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缅北诈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知怎么地,就有人提出:既然国家军队不方便出手,那么我们能不能组建一支类似瓦格纳集团的私人雇佣兵组织,买枪买炮,然后潜入边境地区,强攻缅北解救被困同胞?

还有人说:中国14亿人每人捐1元,组建3000人的特种兵,需要会维护就驾驶战斗机,由5架B-2隐身轰炸机掩护,6架黑鹰直升机运输,直奔缅北KK园区........

让我一时间无法分别他是认真的,还是在高级黑。妥妥的电影看多了,这些人你给他们解释是没有用的。你说中国大陆不允许存在雇佣兵组织,他们说可以和瓦格纳一样在香港澳门或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公司形式申请成立。

这种智商水平的发言,我们平时多看一眼就是输,无奈,一大群完全不懂相关知识的网友,表现极为支持和亢奋,而且越传越广,有不可控的发展趋势,有人还出谋划策,有人要捐钱捐命,有人说会开车用枪。

这种企图凭一己之力,深入境外,拯救自己被困同胞的想法虽然“令人敬佩”,但是却暗藏着重重艰险,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灭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以军事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这种小分队深入敌后,进行拯救人质任务的难点,为这群“特种兵们”出谋划策。

历史上任何一次小分队深入敌后的破袭或营救行动,都离不开周密细致的情报工作保障。对于缅北来说,这更是难上加难。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现代地区,缅甸北部虽然也引入了一些现代工业产品,但是本质上它仍然是一个前现代的农业社会。

▲台湾媒体探访缅甸首都仰光,在缅甸即使是大城市,基础设施也很落后,更何况北部的战乱地带
它没有稳定的行政、物流体系也没有正常的人口流动机制,有枪的军阀和盘根错节历史悠久的宗族形成了一个本地人口稳定的熟人社会。

即使美、俄、英、法这样在海外长期有稳定的势力范围的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在发动此类行动之前,也要依靠人力与技术情报力量在目标区域进行长期的情报刺探累积工作,才会派出精锐部队最后发动袭击。
他们的情报网都是长达数月、数年乃至于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美军在发动对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的袭击之前,尽管已经累积了大量的技术情报,但是还是派遣了一支特工小队在本拉登的别墅外租下了一栋建筑,执行了长达数月的人力情报监视工作,以彻底摸清本拉登住所附近的社情、民情与防卫情况。

对于民间人士来说,想达到这样的情报保障水平可谓天方夜谭。在目标具体位置、目标活动规律、周围安防设施、当地社会情况等信息都摸不清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显然成功几率几乎为零。

如果想用强力手段,从犯罪分子手中带出被扣押的人员,那么强大的武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的前提条件。
能够具备这种行动能力的特战部队,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集全军后勤之力优先保障的精锐单位,他们的通讯器材、夜视器材、单兵装具、武器与瞄准具,每一样都是优中选优的上品。和出色的性能相伴随的,是这些器材昂贵的价格与严格的管制渠道。
即使按照“出厂价”计算,现代特战队员单个士兵完整的通讯、夜视、防化和武器弹药,其价格也能轻松达到3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这些设备,并不是随便一个普通士兵就会用的。

在没有国家背书的情况下,平民想搞到这些东西,钱只是最容易解决的一部分。更何况我们在电影里看见的那些酷炫的枪支、夜视仪、闪光弹、热成像瞄具其实只是大国特战部队里最为肤浅的装备。就算全部砸钱不惜重金都能买来,也只能算是刚刚有了个“表皮”。
每次大国特战部队执行任务的底气,从来不是这些队员身上的单兵装具,而是后方的支援力量。
一次完整的深入敌后行动, 除了执行任务的精锐特战小队以外,还必然有一个高级别的联合司令部坐镇后方,协调三军部队。

空军的战斗机部队需要时刻待命,提供空中掩护,保障空中进入和撤退通道的顺畅,为了以防万一甚至还需要有专门的加油机和预警机在空中待命,以确保整个空中机群可不间断地在天空中值班,更进一步,空军专门负责搜救飞行员的部队也需要一并加入,以确保可以在航空器损失后第一时间从敌占区抢救宝贵的空勤人员。
陆军的航空兵部队或者海军的特战舟艇部队需要周密计划,随时做好用武装直升机/突击艇开路,掩护运输机/冲锋艇紧急撤离前出部队的计划。并且,一定要准备额外的运力,随时投送待命的“快速反应部队”进场,确保前方的小队不会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还紧紧是战场准备的一部分,后方的外交、公关以及急救团队,也是非常庞大且专业的需求。
对于民间自筹资源建立的小队来说,以上条件基本上都是天方夜谭……

在有了情报保障和武器保障之后,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依然不会贸然投入作战,他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专项训练才能说是“有把握”。
为了确保突击部队攻击顺利,在执行任务之前,所有参战人员会在专门搭建的模拟行动场地里进行针对性训练。
美军在击毙本拉登之前,其突击部队就在与巴基斯坦气候相似的内华达州训练场里搭建了1:1的拉登住所,供所有突击队员专门练习,在真正投入实战之前,美军的突击部队已经对自己要突袭的建筑物结构了如执掌了。



突击前飞机要降落在哪?进入建筑物内部前要破拆哪几道门?搜杀拉登需要清理哪几个房间?破门之后用何种队形?这些问题在真正发动进攻之前,都已经被每一个突击队员熟悉了。
饶是如此精心准备……美军在突击时仍然折损了一架昂贵的隐身版本的黑鹰直升机才完成任务。

为了对突袭任务保密,这样的训练场所,还必须建立在远离居民区的隐蔽场所之内,以防人多口杂提前泄露天机。
在侦察、情报、武器装备、训练场地都有保障之后,就是漫长的实战化训练了。一遍又一遍枯燥地练习突入、搜索、射击、撤离……
在这段时间内,整个突击队要打掉海量的弹药,其消耗的子弹、闪光弹、手雷简直不计其数……没有专门的武器弹药保障体系,光是训练的弹药费和油费就够把一般的有钱人打破产。

缅北的犯罪集团,不同于国内一般处突抓捕案件要对付普通犯罪分子,它不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的犯罪团伙。
而是成百上千的互相之间联系复杂的准军事组织,要对付这种规模的犯罪分子,突击队人数少了并没有太大用处,或者说人数少了就是真“被发现即被消灭”。
以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为例,1945年1月30日,美军执行的“卡巴那图营救行动”。此战,美军用精干力量突击位于菲律宾卡巴那图(甲万那端)的日军战俘营,解救了那些已经被折磨得形容枯槁,濒临死亡的盟军战俘。

从身体状况来说,当时的盟军战俘和缅北被折磨关押的被骗人员应该非常相近,都是长期饱受虐待,营养不良,很多人能否还有自主行动能力都要打个问号。
为了保障行动成功,美军动用了127名训练有素的游骑兵突击队员,并联系上了约200名熟悉当地环境的菲律宾游击队进行配合。

▲以突击行动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大偷袭》中的片段
夜间在突击队匍匐接近战俘营准备发起突击时,为了引开日军看守的注意,美军陆军航空兵还专门出动了一架P-61式双发战斗机,在战俘营上空关闭其中一台发动机,假装发生事故即将坠毁,吸引日军探照灯往另一个方向看……
在这样的精心策划之下,美军和当地的菲律宾游击队最终在战俘营里有700名日军看守,附近驻扎着8000多名日军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场成功的大规模营救。
他们不但营救出了512名盟军战俘,并且一举击溃了战俘营的日军守军,总计击毙日军超过了500人(在守桥阻击日军援兵的过程当中,菲律宾游击队巧妙的利用地形和黑夜环境,使用巴祖卡火箭筒一举击毁击伤日军坦克4辆),自身只付出了突击队员2人死亡,战俘1人死亡,菲律宾游击队21负伤的微小代价……

▲美菲联合突击队手里的自动、半自动枪械在黑暗里的对射中完全占据了上风,一方面压制了日军火力,另一方面让日军误以为来袭的敌人很多
此战可谓是一场教科书般的营救战斗,他们之前通过周密的化妆侦察摸清了日军的部署,充分的利用了自身自动火力强大,突击队员单兵战斗素养高,夜间突袭时日军反应不及时的优良条件,开始就集中火力,将许多日军消灭在了营房当中,将以少打多的战斗,演变成了对日军“一边倒”式的屠杀式的战斗。另一方面,为了阻击前来增援的大批日军,菲律宾游击队炸毁了路上的桥梁,在小路上用火箭筒堵住日军坦克。
在他们的成功经验里,民间组织非常难以复制的两条就是来自空中战斗机的协助和美菲突击队的庞大规模,127名长期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员绝非是几个军迷和退伍兵能拉起来的队伍,当地200菲律宾游击队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是在缅北行动时难以复制的。

缅北电诈园区附近的很多人,说白了就指着中国人发财呢,他们和当地的犯罪集团并不是当年菲律宾人民和日本占领者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而很可能是“你吃肉我喝汤”的附生关系,在这种恶劣的群众环境下,外来的突击队很可能寸步难行……

和“卡巴那图营救行动”相反,历史上著名的“黑鹰坠落”行动可就是反例了,同样是训练有素的特战突击队员,在进入城市之后,因为重火力准备不足,缺乏装甲力量及时援助的原因,陷入了苦战,尽管美军特战队员靠一己之力,打出了很高的交换比,但是仍然不能掩盖此战目标未能达成,撤出时灰头土脸的结局……
不过相比于下面将要介绍的另一场战斗,连黑鹰坠落的结局都能算是好的了,因为毕竟再怎么说,黑鹰之战时的美军特战部队,还抓了一群要抓的目标人物,至少杀伤了十倍以上的武装分子,基本上整建制的撤出了战斗。

而在2020年5月4日,由美军前退役士兵“乔丹·古德罗”策划的针对委内瑞拉的登陆突袭行动当中,美国人组织的由业余人士拼凑的雇佣兵团伙,刚一登陆就被委内瑞拉军民携手团灭了。
这伙佣兵在突袭之前,先在网络上吹嘘自己的行动计划,然后乘着民用快艇,在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拿着网购的劣质装具和武器向委内瑞拉发动渗透,然后海岸上的委内瑞纳军队早已守株待兔,瞬间团灭。

只一轮交火过后,雇佣兵团伙13人被击毙,8人被生擒。完美体现了字面意义上的“全军覆灭”四个字。


大家不妨仔细想想,假如某些视频平台上的网友,真的凭自己的能力,发动一场针对缅北电诈园区的突袭营救行动,究竟是会像“卡巴那图营救”多些还是会像“委内瑞拉”闹剧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