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有多深自不必说,从文字到建筑再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但说到大众文化,人们过去往往更多是关注日漫、日剧、日本流行音乐等对中国人的影响,却鲜少谈及中国大众文化在日本的输出。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也进一步增强,如今在日本已经悄悄刮起了“中国风”。从饮食到服饰再到妆容,中国大众文化与中式审美正影响着日本的年轻一代消费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霁瑶I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霁瑶I摄



日本的中华料理餐厅

从沙县小吃到铁锅炖,“正宗中华料理”火爆日本

长久以来,中餐在日本的美食界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日本,中餐被称为“中华料理”,从繁华商圈的高级饭店,到街头巷尾的小餐馆,再到平民百姓的家庭餐桌,都有中华料理的身影。

但若是一个中国人走进日本的中华料理店,打开菜单往往会一头雾水。菜单上的天津饭、干烧虾仁、麻婆茄子……这些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十分陌生的菜色,却是好几代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菜代表。由于日本人不擅长吃辣,很多中国菜色进入日本后,会进行一系列改良。甜口、勾芡、胡椒粉很多,往往是这类日式中餐的特点。

日式中餐在日本已流行多年,早已融入日本的市井文化,甚至有主流电视台专门推出节目探寻日式中餐馆。而如今,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真正地道中餐“强势”出海,中华料理正以更多元的面貌出现在日本。

2022年开始,一个新造词语在日本迅速流行——“正宗中华料理”(ガチ中華),该词也成为日本2022年度流行语之一。所谓“正宗中华料理”,是指餐食没有针对日本人的口味进行调整的中餐馆,这些店的餐食与中国国内味道几乎一模一样。

沙县小吃、烤冷面、麻辣烫、火锅、烤全羊、铁锅炖……各式各样正宗的中餐馆正以东京首都圈为中心,在日本全域不断增加。据日媒报道,仅仅在老牌中餐聚集地东京池袋,2023年就增加了100多家正宗中华料理店。也有很多商圈凭借不断增加的正宗中华料理店成为日本新晋美食打卡地,比如东京的高田马场等。根据东京深度中华研究会的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在“中华料理”相对集中的东京池袋、上野、高田马场等地就有200家以上正宗中华料理店。另外,从东京市中心延伸到郊外的JR线和私营铁路沿线也散布着很多中餐馆,加上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东京首都圈内大约有400家~500家正宗中华料理店。

最初,这类中餐馆主要面向在日中国人,许多日本人表示尝试这些餐厅需要勇气。但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日本媒体将镜头聚焦“正宗中华料理”,许多日本人开始转变态度。

“整锅汤里全是辣椒,甚至让人有些担心能否吃得下去。”一家日媒在探店东京的谭鸭血老火锅时写道。此前,鸭血等食材在日本很难见到,吃鸭血对于日本人来说算是新鲜体验。除了鸭血火锅,挑战日本人味蕾的还有炭烤牛蛙、麻辣烤鱼、白酒等,不少美食杂志都推出了专栏进行介绍。一些火爆的餐厅,例如东京上野的中国羊肉料理店,由于食客太多一度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入店。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日本的中华料理一般以四大料理(四川、广东、上海、北京)而闻名,现在则激增了许多其他地方的菜系,如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方特色菜。还有很多主打民族特色的餐厅也出现在了日本街头,例如新疆菜、延边菜、内蒙古菜等。

除了菜色向中国国内进一步靠近,许多中式餐馆也一改以往古早风格,融入了国潮设计元素。例如东京大久保街的一家重庆餐馆,专门请中国设计师打造了国潮风格。“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经济实力的自信和想要创立中国品牌的信念。”日媒如此评价。

一些日本企业也瞅准了这一热潮,开始涉足中华料理。例如日本丸龟制面母公司东利多(Toridoll)股份有限公司就收购了一家中国香港的米线连锁店,并于2022年3月在新宿开设了日本1号店,这家谭仔三哥米线也成为了排队人气店。同年4月,谭仔三哥米线在东京吉祥寺、惠比寿两地陆续开设新店。

“目前正值‘正宗中华料理’在日本受到高度关注的时机,所以它绝对不会错过这一商机。”日媒在评价“谭仔三哥米线”在东京开店时写道。

与此同时,正宗中华料理不可缺少的中式调料也受到了追捧。曾几何时,“在日本卖的四川辣椒油一点都不辣”是在日华人经常吐槽的现象,但现在十三香、阳江豆豉、藤椒油等正宗中式调料也逐渐出现在日本人的厨房。

“从2022年底前后就爆发式畅销了。”亚洲太阳市场千岁船桥店店长下泽晴孝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说,该店的“极品干豆腐”成为畅销货。下泽晴孝表示:“以前只有中餐馆的厨师和在日华人才会购买的食材,现在日本人也开始购买了。”

日本美食分享社交平台“SnapDish”上,有关“五香粉”及“花椒”等关键词的帖子也越来越多。SnapDish的相关负责人称:“正宗中华料理一直很流行。尤其是用中式调料做麻婆豆腐的帖子增加了很多。”





日本东京池袋,在日的汉服爱好者身穿各色汉服,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新中式”也流行,年轻人爱上“中式妆造”

5月3日,在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举行的“2024春夏乐天女孩节”(RakutenGirlsAward2024SPRING/SUMMER),日本“顶流”明星ano,梳着中国的辫子头、身穿带有盘扣设计的粉色“中国风”服饰走秀,在日本引起热议。

这只是日本时尚界刮起“中国风”的一个缩影。中国“国潮”“新中式”的快速传播,让许多对日韩风格已经审美疲劳的日本人,开始在日常穿搭中加入“中国风”元素,以求达到吸睛效果。

“虽然乍一看不好驾驭,但搭配好了很有可能让你显得个性又可爱。”“虽然中式穿搭门槛比较高,但现在能日常穿搭的单品也越来越多了。”日本时尚杂志如此评价新中式。

许多日本服装品牌也开始推出带有“中国风”元素的服饰,尤其是古典盘扣、中式立领以及刺绣提花等元素人气颇高。例如日本女装品牌Lily Brown分别在2023年、2024年推出了一系列中式立领和盘扣设计的服饰;日本女装品牌Rose Bud、jouetie等也都推出了“中国风”设计;还出现了专门售卖中国传统服饰以及“中国风”服装的日本电商网站。

曾经被中国女生“嫌弃”的过时穿搭代表——绣花鞋,也被日本女生追捧为时尚单品。设计可爱、好穿不累是日本女生选择绣花鞋的原因,许多女生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绣花鞋穿搭”。

“这是一款搭配广泛的单品,适合从休闲日常到简洁时尚的各种风格。”日本的时尚网站如是介绍绣花鞋,并推出了专栏,从质地颜色的选择到穿搭建议进行全方位介绍。日本杂货品牌Muji、日本时尚及生活方式零售集团niko and…都推出过“中国风”布鞋。

相较于“中国风”服装品类的流行,中式妆容在日本更加“势不可挡”。曾几何时,日本化妆品牌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拥有着良好口碑,许多中国人甚至要通过海淘方式购买日本化妆品。而在日本,欧美系、韩系和本土彩妆品牌也一直牢牢占据着彩妆市场。如今,随着中国彩妆的繁荣,一些日本消费者开始迷上中国的妆容和化妆品。

实际上,中国彩妆登陆日本市场时间并不长,但却正好打中了日本“Z世代”消费者的审美,逐渐成为日本年轻人的新宠。用中国化妆品打造出中式妆容在日本社交媒体上颇受流量青睐,甚至去年有外媒直接用《日本年轻人想让自己看上去像中国明星》为标题,介绍了中国妆容在日本的火爆情形。日本社交平台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Chiborg”。所谓Chiborg,是由China和Cyborg合成的词汇,意为像机器人一样美到不真实的中式美女。

与强调可爱、柔和的日本妆容不同,日本人认为中式妆容更强调独立感、成熟感。日媒总结了中国妆容的五个要点:状若无色的陶瓷感肌肤、透明感的高光、鲜艳的红唇、深黑色上扬的眼线以及看上去意志坚定的眉毛。

“中国女性一直以来给我‘强大’之感,中国妆容也给我同样的感觉,有一种独立的美。”有日本人如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描述道。这种拒绝讨好、锐利感的美,打破了日本人一直以来对于女性美的定义,也非常符合当下日本年轻消费者所追捧的风格。

日本市场也无疑成为当下国货彩妆的必“卷”之地。花西子、完美日记、花知晓、珂拉琪、INTO YOU等品牌的化妆品也出现在了日本的货架上。中国化妆品凭借着独具设计感的包装和优质的商品,屡屡登上日本美容化妆品排行榜cosme美妆大赏。

“中国拥有完备的商品生产体制,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生产出优质商品。”有日媒如此评价。

“在展览会上介绍中国化妆品的时候,对品牌有好印象、知道这些品牌的日本顾客每年都在增加。”一位日本化妆品行业人士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