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版《芯片法案》获批,欧盟内部压倒性通过法案。欧洲计划投入430亿欧元,于2030年将其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翻倍,从目前的10%增加到20%。欧盟的资金投入略低于美国,但欧洲的决心更为坚决,目标更为激进。不过欧洲的困难远大于美国,若要实现目标,欧洲的芯片产业政策将不得不更为强硬。欧洲议会负责新芯片计划的首席谈判代表伊娃·梅德尔回应,“《芯片法案》不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法案”。


欧洲既有末日降临般的危机感,也有病中惊坐起的自救决心,一向浪漫的欧洲在短短14个月内就完成了27个成员国的谈判,这对欧盟是破天荒的高效。在接下来几年里,欧洲如果拿出虎狼政策,我们不要过于吃惊。全球产业政策竞赛既然已经宿命般地全面打响,就不要再吃惊有什么突破常识的事情发生。关键是,以举国体制发展高科技此前是我们的独门利器,现在欧美全面偷师,当大家都补贴之后,只有看谁扶持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最后的倔强


正在俄乌冲突中持续失血的欧盟,为推动芯片法案几乎掏空了所有口袋。成员国和私人支持之外,没有多少私房钱的欧盟自己拿出了33亿欧元,这些资金本挪用自地平线和数字欧洲项目,为此欧盟开了大量的会来安抚利益相关方。德国计划是欧盟芯片法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德国提供的200亿欧元挪用自气候与转型基金。如此德国不光掏空口袋,还放弃了“信仰”。


对于全球最先去核、最看重环保和清洁能源的德国而言,这是非常重大的转变。主张环境保护主义的德国绿党是其第三大党,多次和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常年有20%多的支持率。由此可见,环保和气候议题在德国有多重要,但现在全面给芯片让路。


此外,欧洲长期有反对产业政策的洁癖,但是在美国推出以敌视中国为名的芯片法案,以及虹吸盟友制造业的《反通胀法案》之后,欧洲不得不痛苦地觉悟。欧洲智库将其解释为“当所有竞争对手都在使用兴奋剂的时候,无论你喜欢与否,你不服用兴奋剂就无法参加比赛。”


德国德累斯顿的州长说,“我们不能允许战略技术完全在亚洲或美国”,德国政府透露由于缺乏半导体,2021年德国GDP 损失1~1.5%,约400亿欧元。


更重要的原因德国人没有讲出口——押宝半导体或许是欧洲背水一战的机会。欧洲在错过数字时代之后,眼看传统强项汽车产业也江河日下。欧洲的未来在哪里?欧洲的GDP和就业机会从哪里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讲得很直白,欧洲要掌握经济自主权。


半导体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底层支撑,既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又能产生大量就业机会与税收,再高蹈的价值观和未来理念也不得不让路柴米油盐。


欧洲大手笔


欧洲选择芯片并非没有道理。欧洲以及德国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工业设备制造中心,随着智能化的大幅进步,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和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对芯片的需求较为强劲。欧洲预测对尖端半导体的需求每年将增长15%,而对成熟技术芯片的需求每年增长3%。


欧洲也有基础。德国这些传统欧洲经济强国有较为深厚的半导体产业积累,以德国为例,德国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大型半导体公司,制造包括英飞凌、博世,EDA有西门子,设备有蔡司等。在强大汽车制造业的支撑下,欧洲的汽车芯片尤为发达,全球汽车前五芯片巨头欧洲具有三家,恩智浦、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


国家援助的水平取决于企业投资的多少,企业的态度又取决于政府的扶持力度。德国对新建晶圆厂的补贴比例非常高,甚至已经超越美国。美国《芯片法案》计划拨给半导体制造的经费是390亿美元,法案规定,直接补贴金额约占资本支出5%~15%。而德国的补贴基本稳定在公司在当地总投资的20%~35%之间。德国的芯片援助计划还会提供至少3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GF、博世等在德国境内有芯片制造工厂的企业将受益于本项援助计划。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英特尔决定增加投资后,德国的补贴也从68亿欧元追加到了100亿欧元,最终英特尔300亿欧元砸向德国,这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外国直接投资。英飞凌在德国总投资50亿欧元新建的12吋晶圆厂,也是英飞凌历史上最大的单一投资。台积电在谈的德国建厂项目,如果进行顺利,这将是台积电在欧洲开设的首家晶圆厂。Wolfspeed在德国斥资超30亿欧元建设的工厂,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碳化硅半导体工厂。


新晶圆厂的建设计划为欧洲带来了振兴半导体产业的希望,也为德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英特尔的计划,在第一阶段的建设过程中,该工厂预计将创造7000个建筑工作岗位,在英特尔创造约3000个永久性高科技工作岗位,并在整个行业生态系统中创造数万个额外工作岗位。英飞凌、GF的工厂落成后,届时将会分别创造1000个新的工作岗位。Wolfspeed工厂也会带来数百个就业机会。


欧洲的困难


欧洲的梦想很大,但困难也不小,这也是欧洲给钱更痛快的原因。


由于俄乌冲突,德国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德国政府部门提出了为能源密集型行业提供电力成本补贴的计划,提议到2030年将价格上限限制在每千瓦时0.06欧元,约为当前水平的一半,公共财政的估计成本将达到250亿至300亿欧元。


德国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在德建厂将会抬高芯片的价格。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雇主支付的平均每小时劳动力成本为39.5欧元(约合43美元),同比增长5.6%。2023年3月,美国私营行业雇主的平均薪酬成本为每小时40.79美元,明显低于德国。


欧洲的营商环境也对上马大型半导体制造企业不那么友好,此前特斯拉德国工厂由于环保法规限制,当地居民的环保洁癖,迟迟不能建成开工,德国成为马斯克长期吐槽的靶子。这些芯片工厂大概也要把马斯克的路要重走一遍。


更糟心的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这个法案出台之后,大型国际企业立刻收缩在欧洲的投资,将此前承诺的项目掉头投向美国。


此外,质疑者认为德国的芯片需求主要来自于汽车和工业,这些行业并不需要如此多的先进工艺芯片,将资金投向先进工艺是不明智的。按照英特尔的计划,其在德所建晶圆厂主要是为英特尔产品和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客户提供服务,未来也将尝试生产2nm以下的芯片。


最头痛的还是钱从哪里来。至少德国筹措资金不会短期完成,德国资金计划于2027年之前分配给德国和国际公司,因此2030年市场份额翻倍的目标相当紧迫。


尽管芯片巨头们积极响应,英特尔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格罗方德公司和意法半导体公司根据去年欧盟委员会的提议都已经宣布了新项目,但电子信息产业才是芯片的大主顾,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存在感不强的欧洲,要想消化这些产能,依然缺少说服力。


不管有多少困难,欧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要找到立足之道。而且它投入资金如此之多,一定要想办法盘活这些芯片产能,在欧盟的政策工具箱里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工具。


近些年来,由于本土互联网产业孱弱,欧盟对美国互联网巨头以数字税、反垄断等名目开出了高昂的数字关税。即便美国一直施加强大压力,暂时冻结数字税,但欧盟针对美国互联网企业总能找到自己的牌打。现在欧盟下定决心构建自己的先进集成电路制造业,那么解决电子终端的芯片需求所需的政策工具应该也不是问题。


思考与展望


全球半导体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欧盟芯片法案体量巨大,欧洲又有较强的自主性,也有巨大的市场,当欧洲躬身入局后将对全球市场、对中国产生重大冲击。


一,半导体进入后产业政策阶段。此前,以举国体制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但随着西方全面模仿,西方政府大力投资半导体产业,按总额计算已经超过我们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相对来说,产业政策的加成作用已经从我们的半导体产业中消失了。


二,政策竞赛比拼的是政策落实程度。欧美都推出了轰轰烈烈的芯片法案,但是最后能落地多少,我们要打个问号。欧美制造业空心化多年,重拾制造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现实成本估计会远超预期成本。全球展开产能竞赛,市场空间一定受到挤压,当预期低于设想,最终有多少企业资金可以完全到位?有多少政府配套可以完全落实?所以现在不差钱的芯片法案只是纸上富贵。


三,法案的推进效率不容乐观。美国芯片法案推动已经快一年了,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人才严重不足。由于芯片制造对劳动纪律等方面要求较高,而美国政府和当地工会严格限制台积电等使用外籍人才的数量,所以台积电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如果拖延时间过久,恐怕有些项目就陷入不进不退的境地。欧洲的产业人才不比美国充裕多少,恐怕同样的故事也会在欧洲上演。


四,胜负手是政府选择扶持的企业的质量。所有政策和规划的落地最终要靠企业,欧洲吸引企业不问出处,制造为王,不问所有只求所在。德国总共200亿欧元的补贴计划,将近一半就给了英特尔,只因为英特尔答应会落地先进制程。本来德国也有很强的芯片企业,但是德国很清楚龙头制造企业对整个芯片生态决定性的带动作用,只有围绕大型、龙头、平台型企业才能快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所以德国宁可重金“养外人”,也不乱撒胡椒面。


五,专业程度比砸钱多少更重要。当各大经济体都围绕自己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特点拿出产业政策之后,产业政策的专业程度也成为产业竞赛的一部分。当投入的金额确定以后,如何设计产业政策,如何提高产业政策的专业程度,成为产业政策竞争的主题。


总结来看,欧盟半导体产业政策的推出,对中国半导体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后果。欧洲对先进制造的扶持,一方面降低了西方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攻击力度,毕竟大家都在补贴,而且西方补贴得更多;另一方面,接下来欧洲和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直接竞争增多,欧洲后续可能还需要推出更具争议的政策辅助欧洲市场消化先进产能,更要加大和美国竞争的强度,客观上分散中国承受的压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大家都有产业政策加持的前提下,大家都开始逐底竞争,中国企业失去独享产业政策的加成效果。如何成长壮大就要看企业自己的竞争力,相比西方企业可以无障碍获得国际资源,我们的企业外部环境更加艰难。那中国企业就必须练好内功,一定要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 (ID:icwise),作者:芯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