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日本的奇葩武器,相信很多军迷都有所耳闻。在二战时期和更早的间战期,日本的武器设计师搞出了一系列奇形怪状,让人看了直呼离谱的作品。

在这些奇葩武器中,轻武器绝对是个重灾区。从马桶搋子一样的反坦克刺雷,再到著名的“歪把子”十一年式机枪、南部94式手枪,以及今年来经常在游戏里出场,丑的吓人的南部试制冲锋枪。从外观到结构,甚至是使用方法,全都透着一股离谱的味道。
但如果要问军武菌,这些日本武器里面哪一种最离谱,上面这些奇葩可都排不上号。在1920年代,日军研发了一种足以让很多人惊掉下巴,甚至让人难以相信其真实性的诡异武器:手枪军刀。

在刀剑上结合一把手枪,这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在17-18世纪,这种手枪剑曾经得到了广泛使用,一般来说都是贵族的防身武器,或是海盗劫匪吃饭的家伙事。这类武器基本都将枪管与刀身平行布置,关键时刻即可起到杀伤敌人的作用。

但到了20世纪,这种设计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手枪已经成为一种成熟武器,能够连续发射多发子弹,足以满足一般的战斗需求。长刀剑作为一种战争兵器,已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显然,有一个国家并不这样想——那就是日本。

作为为数不多的,在二战时期还大量配发携带军刀作为武器的军队,旧日本陆军在守旧程度上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骑兵在机枪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刀剑在战场上也无法与子弹对抗,但日本人依然没有放松对骑兵武器和军刀的研究。
1921年,日本陆军技术本部提出了一个乍一看非常离谱,仔细想想也还是非常离谱的想法:设计一种附带手枪的军刀,或者说是能和军刀结合的手枪!

这种武器的设计参考了骑兵学校的意见,在骑兵冲锋时,军刀可以用来砍杀敌军,而手枪又能单手在马上射击。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使用方法和效果都有待考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陆军技术本部要求东京炮兵工厂试制两种原型枪:一种是枪管和刀身平行,握把垂直于刀身的甲型,另一种则是枪管和刀身垂直,握把和刀身在同一直线上的乙型。
对于手枪军刀的性能,日本陆军技术本部也提出了比较详细的指标:口径必须采用和实验中的自动手枪相同的8mm南部手枪弹,弹容量8发以上,弹匣和刀身要能卸下,能够快速从射击姿势转换为劈砍姿势。刀身和枪身结合牢固,刺杀、砍杀性能良好,长度与32式军刀相同,重量不能超过1.8公斤。

接到要求后,东京炮兵工厂开始了对手枪军刀的研究,并在1922年和1923年制造了乙型和甲型的原型枪,交付陆军测试。在早期测试过程中,刀身和握把垂直的甲型就因为供弹可靠性存在问题,以及不利于操作被放弃,基于乙型的设计则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
但在1923年,随着日本关东大地震的爆发,手枪军刀的研制受到了严重阻碍,早期的原型枪也丢失了。经过改进和重新设计,1924年,东京炮兵工厂生产了一支改进型号的手枪军刀,交付骑兵学校进行测试。

经过测试,骑兵学校认为手枪军刀的刀身和握把角度需要进行调整。由于此时日军的制式手枪——南部14式手枪已经接近定型,骑兵学校还要求厂家在这种新型手枪的基础上进行,制造大型和小型手枪两种版本的样枪。在最终测试中,小型手枪的表现更好,而大型手枪的表现不佳。
但接到骑兵学校的报告后,这个从头到尾都写满了“离谱”的方案,很快就被日本陆军技术本部给毙了。
首先,结合了手枪之后,军刀本身的操作不够方便。20世纪早期的手枪尺寸一般都不小,想在上面结合一把军刀,显然会增加握柄的厚度,对武器收购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手枪的重量也很不利于军刀的挥砍。

反过来,结合了军刀的手枪也很难正常瞄准射击。军刀毕竟是一种沉重的武器,而且会让手枪的重心发射严重变化,射手根本无法单手握持军刀手枪精确射击。手枪军刀的结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更重要的是,手枪军刀的结构强度存在天然的缺陷。
作为一种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军刀的刀柄是一个重要的受力件,有着极高的强度要求。如果刀柄太软或者太脆弱,就可能在使用中失效脱落,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了提高刀剑的耐用性,绝大多数军用刀剑都采用了全龙骨式的刀柄结构通过一根粗壮的,与刀身一体的龙骨与刀柄固定在一起,并通过铆钉或其他零件严密的固定在一起。

但在手枪军刀上,这种固定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日军提出的手枪和军刀能够分开使用携带的指标,这种要求完全和刀剑设计的原则背道而驰。在一些手枪军刀的原型上,刀条通过一个外置的卡隼固定在握把的右侧,龙骨部分仅仅是简单的卡在握把护片上,只要刀身受到横向的撞击,脆弱的固定结构就可能立即损坏。

而在另一些原型枪上,军刀的刀柄和手枪握把似乎完全固定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或许比分离式的手枪军刀更坚固,但由于结构的限制,手枪军刀几乎不可能和传统刀剑一样用铆钉或销子固定刀身,同样属于较为薄弱的设计。

而且,这样设计出来的手枪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佩带军刀时手枪无法拆下,枪口就会不可避免的指向射手前方,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如果枪膛内有弹药时走火,就可能会伤及自身和友军。类似的,取消扳机护圈,增加护手的设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经过了几年的论证、测试和扯皮,最终在1929年,日军认定这种手枪军刀的缺陷是无法解决的,也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理由,彻底终止了相关研发。而生产出来的原型枪也在日本战败之后,成为了美国人的战利品。

不过,由于这种手枪的设计年代较早,而且只有少量原型枪问世,国内外对这种武器的研究都非常少。而且,这个设计实在过于奇葩了,包括军武菌在内,很多人都曾将这种奇葩武器当做是个人改装的个别案例,甚至是后人用枪械零件伪造的假古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