上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而且项目拖沓成这样,再考虑到著名的摩尔曼斯克第35修船厂的那次“反腐风暴”,抓了一大批对着“库”舰维修经费上下其手的高层中层。俄罗斯造船企业在项目管理上的低效、项目经费上的超支,说不定还牵涉到极其惊人的浪费和腐败问题,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正对着俄罗斯海军维修舰艇的宝贵卢布开刀呢。

俄罗斯海军的装备发展
最后,从俄罗斯海军装备发展的角度来说,也难怪俄罗斯会在改进完“纳”舰之后就放弃后面的“彼得大帝”号了,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一方面,从“纳”舰改进过程中的天坑来看,可以发现这些建造于苏联时期的海军舰艇,其舰况根本没有俄罗斯海军评估的那么好。或者说,俄罗斯海军与联合造船在评估过程中本身就不太客观,想借着评估工作误导决策都说不定。也正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纳”舰在改进过程中,项目经费水涨船高,项目周期遥遥无期。

作为对比,那“彼得大帝”号的舰况,尤其是核动力系统的状况,怕是跟“纳”舰一对卧龙凤雏。就算俄罗斯海军在2024年能把“纳”舰给安安稳稳送回到北方舰队的战斗序列里,接下来改进的“彼得大帝”号,只不过是从一个坑跌进了另外一个坑里……这谁能绷得住?别说俄罗斯海军这种囊中羞涩、本来最注重的就是核潜艇的海军了,就算美国海军这种烧钱大户、花钱如流水的土豪这样糟践海军装备建设经费,怕是都绷不住了。

另一方面,按照改进“纳”舰的花费,不同时段的汇率计算,花费了高达100亿到150亿人民币的价格和12年时间。基本上对军舰造价有个基本了解的军迷都知道:有这100亿或者150亿人民币,崭新的055大型驱逐舰都置办不止一艘了,给我们12年时间,都能搞定不止一个航母战斗群了;就算是美国海军最新的伯克3型驱逐舰,一艘造价也就20亿美元左右;就算俄罗斯海军自己的22350型护卫舰,目前的造价也不过500亿卢布左右。
22350型“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


这意味着有改进这一艘1144型巡洋舰的功夫,都够俄罗斯海军搓4艘22350型护卫舰出来了……相比较大而无当的1144型核动力巡洋舰,相对新锐的22350型护卫舰不香吗?或者说如大伊万之前在微博上说的那样,俄罗斯自己采购的T-90M主战坦克的内部调拨价格也不过2亿卢布多点,有改进这一艘“纳”舰的钱,都够俄罗斯陆军制造1000辆T-90M主战坦克、把乌克兰给打成渣渣了。

所以说,有这么多值得花钱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可以花的很高效的地方,俄罗斯军队接下来疯了才会把宝贵的银子花在“基洛夫”级这种大白象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结局了——俄罗斯海军决定彻底弃坑,在2024年凑合着把这艘“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送回北方舰队之后,“彼得大帝”号就弃之不用。而且接下来在“纳”舰上改进的经验和教训,预计还会被俄罗斯海军用在后续对于苏联时代舰艇的处理上。

因此总的来说,看起来,俄罗斯海军在未来,除了少量具备象征意义的、苏联时代的大型舰艇,其余舰艇将在我们的眼中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