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丨北京报道

这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

在短短4天内,全球平均气温已经3次创下新高。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7月3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17.01℃、7月4日达到17.18℃、7月6日达到17.23℃。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出现。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世界许多地方和海洋也可能会引发极端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其目的是动员各国做好预警,提前应对,以减轻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

若高温持续,将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十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每天都是40℃!在北京我们真是体验到‘哪吒生活’,动物园的熊猫都不出来了!”7月4日,上海的Ada在朋友圈如是感慨。

每年暑假,都是家长们亲子游的“大考”时刻。

作为“西直门三太子萌兰”的超级粉丝,Ada的儿子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暑假来北京,在7月4日这一天,去动物园对大熊猫萌兰说一声:“8岁生日快乐!”

来之前,Ada做足了功课,北京动物园的大门在7点半开,只有去得最早的游客才有机会见到明星动物,例如大熊猫和长臂猿等。

但是自从端午节开始,北京就进入了高温红色预警,不止北京,整个华北都在经受“烤”验。网友们调侃说仿佛身处一个巨大的空气炸锅,还有人形象比喻北京人正式被确诊为“哪吒”,脚踩风火轮出行。

7月6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41℃,这是北京气象观测史上首次在7月出现连续两天气温超过40℃。同时,这也是今年以来,北京出现的第五个40℃以上的高温天。

因此,Ada的北京亲子之旅可谓是一路顶着骄阳,“动物园看了个寂寞,动物们都在空调房里躲着;在环球影城排队,凉鞋都烫脚,小黄人雪糕3分钟拍完照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化掉了,在酷暑下撑不了多久。”

全世界都在面临高温。印度、泰国和越南这三大大米出口国今年经历了创纪录或接近创纪录的高温。越南要求城市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将户外照明的能源使用量减半,同时敦促人们只在必要时使用空调,并关闭非必要的电子设备。越南工业和贸易部表示,这些节能措施是为了节省电力,供该国重要的制造业使用。

就连世界首富也未能躲过高温袭击,狗狗币联合创始人比利·马库斯发布推文:“我们经历了几千年的进化,太阳还是会把我们晒得屁滚尿流。”马斯克在Twitter上回应:“上周又被晒伤了(叹气)。”

在监测到7月6日地球平均温度达到17.23℃,创下历史新高之后,美国伍德威尔气候研究所资深专家佛朗西斯表示,虽然目前科学家们掌握的精确气温记录仅仅始于上世纪中叶,但他推算认为,7月3日—7月9日这一周很可能是“10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极端高温天气会成为常态吗?

科学家们普遍预测,今年还会出现更热的日子,因为还有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自2020年开始,全球经历了持续3年的“三重”拉尼娜(La Niña)事件。到今年3月,本轮拉尼娜正式结束,厄尔尼诺开始登场。二者循环周期一般为2至7年,平均周期为4年。厄尔尼诺通常在夏季开始,让全球趋于更暖。

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智协飞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厄尔尼诺是指热带东太平洋海温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异常偏高的现象;相反,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出现异常偏低的现象则被称为拉尼娜。包括这两者在内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典型的厄尔尼诺事件一般每3~5年出现一次。

“通常,如果东太平洋特定海域海温连续3个月比常年偏高0.5℃,则被认为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偏高持续5个月以上,则被确认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按照我国气象部门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特定海区升温大于等于2℃,称为强厄尔尼诺事件,大于等于2.5℃则称为超强事件。”

智协飞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强厄尔尼诺事件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如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农作物产量、渔业捕捞量、动物迁徙、森林火灾、水资源的可用性,造成气象灾害、能源需求波动等。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后,由于其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会出现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事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根据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在温室气体和厄尔尼诺的共同推动下,几乎可以肯定,从2023年至2027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

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15℃。预计2023年至2027年,全球年平均温度将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温度高1.1℃至1.8℃。

在采访中,几位气象领域专家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高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新常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高温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哪怕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备受折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都要面临的共同话题就是气候危机。

在2023年的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上,如何应对气候危机成为参会嘉宾讨论关注的话题。从席卷北半球的热浪,到北美与澳大利亚频发的森林大火,再到东亚与西欧的旱灾,这些灾害引起了嘉宾们的普遍关注与担忧。

那么,极端高温天气能修复吗?“大自然有自己的周期,其本身的波动时间特别长,可能3亿年波动20多摄氏度,平均到每年,变化非常微小,人的身体是感觉不到的。但人为地排放温室气体、化石燃料造成的排放对温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果人类不控制自己行为的话,极端高温是不能修复的。”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对外交流部主任张志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说。

他表示,若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最大的风险在于不可知的时间会越来越多。“比如河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这样的一系列灾害会频繁出现,对基础设施、粮食安全都会有影响,很多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带来各种生态圈层的不可预知的变化等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摄

如何应对高温挑战

澳大利亚记者Nick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几年澳大利亚面临高温带来粮食减产,并伴随剧烈的价格波动。

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和科学局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从创纪录的水平下降34%至2620万吨,大麦产量将下降30%至990万吨。

“不仅仅是澳大利亚,欧洲同样如此。我们都知道干旱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更会导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如果粮食价格波动引发市场失衡,就会扰动全球贸易活动,影响粮食供应量,进而加剧全球饥饿困境。”Nick说。

高温不仅仅引发粮食安全,还会引起能源、航运、生态系统等多方面问题。

例如,高温带来的干旱会大幅度降低水位,限制水路运输。德国数据显示,法兰克福以西关键航点考布(Kaub,莱茵河水域)的水位从5月下旬开始一直下降,已达30年以来最低水平。在美洲,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今年以来已连续5次下调船舶吃水深度。水深不够,货物船只就无法通航,对各地贸易运输产生不利影响。

今年3月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提到,全球温升的增加将会带来危害的升级。更严重的热浪、更强烈的降雨和其他极端天气进一步增加了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风险。每个地区都出现了极端高温导致人员死亡的情况。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将随之加剧。当风险与流行病、冲突事件等其他不利因素合并发生时,情况将更难以控制。

目前,我国多地极端高温持续,用电量不断破纪录,尤其是经历了2022年夏季四川等地的“缺电潮”之后,2023年夏季电力保供面临“尖峰时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具体来说,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

6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会议提出,煤炭、石油石化企业要着力提高电煤和天然气供应能力,发电企业要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电网企业要坚守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作为能源电力保供的“主力军”,能源电力央企严阵以待,能源项目开足马力。

国家能源集团介绍,截至6月初,国家能源集团火电厂总库存超过3359万吨,可用天数超28天,为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大唐集团也表示,为打好能源保供“主动仗”,公司坚持每天跟踪各电厂库存变化,有效统筹煤炭、电力两个市场,及时调整电煤采购节奏,确保各电厂库存处于合理水平。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据悉,该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打捆”送出,不仅为川渝电力保供再添“生力军”,也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打造水风光蓄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样板。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3期)



2023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