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斯蒂芬妖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李砍柴

腾讯大佬被裁员,你敢信?

前几天,一则“腾讯T13级技术专家黄希彤被裁员”的新闻,冲上热搜。



黄希彤是谁?名字你可能不熟,但你一定用过QQ空间。

没错,QQ空间,就是黄希彤带领团队一手打造的,除此之外,404寻亲平台公益项目,也是他的战绩之一。

自从2005年进入腾讯,黄希彤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已然成鹅厂前端级别最高的专家。

可以说,在这个行业,黄希彤就是大神般的存在。

所以,当大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技术大佬是不是提前退休了?

但是黄希彤本人特意强调:“是裁员!不是退休!”

一瞬间,那些把黄希彤视作偶像,想写一辈子代码到60岁的程序员们破防了。

网友也纷纷感叹:“前端级别最高专家,如此兢兢业业工作的技术大神也逃不过被裁的命,大厂无情啊!”

技术过硬的大牛尚且如此,普通人的处境可想而知!

其实,35岁中年人的生存困境,比想象中更残酷。



失业主力军中首当其冲的当数中年程序员了。

这些年,许多互联网行业公司,比如阿里、美团、网易等相继传出裁员新闻。

甚至还出现一种说法:

互联网公司不留“老人”,是这个行业达成的默契,只要你年龄超过35周岁,就有可能被裁员。

匪夷所思吗?但黄希彤的经历已然证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据《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中显示,19家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人才平均年龄才29.6岁!连30岁都不到,更何谈35?



而在这一数字背后,是数不清中年人的焦虑彷徨。

不仅互联网,医药行业也陆续陷入“裁员潮”。

2019年,辉瑞公司市场总监高某入职6年后,突然收到了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单方面被解聘。

被辞退前,高某的月基本工资已经高达12万元,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高某和公司打起了官司,要求赔偿工资、储蓄金等共计515万元。

最终,经过长期拉锯战,高某被判定得到37.7万元。

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但是和之前的收入相比,已然是云泥之别。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裁员毕竟是少数,总有被裁不到的人吧?

可即使是没有裁员风险的中年职场人士,其实同样有着甩不开的烦恼——降职减薪。



南国早报做过一次关于“35岁,是一道坎吗?”的采访问卷。



36岁的刘女士可谓是感同身受!

刘女士本来是销售总监的职位,却被突然降职为销售主管。明明能力不输别人,以前管理着150多人的团队,现在只需要管理五六个人。

随着职位被降,收入也大幅下滑,这让刘女士一时难以接受。

而取代她的,不过是一名“更年轻”的同事而已。

实际上,刘女士遇见的这种隐形的职场潜规则,在企业中并不少见。

前程无忧发过一项研究:七成“35岁+”人群的职业晋升停滞在了35岁之前。



许多被降职或只能面临“温水煮青蛙”的人不甘心,却不敢辞职。

因为一旦离职,他们会发现找一份合适的新工作更难。

前段时间,王先生给上海市长写了一封信,署名为“失落大龄职场男”,在网络上疯传。



王先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重点大学,任职过外企高管。

这么辉煌的过去,王先生却感觉被抛弃了。

因为自从2018年辞职后,就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因为他那惭愧的“40多岁高龄”。

他尝试过自主创业,后来也以失败告终。

很难想象,曾是别人口中的天之骄子,如今只能靠申领微薄失业金和有限的积蓄勉强度日。

其实,不止王先生自己,在他周围也有很多认识的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压力。

“大家空有一身本事和抱负却报国无门,同时还得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但我们总不可能这样碌碌无为地坐吃山空一直下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封“求助信”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说出了很多大龄中年人内心的恐惧。

这些中年人的故事,深深的反应了一个扎心的现实:

再强的能力,到底干不过年龄啊!



四川大学曾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调查了30万份招聘广告:

结果显示一线城市有超过80%的社会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即使是二三线城市也有65%以上。

就在前几天,四川青城山太清宫招聘道士,要求里也赫然写着:必须为35岁以下。



让很多中年人无奈自嘲:“这年头,35岁连出家都不要了。”

赤裸裸的年龄歧视,是横亘在所有中年人面前的现实难题。

但就想问一句,35岁到底得罪谁了?凭啥呢?

答案其实也并不难。

一位名叫“项目经理老刘”的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感受。

老刘所在的公司工作强度很大,加班、出差、熬夜在所难免,一个字,非常卷!

他自己带领十几个人的团队,有经验老道的中年员工,也有毕业不久的新人。

必须承认,老员工的确资历深,能力强,但是在工作中,老刘经常能感觉到他们的力不从心。

比如要出差了,被安排出差的老员工,却突然因为孩子生病提出请假。

也有好几次需要谈客户应酬,就有老员工突然因为家里有走不开的琐事,提前下班回家。

相比较而言,新员工虽然工作业务不甚熟练,能力可能也还差点距离,但是时间弹性和抗压能力上,却远远超过老员工。

之前美国有一个项目,临时需要修改一下数据,因为时差的原因,他凌晨时才在工作群里发了这个任务。

结果老员工们集体选择“沉默”。

只有2个新人很快回复,并且积极接下任务,妥善处理好事情。

最让他感叹的是,之前有一个工作很久的老员工突然得了“甲状腺癌”,一下请了2个多月的病假。

老刘不由得感叹:“我现在越来越明白,为什么公司会选择淘汰老人,招聘新人了。”

的确,许多职业岗位都存在着“996”的加班状态。

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留任晋级,往往斗志满满,更容易打鸡血。

而那些35岁以上过着“上有老下有小”压力生活的中年人,在时间和身体上都会吃不消。



除了时间和抗压能力的差距,薪资问题也是很多公司更愿意招用新人的重要原因。

我曾问过一个HR朋友:“为什么很多岗位都会招应届毕业生?”

朋友笑着说:“一个花10000块就能做下来的岗位,你愿意留给一个需要30000块的资深员工吗?”

还没等我回答,朋友就接着说:

“现在知识信息更新太快了,公司也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吧,毕竟市场需要迎合年轻人。很多老员工的知识经验确实已经过时了。”

虽然我们都疯狂吐槽35岁的门槛,但不得不承认,很多企业更偏爱年轻人,就是因为他们更抗压、更廉价、更有活力。

而这,恰恰是那些饱受生活摧残的中年人所缺少的。

更遑论,还有一些老员工工作久了,早已丧失了工作热情,主动选择躺平。

抖音上就有很多段子,比如有个博主分享了“老油条上班摸鱼的一天”:



“磨磨蹭蹭掐点上班;

看见老板来了才假装努力工作;

每隔一会儿就去接杯水找点零食,或者享受“带薪上厕所”;

抓紧找各种时间和同事吃瓜聊天;

吃饱喝足后愉快下班,又过了轻松挣老板钱的一天。”

虽说是段子,但也有相当多的网友忍不住在评论区留言:这说的不就是自己的公司吗?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鲶鱼效应”:渔民们为了减少沙丁鱼在运输途中的死亡率,往往会在沙丁鱼群中扔一条鲶鱼,沙丁鱼为了防止自己被吃,不得不四处躲避,反而解决了缺氧问题,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同理,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人员固定,相似的环境相似的工作流程,往往会让老员工渐渐失去斗志。

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保持工作效率,会不断招聘新人加入,激发老员工危机感的同时,也可以“忍痛”裁掉那些早已失去“价值”的老员工。

所以在企业HR间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35岁前的员工是“人力资源,而35岁后的员工则是”人力成本。



《黄金时代》里有一句扎心的话: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事实似乎更残忍,才人到中年,就已经被伤得体无完肤。

所以35岁以后,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也不尽然。

其实很多行业本身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律师、科研工作者等等。

和我们常常看到的35岁+中年人被嫌弃不同,在这些领域,年纪越大越代表着专业和能力,更容易得到大众的信服。

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自己去医院宁愿提前预约,排多长的队也要挂专家号。

毕竟在医生这个领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阶段,需要积累大量的病例,“熬”很多年,才能成为资深的专家医生。

除了专业的领域,其实很多的服务型岗位比如育婴师、厨师等大都需要35岁以上经验丰富的人。

所以说,如果抛开行业,只单纯去谈35+的事业困境,似乎也不太合理。

那为什么这些年,关于“35岁即失业”的相关新闻会那么多呢?

这其中,不排除一些媒体为了赚取流量,单一的新闻被大肆报道,夸大了失业的群体,让非常态的事仿佛成了常态,制造焦虑和恐慌。

实际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其中 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8.1%,而25-59岁仅为4.8%。

从数据来看,真正面临巨大职场危机的人,反而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有一个叫“小怡”的24岁女生哭诉了自己的经历:



毕业后,某聘沟通了1476次,投递过158份简历,收到的回复都是“很遗憾……”。

本来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曾无数次幻想几年后成为周围人夸奖的对象,然而无数次的打击让心里早就没有了光……

这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常态,找不到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曾经的踌躇满志,都在现实面前消遁无形。

这么看来,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境况相对要好很多。

但即便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35岁门槛的的确确已经成为很多底层打工人的噩梦。

毕竟,年轻人尚且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试错,可对中年人来说,事业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一家老小的生活。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也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不怕失业!”

如何打破“35岁魔咒”,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人关注的难题。



综艺节目《圆桌派》中,曾提到一个概念:功能性文盲。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许多人到了中年以后,思维会认知固定,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只要碰到自己不认可的观点,就会坚决不肯接受。

生活中,很多中年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弱点”。

所以,对35岁+职场人士来说,从个人层面破局的关键,是摆脱舒适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成长,规避被取代的风险。

不过,更关键的是,社会的包容度还需要不断拉伸。

职场“35岁门槛”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概念,最早出自1994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报考公务员年龄必须为35周岁以下。

之所以制定这个年龄限制,是出于对公务员培养和成长周期的考虑,并不是因为年龄歧视。

谁知,这个“35岁门槛”竟然逐渐蔓延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企业招用人才时的硬性要求。

仿佛从那时起,35岁魔咒就愈演愈烈了。

他们不管员工能力,只把35岁视作洪水猛兽“一刀切”,实在是太过武断。

若想破局,只有从政府到企业,在用人时多给优秀者一些机会,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地制定年龄需求,方能逐渐淡化35岁魔咒。



讲到这,突然想到几个互联网大佬。

张朝阳创办搜狐时34岁,李彦宏创办百度时31岁、马云创办阿里时35岁、王兴创办美团时31岁,滴滴成立时,程维同样31岁。

你看,30多岁是一个创造力和生命力多么旺盛的年龄啊,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单位,都不应该把35岁当作洪水猛兽。

它不应是跨不过去的门槛,而应是通往下一段旅程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