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澳洲公布了中国多个省份的拒签率,排名最高的吉林省,拒签率竟然高达24.75%!
排名第二的是黑龙江省,拒签率19.23%;第三名是辽宁省,拒签率16.17%;第四名是河北省,拒签率15.16%;第五名是福建省,拒签率14.14%。
前三名都是东北。
其实不仅仅是澳洲,在申请很多发达国家签证的时候,假如你的籍贯是东北,那可能成功率都要比其他地方要大,与福建某些地区户籍的难度相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这些省份出国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里,形成了一股出国潮。
而在几十年前,大家出国的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去当地赚外汇,很多人本身并不符合签证条件,就通过中介和蛇头的关系入境,然后黑在当地。
这样的案例多了之后,那些发达国家就会对这些省份的签证申请特别严格,导致拒签率居高不下。
本来中国最喜欢出国的省份都在沿海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这里遍地是侨乡,历史悠久。但是在最近20多年,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也开始加入到出国大军当中。
这背后的大环境我猜你肯定也能想到,那就是90年代末的国企改制,作为国营企业最多的东北地区首当其冲。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东北三省占25%。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短短十三个字的歌词,把下岗职工一夜之间失去了依靠的心情唱得淋漓尽致。
曾经的“共和国长子”,GDP占到全国大头的东三省,也在这场改革中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经济不振,资源枯竭,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的衰落,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痛。
究竟下岗潮是如何把东北人民逼到出国谋生?东北经济的衰落能给我们什么警示呢?
当惨烈黯淡的时光远去,我们今天可以用一种旁观者的残忍姿态来回看那段历史,我们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大方向没有错。
如果当年不及时进行国企改制,不让那些负债累累,生产力落后的企业关停变卖,那么之后让中国经济腾飞的改革开放,将失去很多发展的空间。
一个例子:90年代初政府向鞍钢下达指令生产50万吨钢轨,计划价格每吨2000元,而当时市场价是每吨4000元。不管这些钢材是被拿去建设了,还是转手倒卖了,仅此一项,鞍钢本来可以到手的一年12亿元的利润就被拿走。
《改革》1993年第6期99-105页
曾经被国家重点资源倾斜的东北国企,在市场经济大潮进来之后变得臃肿低效,为了支援南方的改革开放,国家不仅不能对东北国企进行资源倾斜,还要将他们上缴的利润和税收拿去南方建设基建、吸引外资、对外资进行优惠政策的扶持。
曾经成就了东北的计划经济,也在当时成为了东北衰落的原因。我想到一句非常残忍的话:“你现在所有的都是这个时代给予你的,当他拿走时也会毫不留情”。
工厂倒了,那些几代人都在工厂上班、以厂为家工人们要怎样安置?除了每天新闻联播里播放“只不过是重头再来”,肯定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安置方案。数千万工人失去生计,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难以承受的创伤。
很遗憾,对于下岗工人的安置和补偿,除了引导他们再就业,就是买断工龄,相对他们所失去的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台126号文件,规定全国各个油田中,大庆油田按工龄每年4100元进行补偿,辽河油田3850元,吉林油田3000元。从补偿总额看,阜新矿业集团、抚顺矿业集团人均买断工龄金额约为2万元,本溪煤矿2.2万元,杨家杖子铅锌矿约为1.5万元;而石化行业里,大庆油田人均买断工龄金额约为10万元,辽河油田约9万元,吉林油田约8万元。
大庆油田的买断工龄金额应该是顶层水平了,绝大多数的工厂都是在2-3万元的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几千元。
面对难以为继的生计问题,将东北人民逼到了出国讨生活的地步。
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到1998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累计达1350万人,而从1998年至2002年底,又有2700多万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国公民为了生存,势必要外出谋生。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0年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全中国的迁移人口超过1.25亿人,其中省内迁移为9146万人 , 跨省迁移为3314万人。在省内迁移人口中,52%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 ; 在跨省迁移人口中,78%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中国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正在大规模、高速度地向城市和海外迁移。
有关移民流动,西方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叫做“均势经济发展模型”。
这个理论将移民的根源归结于国家或经济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当劳动力和资本在地域上分布不均时,就会发生移民现象。换言之 , 倘若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来说出现短缺时,劳动力的价格就会上升 ; 反之 , 则劳动力价格会下跌。其结果,人口就会从劳动力充足且工资较低的地区, 流向劳动力短缺而工资水准较高的国家。
如此的人口流动,将促成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重新配置,长远来说还可能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 , 进而消除原先的经济收入差距, 最终达致经济均势发展。
也就是说,从经济层面来看,要有足够大的收入方面的差距,才会让移民愿意下决心、冒一定程度的风险远走他乡。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完全解释东北的下岗职工出国移民的热潮,因为在下岗潮没有来临之前,东北职工工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并没有因此形成出国潮。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他们在形势所迫之下才下定了决心。
如果不是下岗潮,即便西方国家的工资再高 , 也绝无可能看到大批东北人在海外打工。1949年到1979年30年间 , 很少有东北人移民海外。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 , 以沈阳为主的大批来自东北新移民开始逐渐在旧金山湾区聚居。由于人数众多且集中 , 这些来自东北的新移民已日渐成为当地华人群体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 当地华文媒体遂形象地称之为“东北风”。
我们今天可以用这冷静的话语来回顾这一段出国潮,但我们很难想象到,被逼着自谋生路的东北工人,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到海外,面对着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和巨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又一种怎样的悲壮和凄凉……
东北移民们从无到有,用十几年时间在海外建立起了移民网络,就像当年的福建人、广东人、浙江人,在这种以同乡熟人为纽带建立起的网络的帮助下,更多的东北工人走上了出国谋生的道路。
近的去了俄罗斯、韩国、日本,远的来到了美国、澳洲、欧洲。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东北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失。
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分区域看,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最多。
网上有人说,他从出生在东北的那一天起,就是在为离开东北作准备。
东北的衰落可以给我们很多的警示。比如经济转型的重要,比如依赖能源的陷阱,比如制度僵化的后果……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给我最大的一个警示,就是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面前的无力感。
在我们习惯的宏大叙事的民族历史记忆中,我们无法了解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和漂流。这谐个体的经历,或许只能成为私家记忆,被收藏在家族的相册,默默等待着时光的泛黄,最后被悄然遗忘。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个每一次的时代转型面前,哪怕这种转型是正确的,成功的,是历史的大趋势,但总会有一部分人要牺牲掉过去的利益。
这就是天道,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哪怕国家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但只要是新的探索,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改变的就是他们的一生。
普通人能做的,也只有“向前看,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