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 (ID:liufeinotes),作者:刘飞Lufy,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很久没做什么年度回顾了,不巧又看到白光写的这篇:写在 33 岁,想了想,要么还是总结一下吧。人生就是旅途嘛,记录才是正经事。
一共 4 个关键词。
内容即产品
最近才意识到,这两年自己为什么把情绪价值都寄托在了做内容上,因为做内容就像当年做产品。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都有作品感。做出好的产品,跟做了一个好的播客一样,是值得跟别人炫耀的。比起赚了多少钱,这种炫耀更有趣一些。
都可以有用户反馈。产品和内容的优劣,都是直面用户的。有的行业,所有的工作都是面对甲方或者老板的,这种境遇下内心会窄化,成为精神上的附属,是痛苦的。直面用户,交付东西,会更有主体性。
都能迭代。我常跟朋友讲,任何设计,设计的过程从来不是最有价值的,或者不是最有成就感的。真正创造价值的,往往是在被使用后,是在用户发觉有问题并得到设计者的解决后。看着自己的产品/内容变得越来越优质,这是种成长感,也是真实的成长。
那要问是不是要继续做产品,当然还是要看是否有机会了。毕竟时代变了,如今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是当年的产品经理了,或者更准确说,是包装成产品经理这一名称的需求文档工人。
做内容对我来说,还能勉强回忆起当初的一点点荣光。别人会好奇你怎么做的、会尊重你在细微之处的巧思,也会在得到帮助时特地来表达感谢的。放到做别的领域,往往字里行间都是问“你赚了多少钱了”“能帮我赚多少钱”。10 年前选择做产品的,大都还真不是图赚钱的。别笑,是真的。
就着做内容的工夫,也在做小的产品,很有乐趣。经历了短暂黄金时代的产品经理,怕是会变成“遗老”,只愿意做古典的事情了。我也估计会持续这么以贩养吸下去。
AI 和场景
今年科技圈的关键词必然是 AI,可能还有一点 XR 的地盘。不过 AI 真的可以说是在移动互联网之后,难得让人看到科技迭代可能性的曙光了。
我没怎么聊 Web3,元宇宙也说的不多,AI 比较动心,前后做了很多播客,也写了很多公众号文章,继而就乏力了—— 大语言模型作为 AI 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讲,是伟大的进步。然后呢?
创投圈呈现一种怪状:都讨论得热火朝天,谁的大模型有几多参数,哪个大厂 AI 团队规模如何,Transformer 的论文作者分别去哪家公司了都门儿清,却很少看到真正的现象级投资和规模化的创业潮出现。像是谈着军国大事的村头老儿,指点江山,最新的战机的侧翼上的零件都很熟悉,恨不能明天就扛枪去沙场,但征兵的真来了,立马作鸟兽散了。真正在做 AI 创业的都是财务自由却尚未实现职业理想的老创业者们。
倒不单纯是行情不佳,都变得谨慎。我后来的感想是,似乎 AI 只是技术,而且是很底层的技术。移动互联网是技术吗?是,却这是包装好的完整的技术,背后有大量的底层技术和演变周期。就像 Python 出现时,或者 OFDM 技术出现的意义,很重要,但若是做一个“Python 创业者”总未免有点奇怪,就像一个大侠说自己的武器是铁一样,要做一个以铁知名的大侠,而不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铁是底层的元素,不是真正的场景价值所在。
还有相当一部分 AI 创业者的产品,就还是 iOS 初期的打火机和手电筒,只是玩具,并无太大价值。
AI 究竟会以什么形式融入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是以如今难以预测的方式,或者严格说,应该是如今可以预测的成千上万种可能性中的一个。现在举着 AI 的旗帜创业,跟移动互联网初期说自己是 Python 创业是一样的。迟早大家会变成电商创业、外卖创业、网约车创业、内容平台创业等等。做的依然是业务,做的不会是技术。
那照这么说,合理的做法就还是之前跟少楠聊 AI 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最好手头的工作,等待新技术真的迭代到自己头上,把握住机会就够了。
另外就是对身边的 AI 含量足够警惕。某些领域 AI 的含量提升了,那就说明落地的概率变大了,值得去关注。例如 AI 绘图。
(这是我这几个月最满意的 AI 绘制的播客封面,在半拿铁讲苹果简史系列中使用)
选择与睡觉
越来越觉得,选择做什么样的事儿的标准就两条,都跟睡觉有关:早上愿意起床,晚上睡得好觉。
早上一睁眼,先进脑海的是今天这个班真的不想上了,以及各种烦躁的无解的课题,上班跟上坟一样,就说明不值得。起床想想今天干的事儿挺有意思的,挺有价值的,才是好信号。
回想过去十年的产品经理生涯,后来的几年,尤其在阿里时,真是睁眼苦,早上起床,色声香味触发,全是苦,毫无乐趣可言。还真的不是自己矫情,或者脆弱,在工作前些年,能看到做的事情落地,看到自己显著有成长,愿意在上班路上就琢磨功能、给用户的问题想解法,这种日子一去不返。
今年又慢慢回到了舒适的状态。睁开眼有干劲,琢磨办法,思考进步,乐在其中。这是早上起床。
有一些事儿,干的时候过瘾,长夜漫漫总觉得不太对,可能是做了违背良心的功能,可能是写了言不由衷的文字,内心的价值观半夜来挠你了。不是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也不是赚不到钱,或者没有价值,就是晚上会难受。是那种半夜就想自扇耳光一样的事情。
不是图为社会做贡献什么的,就是图能自己舒服。
还有一点是我做产品/内容舒服的标准:我是我自己内容和产品的用户。我身边好的产品经理、内容创作者无不是如此。他们会使用自己的产品、享受自己的内容。他们也会跟自己的用户交朋友。
有些产品经理,姿态是站在用户头上的;有的内容创作者,是企图用信息差赚些快钱的,他们眼里,用户是工具,是 ATM 而已。最好永远不见。
这中间的差别真的很大。
(这本书很经典,推荐阅读。好的睡眠是很多心理问题的解法。遇到不顺心,多睡会儿。)
旅途即奖励
这几年在努力消除目标感,并不是说消除了目标,是说消除只关注目标,就像对焦永远只在远方的旗帜,看不到蓝天白云和脚下的路。
山顶不是奖励,旅途才是。
追求目标是我们小时候作为做题家养成的习惯,很多人一生都没调整过来。社交媒体里也大量充斥着量化的目标,你到了多少岁就该有多少积蓄了,到了什么年纪就该生二胎了,薪资、职级、房产、体重、积蓄、去过的国家、打卡的餐厅、收听的播客...... 全部变成了可量化的目标。人生变成了表格。
我开始意识并且努力调整,不是靠逻辑推演或者大彻大悟,是很实际、很具体甚至很残酷的经验观察——身边几乎没有人在达成任何既定的目标后,就自然过得比以前好了。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幸福状态,跟有没有达成目标没有必然的关系。
有朋友觉得没有找到满意的女朋友是因为穷,后来赚到钱了,发现别人在恋爱和婚姻之中遭遇的问题,一个不落,还是会遇到,感情不用心培养、相处不刻意练习,一样没用。
有朋友觉得财务自由后,就找个山林海边住下,江湖寄余生。真的财务自由了,闲了三个月就闲不住了。他从来没想过,退休的每天到底该怎么过,有什么日程。他只想过要面朝大海,没想过面朝大海发呆三个小时自己就会疯。
任何体验的边际收益都是递减的,这就是人性的残酷之处。我们没有办法让达到目标的兴奋和成就感持续余生(推荐《洞见》这本书)。那就代表着更有可行性的方法,还是关注小目标,关注脚下,关注琐碎的快乐。
在做苹果公司的播客稿件时看到资料说,乔布斯年轻的时候就反复跟别人讲:旅途即奖励,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去世前,他对死亡焦虑,也恐惧,不过老同事提到的这句话也安慰了他。所幸他没有浪费这趟 Journey。
今天是我 33 岁的最后一天,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了,也是我正式告别人生中第一个房子,让买家住进去的一天。
这个房子是我自己挑选买下来,后来自己设计风格、自己找人装修、采购所有的家具和电器,生活了一阵子的空间。离开时,颇有些伤感。
不过,想到在房子里跟女朋友和朱蒂老师的往日,就又开心起来了。至少这次,这些片段,我是用力体会、用力记住的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 (ID:liufeinotes),作者:刘飞Lu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