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沧海一土狗 (ID:canghaiyitugou),作者:沧海一土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直以来,经济学都在抄物理学,但是,抄错了方向,只抄到经典力学,没有去抄广义相对论。这也不能怪大家,毕竟经典力学的世界观更加简单粗暴、符合直觉。


经典力学是广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的近似。


这一点已经成为一个不加审查的常识。但是,这句话挺害人的,它让我们向直觉妥协了,并没有敦促我们形成一个基于广义相对论的直觉。


广义相对论最核心的点在于:时间的区域性,即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系列现实案例能诱导我们把握这一个抽象的假设呢?有的,每个人都有父亲,但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父亲。


也就是说,伦理世界离广义相对论所描绘的世界更近。


在广义相对论里,高山上的时间流逝得更快,海平面的时间流逝得更慢,物体会下落,只是由于在较低的位置,时间被地球减慢了。


在伦理世界里,有的人的爸爸富,有的人的爸爸穷,于是,在不同的微观区域,父子关系是不同的。当然,父亲的穷富不是决定父子关系的唯一变量,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正是因为决定因素太多了,我们才会觉得,伦理世界跟广义相对论所描绘的世界不一样。


事实上,只要把因素的个数不断地降低,二者会越来越像。


我们被直觉欺骗得很厉害,经常会问出一些特别傻的问题,假设你的朋友去4光年以外的一个星球上生活,我们会基于直觉问题一个貌似有意义的问题:我的朋友现在在干嘛?


事实上,“现在”这个字眼是没有意义的。


回到伦理范式,每个人都有父亲,但是,我们无法把两个人的父亲统一到一起,除非这两个人真的是兄妹关系。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兄妹关系,所以,我们谈论“父亲”一词,即讨论“现在”是有意义的。一旦我们相距离4光年,“现在”一词毫无意义。


在讨论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近似的合理性,即某个近似是否脱离实际。


你看,借助广义相对论的世界观,以及我们在伦理世界的经验,我们才可以发现“现在”这个词只是一个有用的近似,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当然,还有一些更好玩的情形,譬如,你和你的堂兄之间,“父亲”这个词必须作区分,但是,“爷爷”这个词就不必作区分了。


事实上,金融世界更像伦理世界,我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低速场景,而是高速场景,我们更需要注意近似的合理性。


我们经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命题,譬如,你的堂弟对你说,爷爷把爸爸骂了一顿。爷爷是同一个爷爷,但爸爸是哪个爸爸呢?


回到金融的专业领域,找一个最近的例子,汇率主动升值对本国股市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要区分需求国和供给国:



如上图所示,供给国主动升值,股市下跌;需求国主动升值,股市上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下3点:


1. 供给国的需求靠外需;

2. 需求国的需求可以靠货币增加;

3. 股市反馈的是预期需求。


供给国升值,抑制外需,股市下跌;需求国升值,热钱涌入,股市上涨。


理解清楚这个逻辑,我们就能搞清楚,为什么欧洲经济这么差、通胀这么高,还在加息,股市却能上涨?



答案是欧元在主动升值。



我很清楚,大家都想简化,想把金融规律简化成以下形式:汇率主动升值将导致本国股市上涨。事实上,这种简化是不靠谱的,这个规律该如何表达取决于该国在全球的分工情况。


如果该国是供给国,其股市喜欢本币主动贬值;如果该国是需求国,其股市喜欢本币主动升值。


事实上,绝大部分金融规律都具备局域性,输出结果强烈依赖于周边条件,当你的堂弟跑过来跟你讲,爷爷把爸爸骂了一顿,你得搞清楚是哪一个爸爸,否则,你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


因此,绝大部分基于全局性假设的金融推理都值得怀疑,甚至都是毫无意义的。大家想啊,央行降准降息的时候,A股什么时候涨过啊?


为什么事后来看很多专家几乎都是在放屁?为什么经济学家炒股的胜算未必有多高?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财经课最后毫无意义?因为金融规律的局域性啊——他的父亲不是你的父亲!你所学到的那些规律,所掌握的那些案例,都是特例,未必适合此时此刻的特例。


金融真正的门槛在于把规律用在正确的地方,找不到正确的锁,你有再多的钥匙有什么用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沧海一土狗 (ID:canghaiyitugou),作者:沧海一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