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冷杉故事(ID:fhzkfirstory),作者:李禾,编辑:雪梨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95后”杨星早早拥有了自己的房产——大学还没毕业,父母就帮他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
这意味着,毕业后,他每月要还8000元贷款。由于买房时还没交房,他只能同时在外租房,为了省钱,和男性朋友睡在一张床上。即便这样,每月还完房贷再交房租,手上可支配的也只有几百元。在父母的帮助下还完房贷后,他又开始为了装修攒钱。终于有一天,杨星意识到,既然房子都是自己的了,还不如先住毛坯房。
一张实木床、一个书桌、一台空调,一个简易衣架、一个黄色充气式露营沙发和露营茶几——这几乎是这套三室两厅房子里的全部家具。房间里绝大部分墙面和地面裸露着,清一色的水泥坯子。由于厨房窗户密封不好,天气一热,总有蚊子飞入,有时需要和它们奋战到凌晨两三点。
这是26岁的杨星在这套毛坯房里住的第619天。
毛坯房里的露营设备都是朋友送的。摄影:李禾
每次回到家,他要先喊“小爱”打开屋里所有的灯——实际上,每盏灯都有独立开关,可杨星更喜欢用智能语音操控,他认为这样显得“精致”。玄关处的星星灯、厕所和厨房的吸顶灯是杨星自己买的,总共花了不到50元,其余都是朋友送的。他最喜欢星星灯,微弱的黄色灯光,像是在欢迎他回家。
总有人问杨星为什么不装修,原因很简单,因为穷。杨星说自己讨厌借钱和贷款,于是他只能尽最大努力让毛坯房显得灵动、丰富。他把这种态度叫作“精致穷”。
在“小爱”的吩咐下,家里的灯全亮了,这时杨星会先在黄色露营沙发上瘫一会儿——露营设施也都是朋友送的。瘫在沙发上,他总会想起湖水和海边。为了进一步营造这种“假象”,他在阳台上造了一棵假椰子树,“树干”是下水管道,叶子是塑料的,“树下”种着真的草莓和薄荷。杨星享受这种亦真亦假的组合,这让他觉得像在海边露营,有海风轻柔地拂过。但回到现实里,他只是住在毛坯房,随风溜进房间的也只有嗡嗡叫个不停的蚊子。
再后来,杨星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更多“同类”。他们很多都是靠父母买房后,因为没钱装修,又迟迟攒不够钱,索性入住毛坯房。这其中,浙江的小松时刻担心被裁员,如果这事真发生了,他大概率会把房子卖掉。还有河北的夏洁,这个独居女孩的父母为她安装了一万多块钱的防盗门——它成为这套房子中最昂贵的物件。至于他们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有人管这叫工业风,有人说是侘寂风,但实际上,它只是“没钱装修风”。
“有家了”
大学还没毕业,杨星就在武汉买了房。确切地说,是父母帮他买了房。
杨星的老家距离武汉不足百公里。高考时,他考到武汉,学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和摄影、摄像相关。上大学期间,他想过以后留在武汉工作,但没敢想过在这座城市安家——彼时武汉的房价,一年高过一年。
得知儿子打算在武汉工作时,杨星的父母便筹划着在这座城市给他买房。他们想着,即便不为之后的婚姻考虑,有了房子,在社会上打拼起来也能更轻松一些。2018年,杨星大学毕业前,父母从老家赶到武汉,陪他一起看房。
当时,武汉房子均价将近17000元,而老家还不足7000元。
对买房这事,杨星说自己没什么执念,他想着,留在武汉,靠租房照样可以打拼,“大不了回老家躺平,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过一生。”但父母觉得小地方没意思,鼓励他留在大城市。慢慢地,杨星也接受了这个想法。
杨星说自己对房子没什么执念。摄影:李禾
看了一圈房子后,他们找到了三环至四环之间的一个小区。该小区位于江夏区,有700多户房产,彼时主体已经建完,但还没交房。杨星记得,当时小区周边不怎么繁华,甚至有些冷清。唯一的优势,就是紧邻汤逊湖。湖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风光秀美。
由于位置相对偏远,这里的均价只有一万出头。杨星父母看中的那套房子,每平米9980元。老两口为此拿出了60万首付款,房子登记在杨星名下。
杨星因此成了同学中,最早买房的人之一。
对于还没毕业就买房这事,除了同宿舍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外,他没有对外声张。知道他买房的人,多少有些羡慕。杨星自己也有些开心,“毕竟在武汉有家了。”
困在房子里
随即,他毕业了。房子带来的压力陡然而至——他每个月要还8000元贷款。由于买房时还没交房,他只能同时在外租房。为了省钱还房贷,杨星只得和一个男性朋友合租,两人睡在一张床上。
杨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音乐公司拍摄MV、剪片子,每月四五千元的工资,根本覆盖不了8000元房贷。于是,父母每月给他6000元,他再从工资里拿2000元还房贷,剩余工资支撑房租和日常开销。等到每月能挣到一万元钱后,他开始独立还贷。
“我整整还了一年房贷。”杨星说,每个月房贷还完后再交房租,自己可支配的只有几百元。为了凑合下去,他几乎每天只吃几块钱一碗的热干面,衣服能不买就不买,出门能坐公交绝不打车,同时尽量减少非必要社交。即便如此,他还是经常捉襟见肘。
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自己一个喜欢的定焦镜头,卖了3000多元。
父母帮杨星还完了全部贷款。摄影:李禾
2021年3月,当这套房子以毛坯房状态交房时,父母坚持用做生意挣来的钱,帮杨星还掉了剩余贷款。那个时候,杨星才发现,他们这几年光房贷利息就付了8万元。
房贷一下还清后,杨星的压力瞬间变小。站在空荡荡的毛坯房里,他再三告诫自己,以后再装修的话,绝不能再花父母的钱了。但他打听了装修行情才发现,这套90多平米的房子,装下需要二三十万,彼时他只有3万元存款。没钱装修,他只得继续在外租房,平时除了正常工作外,还会接些兼职的拍摄、剪辑工作,想着攒些钱一次性把装修搞掂。
但这看起来遥遥无期——即便再努力,他每月最多挣一万元左右。
到了2021年下半年,杨星仍然没有攒到多少钱。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既然房子都是自己的了,还不如先住着毛坯房,等攒够钱了再慢慢装修。
“精致穷”
对毛坯房来说,最先要下手的是水电改造。2021年7月,杨星着手处理水电和厕所。
这需要相对专业的技能,杨星无法自己完成。他从小区找来了工人,工人到屋里一看,当场拒绝了——杨星的毛坯房只需要装几根明线,施工特别简单,根本挣不了钱。“一般的工人,是按平方收钱的。我这个没法按平方收费,只能做日工。”后来,杨星和父亲找了一大圈,总算有工人同意按日工形式接了活,每天500元。做好了水电,他又找人回填厕所地面、做防水、安装蹲式马桶。
最终,这个房间内水电和厕所工期,一共用了6天,算上材料在内,共花费5000元。
10月9日房租到期后,杨星在10月10日搬进毛坯房。他此前一直租房,没有什么大件物品,搬进去的第一个星期,杨星连床都没有,一直打地铺。母亲得知后,强制给他寄来一张1500元的实木床,他至今用着。
毛坯房内的洗手间。摄影:李禾
掉灰,是毛坯房最大的问题。入住前打扫卫生时,由于灰尘太多,吸尘器工作了10分钟后就宕机了。入住后,床上几乎每天都会掉一层灰。在房间里待久了,嘴巴或眼角,总觉得蒙上了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星每天得用工业吸尘器,把墙面和地面统统吸一遍。这种做法效果很好,但他觉得太累,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网上寻找解决方案。
参考了众多网友意见后,杨星花300多元,买来了墙面固化剂和地面固化剂(可抑制灰尘的材料)。拿到材料后,他用了三四天时间,将这些材料涂在了地面和墙面上,掉灰问题立马解决。“现在每周打扫一次就可以了。”杨星挺满意。
接着,他开始不慌不忙地在二手市场淘些家居用品。一些朋友得知他入住毛坯房后,也会陆续给他搬来一些淘汰的家具。对于这种节俭,杨星丝毫没觉得丢人,他把这看成是一种生活实验。更何况,在他看来,毛坯房只是临时过渡,不需要在上面投资太多。最终,他用17000元完成了全部装修和家具购买,其中还包括一台电脑。
为了更好地搭配毛坯房工业、粗犷的风格,杨星开始搞氛围——在入户玄关处挂上星星灯,在露营茶几上摆上咖啡壶、茶壶、手提露营马灯,在电视墙位置放上火箭模型,其他一些角落则散落着吉他、迷你音响、仿古电风扇、钓鱼灯……一切都在努力精致着。
诸多“精致”的物品里,杨星最中意3样。
一是那棵假椰子树。为了做好这棵“树”,杨星买来150米小拇指般粗细的麻绳,将绳子分成5段,每段30米。然后,他用3天时间,用麻绳缠满了2米多高的下水管。最后,他把塑料椰子树叶粘在“树干”上,并缠绕了星空灯。
二是电脑旁一个连有电脑屏幕的“方向支架”,支架可以随意扭动方向,方便他躺在床上刷剧。只要有人做客,杨星总忍不住展示一下这个支架。第三个是朋友送的“电控玻璃”。它被装在了厕所窗户上,“通上电,玻璃是模糊的;不通电的话,是透明的”。小小的科技感,让杨星觉得生活精致了起来,他还给自己取了网名,“精致穷的星哥”。
杨星说,自己主打的是“精致穷”。摄影:李禾
最初,杨星只是想在社交平台上记录毛坯房里的生活。时间一久,很多人私信他,打听怎么装修毛坯房以及入住毛坯房的注意事项。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住毛坯房,杨星觉得,说到底,“主要还是没钱”。但他也觉得,“能住上毛坯房,已经算迈出人生一大步了。毕竟买房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仍是短期内不敢想象的。”
得知杨星想要入住毛坯房时,女友还没和他确定恋爱关系。杨星记得,她当时表现得有些惊讶,“你真住啊”。而直到现在,女友也不参与这套房子里的任何事情。
她把房子租在了离毛坯房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每月去毛坯房两三次,每次去,基本吃完饭就走,不会待太久。对于女友的反应,杨星的解释是, “这种‘精致穷’只适合我,不适合她。”他还是想给她最好的生活环境,但他也不担心女友会因为毛坯房和自己分手,“真正的爱情,不会被房子困住的。”
“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全感”
在杭州,小松的毛坯房已经成了周围邻居们的“网红打卡地”——邻居得知他入住毛坯房后,把这事告诉了小区里的其他人,其他人又发到了业主群。那之后,总会有邻居轮流上门参观。“反正当着我的面,都说挺好。”小松说,甚至有人建议他在墙上涂鸦。他觉得有点儿傻,就拒绝了。
小松是去年11月入住毛坯房的。2021年毕业后,他留在了杭州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月薪2万多。没工作多久,小松就想买房,想一直留在杭州。但彼时他手头只有10万元,只能靠父母。
“当时是我非要买的,觉得越等越买不起。”小松说,他前后看了很长时间房子,直到去年6月份,父母才为他在杭州买了一套二手毛坯房,87平米,两室两厅,每平米3.1万元,总价近270万元。
30%的首付,全是父母付的,小松要承担的是每月过万元贷款。和杨星的情况类似,除贷款外,他每月还要付3500元房租,4000多元车贷,以及2200多元的车位贷。装修房子的事,他想都不敢想。
一次刷视频时,看到有人直接入住毛坯房,小松觉得自己也可以——搬入毛坯房,对小松来说,除了可以省房租外,还能省停车费。由于新房离公司不远,他可以每天乘地铁,省下一笔油钱。
装修只用了十几天,前后花了不到一万元。除找工人处理水电、厕所的问题外,他也跟着网上的教程,自己固化了墙面和地面。除了在卧室放了一张床、在客厅摆了一个简易方桌和两个塑料凳子外,再无其他家具。
“除了有些潮湿和回声外,别的都还好。”小松没觉得住毛坯房有什么不方便,而把生活做到极简后,他的压力也小了许多,“我可以好好攒钱,为下一步装修做准备。”
小松原本认为,这样精打细算,日子勉强可以维系。但今年5月,他开始焦虑了——他所在的集团开始大规模裁员,有同事陆续失业。尽管这场裁员潮还没波及到小松,但他惶惶不可终日,“我现在的存款连5万都没有,如果被裁,真不知道怎么办。”小松觉得,到时候别说装修了,到时候能保住毛坯房不逾期付贷款就不错了。
前段时间,他甚至盘算着,如果真被裁员,大概率会将房子卖掉,“反正是毛坯房,应该很好卖。”他也问了中介,得到最多的答案是,“现在的二手房,有价无市”。
“走一步看一步吧。”小松想着,实在不行,还得继续求助父母。
社交平台上,住在毛坯房里的女生不多,但也有。夏洁就是其中之一。
在固有的传统观念中,男生买房是为了结婚,女生则大可不必在婚前急着去买。夏洁说,她从来没想过通过婚姻去获取房产,但她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对房子的执念,夏洁觉得,大概率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从记事起,父母就开小餐馆,从太原到合肥,再到济南、武汉、青岛,她也跟着辗转在各个城市讨生活。每换一座城市,意味着都要重新换一个出租屋,换得多了,夏洁对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也没交下几个固定朋友。而她上大学的城市,成了她待得最久的地方。
也因此,23岁那年,夏洁用自己的存款,加上爸妈的一部分钱,在大学所在的城市买下一套90平米的新房,每平米价格12800元。从拿到房子那一刻,夏洁觉得人生圆满了,她开始琢磨着装修。诸多装修风格里,她最喜欢“北欧风”,她还想着,一定要在客厅铺一块地毯,“盘着腿,坐在地上,喝着啤酒”。
可她打听了装修公司报价才得知,自己喜欢的风格,简单装修一下需要9万-11万元,中等装修的话要13万-16万元,豪华型的20万-25万元左右。这意味着,彼时的她连简单装修的套餐都付不起,更别说还要添置动辄上万元的沙发了。
但装修这事拖下去的麻烦,就是既承担房租,又承担每月5000多元的贷款。
于是,去年4月,夏洁决定搬到毛坯房住。
对于这个决定,夏洁父母是有担忧的,他们总觉得一个女孩子住毛坯房不安全,但拗不过她,只好自作主张花1万多元,给她买了质量很好的防盗门。这个防盗门,是夏洁房间里最贵的物品。
父亲还专门从老家带工人过来,给她安装水电、处理厕所,不到一周时间,所有问题得到解决。基本入住条件具备后,夏洁把出租屋的东西全部搬了过来,用来填充新家。她在卧室装了星空灯、音响和投影仪。用一个棕榈床垫代替床,把被褥铺在上面。另一个卧室,则用来堆放日常的快递盒。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全感。”夏洁说,这套毛坯房让她格外踏实。闲暇时,她会喊朋友过来聊天、玩剧本杀,在阳台上烧烤。她唯一的担心是,小区入住率有些低——她所在的单元一共31层,每层3户,目前入住的只有20来户。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她在家门口的鞋架上放着棒球棍、防狼喷雾剂,还有一把斩骨刀和防暴头盔。
和小松一样,在工作上,夏洁也有担忧。公司最近总在传降薪,虽然靴子一直没落地,但夏洁觉得,降薪应该逃不了。“我现在,工资只有6000多元,每月还5000多元贷款。”夏洁说,每月付完贷款和水电网费,几乎不剩什么钱了。父母知道女儿的经济状况,每月会以各种理由发几个红包,好帮衬她一下。
但即便再过不下去,夏洁也没想过卖掉房子。她觉得,父母肯定不会扔下她不管,“大不了装修继续推迟,我先住着毛坯房。”
作为早早拥有房产的年轻人,杨星很知足。摄影:李禾
武汉的毛坯房里,杨星也不知道自己还会在这里住多久。实际上,这套毛坯房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他想着,等装好了住几年,再卖掉,得搬到三环内去。当被问到会不会觉得被房子套牢了,杨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对一个早早拥有房产的年轻人来说,他很知足。
“毕竟很多人连毛坯房都没有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冷杉故事(ID:fhzkfirstory),作者:李禾,编辑:雪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