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非马(ID:feifeima-uk),作者:非非马,头图来自:《春潮》


昨天刷小视频的时候,无意刷到“樊登老师”在用一种非常笃定的口吻讲一个观点:


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是妈妈。


看的时候,我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疑惑这真的是樊登老师讲的吗?会不会是假的?Anyway,我真心希望是假的。后来看了下评论,第一次体会到那种感受:看了下面的评论,我终于放心了。原来,和我一样不舒适、不认同的人,很多。


非非马摄于Tate Modern<br>
非非马摄于Tate Modern


其实,视频中“樊登”老师的这番言说,让我哑然错愕的点,并不在于他讲的观点本身是否有合理性,而在于,他会用一种如此自信笃定的口吻去下一个明显以偏概全的判断。稍微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都会非常谨慎地去下一个全称判断。就比如,我们是不能去讲“xx地方的人就是怎样怎样”,“男人都如何如何”,“女人都怎样怎样”的,因为显然,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很大,不分性别种族也不分地域、血型、星座等等。


不可否认,在某些原生家庭中,一些糟糕的母亲的确会给女儿带来很糟糕的影响与伤害,“母女相爱相杀”的现象客观存在,甚至为数不少,但无疑,也有很多非常了不起、非常有爱的母亲,她们成全了女儿的成长。而这世界上大部分的普通母亲,会优缺点兼具,未必多了不起,但也不至于是女儿此生最大的敌人。


所以,我无法理解,为何像樊登老师这样读过很多书、有着博士学位、还得过辩论赛冠军的知识分子,却会犯如此明显的以偏概全的错误。毕竟,意识到这样的错误,并不需要多高深的学问,也不需要有多厉害的逻辑能力,只需要尊重一点点基本常识。


所以,我只能猜疑,这个视频里并不是樊登老师本人。


但这个小视频,还是让我想多说两句的。我最近在研究短视频,看多了就发现一个现象,有不少视频大V都偏爱全称判断的模式,而且特别喜欢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去下各种判断、结论,一副我很权威的样子。看后我就疑惑和警惕:怎么像是在招募信徒的感觉。是我最为警惕的那种样子。


那么,为何这么多大V都喜欢用这种反逻辑、不严谨的言语方式来“布道”?也许,并非他们逻辑不行,知识不够,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明白,短视频时代的眼球注意力,偏爱争议胜于中正,偏爱强刺激胜于理性客观,偏爱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尊重逻辑与迎合流量面前,他们选择了后者。“互联网传播学”,正在重塑一批人的语言使用方式、意见表达方式。


如今,因为短视频的短,短视频的供受双方,逐渐都习惯了压缩过程,直给结论。在阐述观点时,“短”的限制,就注定了容不下严谨的论证,最后只会剩下金句式的判断和结论。而一直以来,在大众言论市场里更容易流行起来的,往往都是“文学式的结论”。


不可否认,短视频的流行,已然是大势所趋。如今还在做内容的人,可能很难再去忽视时代的变迁。我自己也想拥抱这一新的创作形式,但我同时也会十分警惕,希望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警醒:不要被短视频世界里流行的“潜规则”改变了,不要被短视频彻底“重构”了自己的知识吸收与消化的习惯、重构了认知和思维的方式,以及语言方式。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什么呢,从大众媒介时代进入人人都可做自媒体的时代后,我们其实愈发身处于信息过载的社会里,但那些从四面涌入耳中的“声音”,难道都值得聆听吗?


前两天,我陪大学老师去参观泰特现代艺术馆,被一个艺术装置给打中:由数百个不同年代的收音机架起来的“巴别塔/噪声塔 2001(Babel 2001)”,非常壮观,它们同时打开着,播放着不同的频道不同的节目内容,但是,你却什么也听不清楚。它们汇在一起后,只形成了一种声音效果:噪声。借用这个源自圣经的故事,艺术家想呈现和批判的,正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严重过载的现实,以及大量噪音之下沟通与理解的失效。


巴西概念艺术家Cildo Meireles创作的Babel 2001<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巴西概念艺术家Cildo Meireles创作的Babel 2001

非非马摄于Tate Modern


客观上,人类正居于这样的噪音空间场中,而人又究竟要如何在噪音世界中自处?我想,一是学会取舍、做减法,关闭掉一些声音,二是努力去维持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从今天起我想给自己立个flag,每天要保证2小时(遇有特殊情况,保证不少于1小时)的深度阅读或学习时间,也会和大家定期分享学习心得。


哦,目前我正在努力坚持培养的新习惯还有每日运动,到今天已经连续打卡7天了,感觉越来越好,渐入佳境。据说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21天后我会和大家分享这个过程和心得~


谢谢你听我的碎碎念,祝你愉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非马(ID:feifeima-uk),作者:非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