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买过黄金,也听说过金价上涨,这就是2024年的黄金市场。


2023年金价一路狂飙,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涨幅超过17%(人民币为单位计算),2024开年非但没有回落,反而势头更猛。金价已经成为2024年开年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人观望、有人急于脱手、有人不得不逆势购买。


4月10日,狂飙多日的国际金价终于出现了微调,#黄金白银集体缩水#立马冲上微博热搜。实则,此次调整只是欧美股市黄金股票的日常操作,跌幅最高的现货黄金不超过1%。这对国内的金价涨势没有丝毫撼动,尤其是珠宝金饰品牌的零售价格。


据刺猬公社了解,4月12日,金饰品价格仍处于飙升阶段,除中国黄金外,目前各品牌金价均突破730元。其中,涨幅最大的一夜之间上涨15元,周大福、六福、老庙价格均为736元/克,老凤祥价格为737元/克。(统计数据截至4月12日)


社交媒体上,备婚的年轻人看着闻风丧胆的金价,纷纷表示:“原本可以买五金的预算,现在只能拿下三金。”


结婚买不买三金?成为新人关注的重点,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讨论。在此之前,不由得先回答一个问题,“三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把黄金饰品与结婚绑定在一起?


结婚消费,后悔套餐


查询多种资料后,我们发现,“三金”是固定的三样金饰品——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五金”是自由的,在三金基础上任意加上自己喜欢的金手镯、手链、脚链、吊坠均可。


如果说,钻石与爱情绑定,是资本制造出来的曼妙童话,那么黄金与婚礼绑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师出有名”。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 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就是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家。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黄金自然属于古代婚礼中聘礼的一部分,金饰品也常常被视为男方长辈对于下一代婚姻的祝福。


后来,“六礼”经简化合并成为了我们现在的婚礼风俗,例如,彩礼就被有些地区保留至今,三金就是这个环节的传承与延续。


多名已婚90后、95后表示,隐隐约约有听说过三金的婚俗,但父母并没有把三金视为婚礼的必选项。


在县城办完婚礼不久的蓝灵表示:“我们当地结婚的民俗很多,结婚时已经能省则省,但有一些不得不做的我们也顺应父母的心意完成了。”


不得不做的事情是指,种树、洗脚与“穿越火线”。


在蓝灵的家乡,女儿出嫁时,父母会要求新郎种一棵树,名叫“葱茵”,是葱与万年青的组合。出嫁之前,需要把“葱茵”用红纸包在一起,种在自家院子里,表达爱情长长久久,子孙多福多寿,就连挖土的工具也必得是火钳,方能红红火火。


种完树后,需要在家门口扎三堆稻草将其点燃,新人在点燃的稻草堆中冲过去,意欲向祖先告知婚事,蓝灵将此笑称为“穿越火线”。这还不算完,进门之后,新郎还需要用鸡蛋水洗脚,意为洗去辛苦与不安,迎接新生活。


看似荒谬的风俗里包含了朴素的智慧对这段婚姻的无限祝福,乍看之下难以接受,经历之后方觉内涵。与之相比,与爱情画等号的“上头消费”则更容易让人后悔。


谈起结婚时的冲动消费,西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钻戒——两周之后彻底失去新鲜感。


“求婚时,钻戒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收到的一瞬间非常开心,但日常佩戴十分不便。钻戒既容易刮到东西又非常容易掉落,出门也胆战心惊,总怕一不留神两万多块钱就打了水漂。佩戴两周之后,就失去了新鲜感,放在家中连观赏价值也没有。”西梅忿忿不平地控诉。


除了钻戒之外,饱受诟病、在后悔排行榜中呼声最高的是婚纱照。不少“过来人”表示,婚纱照最大的用处就是选一张放在婚礼场地的入口,让亲朋好友知道自己没走错地方。


西梅在北京拍了三套婚纱照,共计花费一万多块,做了两本相册,若干个摆台,除了刚结完婚时拿给父母翻看一番,后来从未打开,现在早已忘记放在何处。


“婚纱照一定是我后悔清单榜的Top1,如有需要拍几张照片可以自己联系摄影师,没必要煞有介事地专程旅拍或是去门店拍摄,毫无性价比可言。”西梅如是劝告道。


钻戒与婚纱照并称为后悔两巨头,通常钻石商家的利润在40%~60%,品牌钻戒则会更高。婚纱摄影也一直被称为暴利行业,万元一套的婚纱照实际成本在1000元左右都是常态。


婚礼被视为一生一次的盛大仪式,商家将这种仪式感与消费进行强绑定,仿佛在这种时刻计较性价比是“可耻的”。醒悟过来的年轻人发现,被商家“绑架”进行了可有可无的大宗消费,悔得肠子都青了。


反向消费的风,终于吹向了婚恋市场


曾经,动辄上万元的jimmy choo成为很多女孩梦中闪闪发亮的婚鞋,但对于追求舒适、极少穿高跟鞋的年轻人来说,更愿意选择百元平替,反正也只是在婚礼上穿一次,平时几乎没有场合能用到。


拼多多上一双价值27块钱的白色高跟拖鞋,成为拯救蓝灵于水火的草坪婚礼神器。蓝灵选择了室外婚礼,9月份的小海岛,空气湿润,草坪却比想象中稀疏。


婚礼当天下起了雨,草地泥泞,宾客不由得踮起脚来走路,而作为新娘的蓝灵,一手提着婚纱的裙摆,健步如飞穿梭在宾客之间。她笑着说:“这是我备婚过程中买到最便宜也是最好用的一个单品。”


西梅也在淘宝店买了一款价格50元左右的大红色皮包作为婚包,她表示:“这种一辈子只用一次的东西,走个过场就可以了。”


曾经,婚礼前的“一辈子只有一次”与旅行中的“来都来了”都会让人甘之如饴、无力反驳地跌落消费陷阱,如今年轻人对于“一辈子只用一次”充满了警惕。正是由于这“一次性”的使用价值,不值得倾注心血、花费过多的金钱。


正在备婚过程中的95后寒玉也是如此,面对居高不下的金价,她并不打算购买三金,准备存起来等之后金价回落再考虑入手金条。


“不会为了结婚而盲目消费,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看别人有什么。我一直不喜欢金饰品,即使买了平时根本不会戴,买首饰不是应该以佩戴为第一目的吗?”寒玉不考虑其他人的建议,她所做的一切购物决策都只是听凭自己的本心。


当提到钻戒时,她淡定地告诉我:“酒店会准备一个假的。”


在她身上,我明白钻戒不再成为仪式感的重要来源,只是完成仪式的一环,仪式是目的,钻戒成为了手段。


蓝灵结婚时也没有准备钻戒,结婚当天早上,全家派出表妹去县里的两元店斥巨资25元买了一对硕大的“钻戒”,还送了两个显眼的盒子。完成仪式后,这对假钻戒也作为回忆的一部分被留了下来,现在正放在家中的书架上。


“我从来不戴戒指,钻戒对于我毫无意义。小时候看电视,广告中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时候,我就对这句话充满了怀疑,为什么石头不能流传呢?为什么玻璃珠就不是结婚的象征,为什么一定是钻石呢?”蓝灵问出了钻石作为商品的存在意义。


“然后这就和若干个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问题一样,无疾而终。长大了的我依然不明白。”她接着说道。


或许,钻石本就是人造信仰,制造这个概念时根本没想过要回答问题,只需要一遍遍在消费者耳边灌输,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人再怀疑。


然而,当“悦己消费”不再被社交媒体所制造的流行符号所支配时,关注质价比、性价比也成为了另一种“悦己”的方式,实用、环保、避免智商税的反向消费之风也吹向了婚恋市场。


钻石神话消失,黄金还会远吗?


更多的人是在培育钻石出现后,开始将钻石与爱情松绑。


尽管培育钻石将钻石的价格打了下来,看似可以使得更多对钻石感兴趣但因价格望而却步的消费者拥有钻石,但钻石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危机。


珠宝公司的钻石业务收入集体下降,据4月12日周大福集团刚刚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周大福中国内地净关闭了89个珠宝零售点。


有行业人士认为:“培育钻不仅冲击了天然钻石的市场,甚至对于整个钻石行业来说,也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直以来,钻石都被视为爱情与婚姻的重要象征,是源于钻石的稀缺性以及人为制造出来的信仰传说。当大量高质量的培育钻石涌入市场,稀缺性和传说正在同时崩塌。


据大河报报道,自从2018年以来,人工培育钻石销量逐年上升,现在市场份额已接近50%。中国的产能约占全球培育钻石产能的50%,而河南又占其中的80%,可以说河南把全球钻石价格打下来了。


如果说,钻石与爱情的瓦解源于培育钻石出现稀缺性消失,那么黄金饰品与婚姻的不强相关或许来自于金价的飞涨。即使三金再怎么重要,也没有人愿意在高点买入,承担买后立赔的风险。


而此时,为了保值而选择黄金饰品的人,也发现了金饰品牌的秘密——过高的溢价与工费,使得买黄金首饰的保值属性大大降低。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结婚时购买金条。


金饰品牌也曾为拥抱年轻人做出诸多努力,18K金、24K金的传统概念已经教育消费者数年,而今黄金行业又出现了许多陌生词汇:5G黄金、3D硬金、古法黄金、珐琅金等等,它们都代表着黄金的新工艺。


金饰品牌对于新工艺的追求,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要,让品牌能够“年轻化”从而吸引年龄层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产品往往采用的是“一口价”形式进行销售,黄金从按克数计价变为“一口价”,其背后是“定价权”的转向,权力由国际金价下放给黄金首饰品牌,品牌方相应的利润空间也会更大。


工艺和一口价,当利润天花板被拉高的同时,也与消费者购买黄金时朴素的心理渐行渐远。


此外,在性价比消费的趋势下,“打金”“水贝模式”的出现,也对现有金饰品牌的零售格局带来了冲击。尤其是在黄金消费需求旺盛的五环外地区。


周大福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内地同店销售同比减少2.7%。黄金饰品,本该受惠于春节的强劲消费在金价的影响下出现了下滑。


除了足金饰品外,其他品类的饰品下滑更明显,尤其是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内地销售减少19.5%,香港及澳门减少27.2%。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对黄金品牌发起了投诉,隐瞒克重、质量缺陷、诱导消费等情况屡屡发生,带来了糟糕的消费体验。


回过头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的忠诚度、婚姻的幸福从来都不与任何一个物件绑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蓝灵、西梅、寒玉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 (ID:ciweigongshe),作者:弋曈,编辑: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