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杨小云,题图由作者提供


先生被公司派驻印度的第三年,儿子上大学了,我终于完成了陪儿子的任务,他打来越洋电话,殷切相邀,说:“赶紧来印度陪我吧,我把房子也另外租好了,做清洁的小工也请好了。”


我大吃一惊,“啥,还有小工?就俩人请啥小工啊?再说了,我在国内也没有请人啊。”


他说:“哎呀,给别人一个工作机会嘛,来了你就知道啦!”


难道我这个曾经伺候俩爷子的人要被别人伺候了?难道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了?于是我忙不迭就飞去印度新德里了。


跨过了喜马拉雅山,我第一次踏上了印度次大陆这块热烘烘的土地。


在德里,因为公司有补贴,当然更多出于安全考虑,公司员工及其家属大多居住在离公司不远的一个小区。



小区里有联排别墅和电梯公寓,房间都挺大,环境很好,绿树成荫,鲜花遍布,还有草坪、泳池和健身房,篮球场,幼儿玩耍区等。小区大门之外,则是灰尘扑地,脏乱差,与小区里边截然不同。


大家都知道印度贫富差距很大,所以,这样的小区对绝大多数普通印度人来说,真是一个高档小区了。


我们所租的房子有120平左右,三室两厅,这房子其实是我老公的前同事转租给他的,同事被派驻他国,于是我老公连房子带小工也一块租下来了。


不久,我就和不少公司员工家属熟悉了,她们多数比较年轻,很多带着娃在这里生活读书陪伴老公。


当然,没有不请人的。有的甚至请了两个,有带两娃的甚至请了三个佣人。当然,我没带娃,所以我老公只给我请了一个。


且慢,大家不要惊讶,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有多富裕,事实是我们真的给印度人创造了一个工作机会。


因为,印度人工想像不到的便宜!



我家里的小工,名叫乌度姆,发音我老记不住,于是我老公根据谐音,跟我说,你就叫他乌冬面好了。反正他也听不懂中国话,但知道你叫他。


乌冬面是个面色黧黑的印度农村小伙,只有25岁,来自加尔各答。


他每天清晨八点半左右就来我家,做三件事,抹地、擦桌子和洗碗,当然,碗是几乎不会洗的,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碗少,再说我没有把碗留一晚的习惯。所以,他其实只有两件事。


印度人好像不习惯拖布,超市也几乎没有中国那样圆不溜丢的拖布,我买了可以一夹就干的那种半自动拖布他不用,他用大毛巾蹲在地上抹地。


三间屋子,一间一间蹲下抹,然后用另一张毛巾擦桌子、柜子和椅子,当然还包括做卫生间的清洁。


他每天都来,差不多半个小时干完,一月只休息两天,一月的工钱,折合人民币200元钱!


而想想在中国,200元,像成都这样的城市,120平米的房子,这样做一次清洁下来,200都不够一次的钱!


乌冬面一天要跑至少十家,都是中国人的家,是我们中国家属互相之间介绍的,一个月做上十家,得到折合人民币2000元。


所以,我终于明白我老公在我来前那句“给人家一个工作机会”的意思了。



印度人工分工非常细,抹地就是抹地,做饭只是做饭,还有专门做卫生间的,还有专门遛狗的,有专门擦车的,甚至还有专门熨烫衣服的,各做各的,各算各的钱。


我好奇又好事,专门去打听过,每个月抹地洗碗200元,做饭300元,擦车50元,熨烫衣服一件五毛钱。


我们中国人在印度,属于外国人了,除了抹地之类这种粗活和印度人一样,请人带娃就不一样了。


印度自己人请人带娃600元,而中国人请人带娃包吃住大概要1500元,不包住900元左右,所有这些,我说的全都是人民币哈。


所以,我后来在小区认识的一个印度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他一家五口人,他老两口,儿子一家三口,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里请了六个佣人。司机,带孙女的,抹地做清洁的,做饭的,遛狗的,还有一个擦车的。



感觉这家印度人真是豪啊,难怪老伴儿那么胖,走路都一摇一摆的,是啊,除了吃,什么都可以不用做,完全做到了四体不勤。


熨烫衣服的在公寓楼下,每一栋楼下楼梯间都有这样的一个人,似乎整个家当都在这里,熨烫衣服桌子,堆得跟小山似的。


分工如此细,所以我们小区每天清晨特别热闹,人进进出出的特别多。



印度热,只有早晚气候会好一点,所以住小区的印度人会早早起来,有的跑步,有的练瑜伽。


住在外面的小工也会早早来门口,登记后各进各家,各司其职。再加上花工浇水,扫落叶,送水的,送人的,早上班的,非常热闹。


乌冬面只会少量英语,甚至只会一些英文单词,我的英文也一般,所以我们之间对话非常简单。


但他干活特别老实,后来听驻扎多年的家属说,英语好的小工最抢手,如果是女的,英语好更是!


有个中国家属,每个月1100请了一个专门带女儿的保姆,早上9点来晚上5点走。


我经常去找这个家属朋友玩,也就认识了这个23岁的印度保姆,她名字和从前一部印度电影名字一样,叫奴里。


奴里英文比较流利,人也很活泼欢快,还教我做正宗的印度菜菜,她已经结婚并有一个2岁的女儿。


我问她怎么会的英语,怎么会做那么多的菜。原来她是孟买附近的农村人,兄弟姊妹一共六个,从小被父母带到德里,从四岁起就辗转在各地的富人家里干活。


印度富人家大都说英语,所以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但她能听懂并能说简单的英语,并学会了做好多印度各地的饭菜。



后来有一阵,家属跟我聊天说奴里精神萎靡,做事拖沓,心不在蔫,原来是她男人经常打她。


另外她还有个妹妹,是家里学历最高的人,读到了高中毕业,但她父亲一定要妹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男人,妹妹想要逃离家,可做为姐姐也无法收留。


原来在这个爱笑的印度女人脸上背后,还有足以道给外国人的,却无法解决的愁苦艰难。


再后来我先生调去了孟买,我们在孟买,一样有个小工,一样是每月200元人民币。


给我家打扫卫生的小工吉西里是个女的,只有29岁,却有个16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


吉西里每天要赶至少四家的活儿,每一家挣200元。


她说到大自己四岁的老公时,眉头总是皱起来,说他又懒又挣不到钱。而说起16岁的儿子时总是眉飞色舞,说孩子学习成绩好、英文好,她的英文都是儿子教的。


儿子马上要考大学,一定会考上大学的,似乎她人生所有的希望就在于这个儿子身上。


我却总只记得她29岁,儿子16岁,她生孩子时只有13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杨小云(旅居印度的中文码字者)