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乔治王 (ID:BBfresh),作者:乔治群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片段 1:AI 画画


从去年开始,AI 就成为了一切话题的核心。当时正好我也有一块 3090 显卡,就在本地部署了 stable diffusion——只需要输入一串文字描述你的需求,AI就会绘制你描述的东西。


我是一个经常给美术提需求的游戏策划,作为需求方,当然对这种降低生产门槛、增加对产出控制力的东西很迷恋。


AI 作画好就好在它是 AI,它硬邦邦的杵在你的硬盘里,从来不会拒绝你,当然你和它也没有任何人情上的关系。它总是不偏不倚地对待你的每个需求,不在乎你是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嘴里蹦出了多么自相矛盾的引导词,然后在 15 秒左右就稳定的交付——对的,这件事也不需要排期。


如果对它的工作不满意,你也不需要组织语言先赞美它的工作,要是忽然改变了主意,也没有 PM 追究你们俩过去发生了什么。


如果对结果不满,唯一能找到祸首就是自己,或许自己脑子里东西真的是一坨 shit,这里面没有拉扯的空间。shit 就是 shit,不存在需要帮你美化下的 shit、矫情后的 shit、深思熟虑的 shit,而是一张 512*512 分辨率的纯 shit 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它既不懂职场政治,也不会基于职业素养帮你的需求圆谎。


总的来说,AI 作为一个同事做到了稳定输出、从不消耗你的情绪价值、对你的需求毫不怀疑、事后也不会讲出不利于团结的话,坦诚地说纵容了所有策划的臭毛病,职场从来都没有这样运转过。


片段 2:平等的分享智能


当年我们都期望拥有“贾维斯”,现在有了,ChatGPT 算上汇率和手续费,每个月只需要花费 153 块 3 毛。


说到 153 块 3 毛,OpenAI 在推出ChatGPT4.0 之后,Plus 会员一开始每 4 个小时可以询问 100 条消息,很快上限被缩减到 50 条,今天被限制 3 小时 25 条,并且下周仍会降低。




如果你像我一样训练一个辅助写策划案的贾维斯,它的可用性已经堪忧,因为好问题才有好答案,而好问题则需要控制背景信息。这里有许多前置对话以准备。


在用户付费期间服务不断缩水的情况很少见,但并不 open 的 OpenAI 看起来并不在乎。20 美金的智能,已经可以成为评判谁可以享受智能的分水岭。


20 美元有 20 美元的智能,在 4.0 中每 1000 个 token(相当于处理 750 个单词)的定价今天是 0.06 美元。而缺乏推理能力的 3.5 版本 1000 个 token 只需要 0.002 美元。


我们相信现在的售价几乎等同于算力成本,但缺乏竞争后智能的分配不平等就一定会产生。


你能获得什么水平的智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你是不是呆瓜。如果智能的分配不平等,OpenAI可以替大家决定谁来当呆瓜。


“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片段 3:礁石还是大师?


我们几乎都在靠手艺优势赚取差价,假设我们在社会中按手艺技巧高低来分布,可以视作一张沃洛诺伊图。如果大师掌握的手艺显示的是 100%的黑,普通人则是 0%的纯白,而两者间还有中间态,每个需求会依据成本来考量,每个手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优势,组织差不多就这样运转。



而 AI 参赛后,人和人的差距不再是线性,只要你的手艺的优势不能打败 AI,则会直接落入 0%的境遇,像被上涨的海平线吞没。


而超过 AI 的大师哪怕手艺整体的市值在萎靡,大师们受益却变得更多。因为被吞没的大多数不再能参与这项手艺的分配,而大师 x AI 的生产力又能面对更多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被极化了,当大部分手艺工作都局限在某几个环节,这个环节里有没有你?


这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关键由来:你是礁石还是大师?


片段 4:消灭和创造的燃料


AI 消灭了工作,又给创造了新的工作,这段话给了所有人很大的心理安慰。但它的全貌我觉得是:AI 消灭了这代人的工作,又给下代人创造了新的机会。


这个“消灭”和“创造”的过程也许需要一代人来咀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乔治王 (ID:BBfresh),作者:乔治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