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 (ID:chindiaguru),作者:小米椒,头图来自:《我不是药神》剧照


2018年徐峥主演的一部《我不是药神》中,主人公通过各种手段倒卖印度的仿制药,为许多普通的患者家庭带来福音。


这部电影成功让许多人对印度的制药的印象定格在“价格低廉”并且“可靠有效”。


2022年12月份,继中国对新冠严格管控突然“放开”以后,无论药店还是医院,出现退烧药千金难买的局面。


这时有媒体提出,退烧药短缺理论上不该出现,因为中国已然是全球最大的退烧药原料生产国。


根据ZION Market Research在2019年发布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市场报告,中国的扑热息痛产量占全球的59.02%,第二名印度只占24.84%。一些人猛然发现,中国的医药制造不知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有强劲的竞争力。


近日,印度经济时报旧文重发《为何印度价值500亿美元的制药产业依赖于中国》。


文章作者Shariq Khan采访了行业内部不少专业人士,并对政府政策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这篇文章2022年10月7日刊登,12月28日重新发布,两次发表都引起广泛热议。


文章的重新刊登的理由无非两种,一种是为了强调问题严重性,引起读者们的重视。理由其二,作者提到的政策或者环境在两个月之间已经发生了改变。


下面,让我们借由作者的眼光,大概了解一下这个传统上印度的优势产业,如何被中国制造反超?印度医药行业和印度政府下一步会如何进行追赶?医药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又有何种启发?


印度的制药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印度的明星产业。它对印度成为一个更为强健的经济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数量论,印度医药制造产业世界第三;以金额论,印度排名世界第十四。目前印度的医药产业价值500亿美元,并且成长非常迅速。而如今,印度的制药业却对中国产生越来越大的依赖。


这种依赖,具体体现在医药成分API中的关键起效剂KSMS的进口。API对药物发挥药效起着重要作用。


印度发展国家信息研究所RIS预测,对中国进口API药物将达到80%~100%,生物发酵医药将达到100%,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2020年7月的一份印度政府公报表明,从中国进口的医药占到所有进口医药的68%。在过去10年,这种依赖度一直存在60%~100%之间。


印度Akum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的CEO, Bhirud先生称“我们对中国的API药物的进口依赖如此之大,我们75% API药物由中国直接或间接满足”。


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大宗药品
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大宗药品


为什么印度的API医药公司竞争不过中国进口药品呢?


首先,中国的原材料比印度本土的成本低15%~20%。中国政府补贴医药行业,形成巨大的成本优势。中国政府为API出口补贴13%的税赋。其次,中国对大型制造业通常有一定的政府补贴。原料资源丰富也是中国的另一优势。


印度的商务部估计,中国的能源价格更低。印度的制造商通常要以2倍的价格获得电力,高出40%~50%的价格购买蒸汽。


印度Akum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的CEO, Bhirud先生说:“大规模制造使得中国的药物成本降低,同时电力燃料价格的低廉,加上政府对这些公司进行补贴。综合这些因素,中国成为API医药制造的领导者。”


业内人士称API药物的生产周期长达数月。生产后又面临着6个月至3年的适配期。投资规模和运营管理至关重要。这让很多印度制造商打起了退堂鼓,保险起见他们选择大量从中国进口。


一、进口之伤


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印度一度时世界发酵药物的领先者。从90年代开始,进口自由化导致了许多印度制药工厂直面来自中国竞争,许多工厂倒闭了。


其次,中国对研发的大力投入,使得不论是原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成本都得到大幅的提高。而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撤销了企业研发的所得税优惠。


印度医药企业家联合会的主席Vinod Kalani在采访中说:“早先,印度政府对医药制造者的配方药品的研发成本可加计扣除200%。在过去的10多年,许多医药公司,包括许多中小药企,曾受益于此项税收优惠。后来政府取消了加计扣除,留下许多小公司独自面临研发带来的风险。”


一位不愿意署名的来自印度Solan的医药制造者说:“许多自主研发的医药公司,认为失去了政府的支持,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他们已经越发难以为继。一方面,政府高喊印度制造的口号;而另一方面,政府又给我们留下一片不公平的空间。没有中国的API药物,我们甚至没法制造任何基本药物,比如降血压药。许多同行相继从药品的制造者,转变成了进口商。”


行业观察者认为:缺乏资金和不作为的政府政策,是导致印度发酵型医药制品失去竞争力的主要原因。Kalani先生称:“一座发酵工厂需要70亿~100亿卢比的投资。印度生产刺激计划PLI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对于直面海外的竞争收效甚微。 印度本土的医药公司想得到政府更大的政策保障,来痛击来自中国的挑战。他们想要印度政府出台反倾销法案,增加中国进口的关税。”


这个请求已提交到印度医药局,但尚未收到正式答复。


二、行动起来


“印度政府应该积极与医药行业加强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务实的政策支持。”


Akums医药公司的市场总监Sanjeev Jain说道:“如果印度想要在API领域生产研发上独立自主,印度政府需要深切的理解这个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机制,比如人才储备和政策导向。”


尽管印度政府把医药行业列为印度制造计划中25个振兴领域之一,对医药行业面临着的炙热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却没有提及。


Bhirud建议印度政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人才短缺也需要重视。医药行业需要合格的培训师,与时俱进的研究设施和研究经费。


生产API需要产生规模,政府还应该提供廉价的土地、降低电力和燃料的价格,并提供便利的政府公共服务,让工厂的运营更为高效。


三、研发,研发


印度在制药行业至少在某一领域依然领先,那就是仿制药。在过去,印度对仿制药的研发投资巨大。印度仿制药出口占全世界仿制药的20%(印度政府宣称)


研究机构Precedence数据表明,2022年仿制药的市场规模达到4393.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708.2亿美金。


仿制药的领先表明了研发的投入的重要性。然而,仿制药的种类较2012年缩小了10%~12%。所以,印度应该继续投资仿制药,并且加大研发创新型药物。


政府目标到2024年减少25%的进口依赖度。不过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吗?IDMA说当政府正逐步重视起API快速起效剂的制造,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一切表明印度走在正确道路上。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和工业企业联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以上是文章的节选的内容)


文章作者对中国政府对出口商品13%税收补贴的说法其实有失偏颇。13%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应算在产品成本。即使不出口,13%的增值税可以全额抵扣。所以13%的退税不能全部算作政府补贴。


印度医药行业资深人士看到,中国医药出口的优势在于,市场规模优势,这个看法挺准。


不过,他们夸大了政府干预的作用。不论是降低原材料、土地价格,或是高级人才的储备都不是一个法令或者一个PLI刺激计划可以轻松实现的。事实上,印度政府对医药行业的支持还是给力的。


2020-2021年的PLI计划中,医药制造行业的奖励额为18亿美元,虽不及明星行业电子制造行业(手机、电动车、自动化等)的35亿美金,但也远超其他行业。


他们认为通过加大政府短期政策的倾斜来振兴印度的医药行业,这个想法未免有点天真。政策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甚至会造成依赖,影响行业的自由发展。


从文章中我们获悉,印度引以为傲的仿制药行业正在萎缩。印度正在着眼于扶持更具有科技含量的创新药领域。或许这能为中国的生物制药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印度可能以反倾销的名义提高医药进口的关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 (ID:chindiaguru),作者:小米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