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王晨婷,编辑:梁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淄博本地居民小鹿发现,最近街上的车明显少了。“烧烤摊能有位置了,虽然人比之前还是很多,但比五一期间还是少多了。”
沸沸扬扬火了一个多月,淄博烧烤带动淄博乃至山东全境,燃起了一股消费热潮。五一期间,山东6座城市上榜旅游热度飙升榜TOP10。
根据近日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淄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6亿元,同比增长8.3%,分别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一季度山东社零增速为5.6%,不及全国平均增速。
淄博的烤炉暂歇,假期旅游热潮过后,山东的消费后劲何在?
一季度旅游订单爆增45%
山东是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新“顶流”。
据美团数据,山东省五一假期的住宿提前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00%,全国住宿预订最热门的前二十个城市中,青岛、威海、济南、烟台这些山东城市占了四席。其中,淄博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增幅位居山东第一。
火的不只有淄博,以威海为例,据携程、美团等平台数据显示,威海市在线旅游出行人次同比上涨1705.16%;游客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491.12%。威海市日均游客接待规模同比增速为641.2%,文旅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速783.9%。
烟台黄渤海新区则凭借承办迷笛音乐节“出圈”,5天引流2万人以上。据了解,烟台正争取黄渤海新区作为迷笛音乐节的长期举办地。
不过,在淄博居民小鹿看来,游客推高当地物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据悉,此前淄博出了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当地餐饮、酒店等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记者注意到,淄博曾有酒店因涨价1.5倍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但真的能如淄博一般“承诺不涨价”的,恐怕并不多见。
以山东青岛为例,游客苏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提前一个月就预订了五一期间的某个民宿,花费2010元。五一期间,该民宿价格涨至4500元,而在假期后的近日,房费已经下跌到三百余元。
机票价格来看,以从上海到威海为例,票价从五一高峰期的2000元左右跌至500元左右。
游客拍摄的青岛晚霞(图源:受访者供图)
假期热潮虽已过,但五一的这波“流量”还是给山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文旅是输入型消费增量,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具有叠加效应与乘数效应,对地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远远高于当地消费活动。”
实际上,在2023“山东消费提振年”的规划中,提振文旅消费一直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今年3月,山东省发布《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强化客源吸引、激发夜游潜力、开发必购商品、提升食宿质量等层面提出具体措施。
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公布4月及5月的相关数据,但一季度山东的各项文旅指标都十分亮眼。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一季度接待旅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6.2%、24.5%。美团数据显示,全省一季度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夜间消费活力指数同比上涨了19.5%。
发放汽车消费券超2亿元
文旅消费热潮回归,餐饮服务消费热度也实现回升。一季度,山东全省实现餐饮收入额945.1亿元,同比增长12.7%。
然而,若从社零整体速度来看,一季度,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2.0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虽高于上年全年7.0个百分点,但并未超过全国平均5.8%的增速。
一季度山东社零数据(图源:山东省统计局官网)
细看各项数据不难发现,主要的问题在于商品销售。
山东一季度商品零售额为7336.9亿元,同比增长4.7%。在重点监测的18类商品内,11类商品限上零售额实现增长,占比为61.1%。绿色环保类商品需求更为旺盛,新能源汽车及能效等级1、2级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7.0%和29.7%。
汽车消费一直是社零的大头,其在社零总额中一直占10%左右的比例。另外,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据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介绍,汽车价格特别是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较快。一季度,车企降价促销力度比较大,汽车价格下行较为明显。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下降4.0%,带动CPI下降0.1个百分点。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山东发布了2.08亿元汽车消费券,此外还包括2.7亿元餐饮消费券、0.5亿元家电消费券,合计拉动消费102亿元左右,有力带动全省消费。
不过,对于山东来说,消费扩容提质还需更多努力。
山东省统计局贸易处副处长刘婧在文章中谈到,目前,商业模式相对传统,省内限额以上零售、餐饮企业多以独立门店传统经营为主,占比分别达87.2%和88.9%;零售市场呈现“一城一龙头”的特点,龙头企业具有地域局限性;此外,中高端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奢侈品高端销售等方面均与先进省份存在一定差距。
要释放消费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要着力点。刘婧认为,要深挖人口红利,根据山东省人口结构,分类人群消费需求,最大限度撬动内需,在医养结合助推银发经济、教育产业服务少年儿童、网红产业吸引年轻群体等方面皆有可为。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也可以发挥农业优势,加快推进山东省从粗放的农产品供应向直接销往终端市场的农产品品牌转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王晨婷,编辑:梁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