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弋曈,编辑:园长,原文标题:《年轻人与庙》,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年轻人逃离写字楼,转行去从事“体力活”成为一种潮流。豆瓣小组“轻体力活探索联盟”成立不久就吸引3万名年轻人加入,小红书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职后去集市摆摊、去云南卖花。
职场生存不易,年轻人说出“裸辞”二字反倒比以往更容易了起来。
2023年2月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相比去年同一时间增长了三倍,预定寺庙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寺庙游”爆火后,寺庙法物周边也一度卖到脱销,雍和宫的香灰琉璃、灵隐寺的十八籽串广受追捧,拥有商业眼光的商人也伺机而动,最早出圈的永佛寺“慈杯”咖啡现已成为跨界营销的经典案例。
不仅如此,对未来焦虑、对人生困惑的年轻人并不满足于一柱清香后就与寺庙别过,而是选择留在那里做义工。
他们远道而来,带着问题上山,希望能在依山傍水的古寺里聆听智慧,找到答案或方向。
有人将寺庙义工看作是体验生活的起点,也有人将它视为阶段性的归宿。
一、裸辞旅行,其实没那么快乐
2021年夏天,绿子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某互联网大厂,入职半个月后,她如愿在核心部门成为计划经理。从那时候起,她开始在小红书上持续更新#互联网打工日记,复盘自我成长,分享职场生活。
一年前,她在笔记中写道,有一份这样的工作让她拥有独立和自由,拥有规划自己生活的权力,她很欢喜也很珍惜。
可是没过多久,她不再更新职场日记,甚至会在下班以后狂奔到地铁站看玉兰花开,急迫地需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当裸辞的想法出现时,绿子也很诧异,她想不通。为了这份工作,从很早之前她就开始铺垫,做学生社团、进500强企业实习,入职后也产生了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可现在,她只想辞职。
她告诉刺猬公社:“在一个岗位上扎根,仿佛被钉在了流程里,好像只有下班后,我才能真正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她思考了很久,那段时间,她努力地寻找生活的意义,努力地让自己快乐起来。一有空,她就在城市四处溜达,在绣球公园看老人打牌,甚至一个人去长江花两块钱买个船票,看落日。
尽管此时,绿子还未想好离职后的规划以及下一段人生旅程的目的地,但她还是决定重新上路,内心有一个坚定的声音说:“这一次,不要为简历而活,为阅历而活。”
绿子在小红书写道:“生病会让争强好胜的心骤然变得与世无争。”新冠痊愈后的第15天,她开启了裸辞后的第一段旅行。
有山有海,有人文景观,她将旅行的第一站放在了山东。为了看看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她来到济南,骑一辆共享单车前往老舍先生的故居,这天她也更新了小红书。有用户在笔记下留言:“绿子的日记真治愈”。她回道:“你的生活也在治愈着你。”
参观完济南后,她又来到青岛,用一整天时间漫无目的地闲逛,去菜市场跟老爷爷聊天,去海边吹海风,甚至在海边一个人吃完一整罐凤梨罐头。
我在脑海中疯狂构想着她吃凤梨罐头的场景,诗意中又带有一丝荒诞。这种荒诞感也曾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家止庵曾点出——“荒诞其实是焦虑的极致。”
果不其然,绿子接着说道:“你知道吗,做这些事情,我一点都感觉不到快乐。”
在她的想象中,裸辞旅行应该是无比快乐且自由的,可她在旅行过程中,感受到的只有麻木,没有快乐。一路上,忙着赶路、忙着做攻略、忙着拍照,在旅行中思考人生意义的想法早就被抛之脑后。
旅途结束后,她总结道:“也许旅行能够治愈别人,但不能治愈我,与其期盼被一段偶然的美好风景治愈、被一个偶遇的路人开导,我不如去一个直面人生议题的地方。”
她开始回忆,在裸辞前的那段时间里,为了抵消工作的无意义感,她曾经去长江保护基地面试志愿者,也曾在自己所居住的那条街上捡垃圾,这两件事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想明白后,她更坚定了。“我们从小一直在说劳动最光荣,在我看来劳动不一定是上班换取报酬,而是一切能够造福他人、满足自己的一种产出,在这样的劳动中,我能真正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绿子一下找到了辞职后的方向,去寺庙做义工。
二、在寺庙,从冷漠到“打开”
今年年初,香海禅寺恰好在招新春义工,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一周后,她来到香海禅寺的所在地,浙江嘉兴的桐乡市。桐乡紧邻乌镇,绿子清晰地记得,那天满车的人只有她独自一人在桐乡高铁站下了车。
异乡的陌生感让她有些害怕,对一切充满了警戒心,她回忆:“打到车后,我自己将行李搬到后备箱,在路上司机与我搭话,我也不理会。”
就这样,绿子带着警惕、封闭的心来到寺庙的门前。此时,她觉得自己的心理防线正在被瓦解,她表示:“看到这么庄严、干净、正统的道场,原先的担心烟消云散了。”
比起杭州热闹的灵隐寺、法喜寺来说,香海禅寺给绿子的第一印象就是清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香海禅寺给义工安排工作,也是以兴趣为准,在这里只需要做你最擅长的事。绿子成为了摄影组的义工,负责拍摄寺院的环境、师傅们的工作场景、禅修课以及法会。工作时间从早上7:30到下午4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始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寺庙生活究竟能为人带来什么转变,在切身体悟之前,即使眼睛看到了答案,也很可能不以为然。
对绿子而言,从小在都市的生活法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刚来到这里,她对身边所有的陌生人都设有一道防线,不会关心别人,也不允许任何人窥探自己的内心。
兔年除夕夜,绿子在大殿门前站岗,前来上香的功德主大部分都是以家为单位,她突然有些想家。此时,远处突然响起了烟花的声音,绿子掏出手机,日历已经显示2023,她喃喃自语:“原来已经到了新的一年”。
看出了她的难过,同为义工的桐乡人邀请绿子到家里做客,那时绿子只当是客套话:“这种话我平时在公司也经常说,但没想到,第二天她还专程来寻我,我很受触动。”
慢慢地,现代社会所塑造的客气与疏离被这里慈悲、利他的氛围所感化,她也由封闭变得不再设防,绿子感受到自己的心逐渐打开。
一天晚上,她趴在一位刚刚认识10分钟的姐姐怀里嚎啕大哭。她表示:“这种事以前绝对不可能发生,这也是寺庙生活的神奇之处——在这里,没有人在意对方的身份、地位,就只是单纯地交流,倾听,分享感受,得到回应。没有利益与关系的纠葛,交往变成了最本质、最纯粹的模样。”
绿子纠结了20多年的心结,竟然被对方简单几句话开导了,“大道至简”在此时得到了验证。
因为童年的一些阴影,绿子十分怕黑,姐姐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很认真地倾听并且郑重地对她说:“不用去思考自己为什么怕黑,害怕又如何,你要相信任何一切问题,你都有答案,也有能力去解决。因为你本质俱足。”
听完这句话,绿子像是吃下一颗安心丸:“如果下一次黑夜来临我又害怕的话,那就害怕吧,没有关系。总有一天我会明白这种恐惧是从哪里来,我要把它放到哪里去。”
截止到现在,绿子在香海禅寺已经待了三个多月,她明显感觉到来寺庙做义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第一期义工的年龄基本在四五十岁左右,以退休后的中老年人为主。第二期之后,90后00后的比重明显提升,到了第三期全部都是大学生。她又补充道:“其中有一半都是看了我在小红书上的分享而来。”
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绿子也看到了一个共同点,一开始大家怀着各种各样的焦虑,想来寻求解法。可后来,他们对自我的关注度越来越小,开始想要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创造价值。
寺庙教给每个人的道理很难概括出来,但又很容易被感知。
三、找到生活的锚
若按照时间来划分,寺庙义工可以简单地分为长期义工和短期义工,绿子是前者,Eva则属于后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Eva看到北京房山药师寺招募义工,寻了一个得空的周末,她穿城而来。与绿子不同,来之前Eva没有为此行设置任何问题,但忙碌的寺庙生活,让她得到了平静与满足,也意外地找回了睡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Eva都患有焦虑和失眠,这与她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以及自身性格不无关系。Eva的职业经历不只是用丰富来形容,可以说每步都踩上了风口,有种好风凭借力的意味所在。
在小红书上,她对自己的介绍——资深综艺制片人、互联网大厂运营、品牌内容顾问,面对这三种职业身份的转换,Eva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她以“顺势而为”这四个字简单概括。
Eva曾有同事在一家长视频公司待了五年以上,即使降薪降职他也要留在这里。对此,她表示,不希望自己拥有某种惯性,在任何阶段都要看到成长。
转换行业的路上,Eva不是没有过犹疑,有猎头曾抛来糖衣炮弹,也有质疑自己决定的时刻。但无论任何,她坚信自己一定要走上坡路,坚持下去,路会越走越宽,自己能做的事也会越来越多。
但整个过程并不容易,压力持续加码,Eva一直在尽力调整自己,可状态仍然时好时坏。
在寺庙做义工的两天两夜里,她把自己从原本的生活状态中短暂抽离,接二连三的任务暂时占据了她的身心。上晚课、洗供盘、摆放供品、收拾经书、剪花插花、打扫院子、斋堂洗菜,抽空还能招猫逗狗,每晚睡得十分香甜,身体的疲劳反而将紧绷的神经拨松了。
据她回忆,那个周末,药师寺前所未有的繁忙,观音菩萨圣诞、佛教徒皈依、老师父圆寂,寺庙里人人忙得不可开交,其他寺庙的僧人、居士也来到这里,赶来参加的人络绎不绝。
在药师寺度过了充实忙碌的周末后,也给了Eva一个启发,她想利用周末时间去体验“100种生活方式”,在其中利人利己,寻味更多的人生意义感。
Eva提到:“很多时候,努力并不能够改变生活现状,当我没有办法改变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只能尽可能多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状态更好也能时刻保持成长和精进的行动。”
与Eva交流后不久,她的“to do list”就又打了两个对钩——自己盖了一座房子,从建筑布局、装修风格到软装硬装统统亲力亲为;给自己半年时间,放下在北京打拼出的一切,去南方工作、生活。
她将“100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分为四个类型,首先是职业类,比如剧本杀DM、婚礼策划、花店店员;第二种是陪伴类,盲人助跑、爬山搭子等(搭子:以兴趣为出发点,垂直领域的新型社交关系);第三种方式是技能提升,像是盖房子、跳水等,最后一种是公益类,流动儿童图书馆管理员、为早产儿钩织小章鱼、帮88个年轻人提升职场能力(已帮29人)等。
她不仅希望能从行动上帮助更多人,还希望能够以超强的执行力感染更多年轻人,找到生活的锚。Eva表示:“与其一直想,勇敢迈出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四、寺庙收留自救者
很久之后,回顾自己的职业选择时,绿子提到:“当我重新审视那份工作时,我发现自己所做的选择不是以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一直在用社会的衡量标准,参照着别人的人生目标去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Eva则表示:“我需要定期拿出一个成绩,所以我会给自己压力,尽管别人没有要求我什么,但是我会要求自己。”
同样是面对意义感的消退,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绿子和Eva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态度与解法,尽管二人的动线不同,但他们尝试自救,也已经自救成功。甚至二人价值与自我意义的实现也汇聚到同一个坐标上——“自利利他”。巧合的是,这个观点在佛经中也能寻得一些踪迹。
无论是寺庙游还是寺庙义工,寺庙本身并不能解决困顿,正如新时代创业者的金科玉律《纳瓦尔宝典》所言: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靠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弋曈,编辑: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