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胡锡进老师写的一篇“ChatGPT引发的全球AI竞争白热化,中国千万不能输”,初心是好的,却看得我内心发堵,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胡老师喜欢大词,但这些大词放在企业和商业身上,可能适得其反。

GPT的源起,也就是发表transfomer论文是为了美国在竞争中取胜吗,openAI做出chatGPT是为了让美国赢吗?对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就是最好的药剂,给科技企业,创业者,投资者一个更宽松与包容的环境,优秀的企业会自己跑出来。

但一开始就给所有这些企业一个,为了中国不能输的帽子,谁也扛不起,美国企业也扛不起,中国企业更是扛不起。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被国会讨伐的听证会上为自己辩护,话里话外说中国企业对美国构成威胁,却遭到了美国精英们一致鄙视,自己打不赢就打不赢,把国家搬出来算哪门子事儿。

一些本就对中国充满敌意的对手虎视眈眈将中国企业与地缘政治挂钩,以与中国脱钩,中国企业只能努力建立自己business is business的形象,以尽力不被脱钩。以胡老师这样的全球影响力,把企业自身竞争力问题上升到国家意志捆绑,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好。

此外,一句国之输赢,也容易让那些鱼龙混杂的二混子项目狐假虎威。

某些中国公司,也不能因为一句“国产GPT”,“为国输赢”,就牛皮吹破,屁用没有。最近一下冒出那么多国产GPT大模型,个个都说自己接近chatGPT,连算力都没训练烧几个亿,就好意思说自己也已经搞出来了,真是贻笑大方。

让企业自己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最终国家都是受益的。

中国科技与创新缺的到底是什么?是卡脖子技术吗。

№,我也建议把“卡脖子”这词改成“淹脖子”技术,人不是一下卡住你脖子,是当我们从脚底的水漫金山都没有意识,都淹到脖子了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已经来不及了。从科研,到跨学科交叉研究,到研究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再到企业产品转化为市场需求,再到市场迭代持续创新。这个过程,企业创新最需要的是持续被释放的市场活力和更开放的交流环境。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对国家有利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当下中国企业创新力乏力的问题。如何不让水从下往上淹到脖子,就要鼓励全社会和全产业链创新,也不要怕泡沫,投资圈有一名言,连泡沫都产生不了的行业,不值得投资。

昨天,钛媒体App也独家发布了一份去openAI深入调研的交流记录(详见前文《我们和OpenAI联创聊了聊GPT的当下局限:两年后可能就没了|钛媒体独家》,其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全程没有一句“美国怎样”,都在说的是技术发展怎样了,以及对那个技术即将改变的世界,他为之兴奋。

这种由衷的对技术的狂热和改变世界的激情,我同样为之兴奋。

既然趋势确立,政府也已划出规则,咱就别整那些虚头巴脑口号了,真刀真枪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