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马靖昊说会计(ID:majinghao920),作者:马靖昊,原文标题:《预付账款的分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货和接受劳务,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预付货款和预付工程款。在公司的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
通俗来讲,我们也可以认为预付账款是先将钱放在供应商的手上,不过,供应商还没有给你产品或者为你提供服务。预付账款超过一年期,一般问题比较大,很少会有企业在不急于提货的情况下,提早很长时间将资金打出去。哪有预付了一年、两年以上的款项,还无法收到货物的呢。如果是由于供应商无法提供货物的原因,预付账款也应该早退回给购买方了。
可以说,预付账款是一个高危科目。对拥有大额预付账款的上市公司一定要小心:
一是查看预付账款性质,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否是关联方,是否被大股东占用;
二看账龄,如果账龄较长,是否会计计提了减值等。
分析预付账款项目应该知道的几个要点:
如果一家企业经常需要预付大量货款给供应商,说明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不高或者信用不好。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预付账款突然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预付工程款或者用来购买专利/非专利技术,那么很有可能是通过预付款的形式把资金转移出去,然后再以营业收入的形式流回来,从而虚增利润。
预付账款的时间过长也要注意。不着急使用的货,肯定没必要早早地把钱付了,这是常识。
报表里的预付与应收一样,都是减过坏账准备后的净值。
二
如果一家企业常年在账上挂着很大的预付款项金额是不是不符合逻辑?为什么一直有预付款项却没见货?对于付出去的款项,未来不会见到货的有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是要还回来的,如果一家企业常年在账上挂着巨额的其他应收款,是不是也不合常规,为什么不及早收回来?会不会是关联方占用资金?
一般而言,只要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风险就较大,要引起关注。另外,在财务报表中,凡是带有“其他”字眼的科目金额都不应过大,否则就可以怀疑其有问题,因为带有“其他”字眼的科目都是跟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不应该显现出大金额。
读者@职麻开门点评:看到“其他”,首先就让人放松了警惕,觉得不重要。尤其很多大集团,整个报表的数字密密麻麻的,一看都眼花了,都不太想看。但是发现,很多专业人士,都会首先留意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科目,来了解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或预付账款挂账,要么是大股东占款,要么是这些流出的资金已经包装为销售回款重新流回公司了。
三
很多造假公司通过虚构应收账款来做大收入和利润,因此大部分人会格外注意应收账款的异常增加。于是,一些老道而经验丰富的造假公司会寻找其他流动资产作为替代方案,例如选择预付账款来取代应收账款进行造假。
那么,上市公司如何通过预付账款造假?一般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增加预付账款,比如增加预付采购款或者预付工程款,再通过营业收入流回来,造成营业收入大增的假象。
识别预付账款造假的方法:
分析预付账款的时间,没人会提前很久付款,如果出现大量超过半年期以上的预付账款,应该是资金可能被挪用了;
要持续关注预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或者营业成本或者总资产的比例,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则要找到合理解释,找不到合理解释,就要提防财务造假的“雷”。
预付账款超过一年期,一般问题比较大,很少会有企业在不急于提货的情况下,提早很长时间将资金打出去。哪有预付了一年、两年以上的款项,还无法收到货物的呢。如果是由于供应商无法提供货物的原因,预付账款也应该早退回给购买方了。
另外,预付款项造假的识别可以分析“预付账款”/“总资产”,如果“预付账款”/“总资产”>10%,预警“预付账款”的造假可能性较大。
预付账款的账龄一般是在一年以内,实际上,上市公司只要存在超过3个月的预付账款,就要关注了,对于超过一年的预付账款,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异常情况,可能表明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为关联方提供资金。
当然分析预付账款时,还应结合市场的供求动态,但再紧俏的商品,企业也不可能预付一年以上的账款。
四
有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查,预付账款往往是导火索。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账上存在异常数额的预付账款,很可能是通过预付账款采购方式套取资金,然后,又以销售回款的方式打回到公司账上,形成销售流水。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采购(表现为存货周转率过低且与经营规模明显不符),很可能是通过存货采购转出资金并最终包装为销售回款。
为什么审计的事务所很少发现预付账款异常而导致的财务造假呢?主要是因为事务所本身没有发现假账的动力,毕竟事务所是乙方,要吃甲方的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马靖昊说会计(ID:majinghao920),作者:马靖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